椒盐豆角
国外的除夕夜,一发不可收拾地,想念本科食堂。
当时住在后面的八号楼,一度因为路远讨厌吃饭。后来有一整年都在图书馆看书,冬春夏秋冬,没有课的时候,总喜欢早早过去,不排队的感觉真的很好啊。
学一食堂很喜欢去八块钱的窗口,右手起,第三还是第四个窗口。椒盐豆角,狮子头,小酥肉,小牛肉粒,突然想想味道真的很不错啊。外校同学来,惊呼:“什么?你们食堂套餐居然可以没有绿色菜叶子,全是肉?”
在学二食堂吃饭遇过一小故事。
某窗口点餐,我看了牌子说要“A炒B”,厨师看了我说,做不了啊。我纳闷,为什么做不了?旁边一个管事的大叔,一个健步就跳过来了,“能做!能做!”“不知道要大力提倡创新吗?就这么炒!”
吃饭的时候,大叔绕了好远的路,过来问我口味怎么样。我心想,呦,头一回被这么关照。
“还行还行“,其实我真不知道是什么味,如果有味,大概食堂炒菜一个味吧。
“有什么意见给我提,我们一定改一定改!“
我突然就一惊,怎么了这是?
当年思维还算敏捷,就吃饭的功夫,我大概猜了十几种可能性。走的时候,心里还是嘀咕,抬抬眼镜再看了牌子。
我看差行了。
本科专业里有两个寒门子弟。一个就丫混帐,一个老实勤劳。这个老实有点本事,在宿舍自己开小卖部。启动资金我给的,效果就是我拿零食抵押。
当然我对老实人也很好。每次看到他,我都会一把抓着他衣领,拽出队伍,拎着他再去排队,请他吃饭。他家里真不好,有时候,买最便宜的套餐,有时候干脆买份米饭喝食堂免费提供的紫菜汤。
所以我在食堂看到他的时候,就直接拽他来陪我吃饭。冬天拽着他,带他吃瓦罐,看着他没衣服,就把自己的旧衣服棉袄偷偷塞给他。给他衣服的时候,我都比他还紧张!毕业后,听说他去了南方有困难。我有天夜车回北京,就在车上微信聊了整整一晚上。
善良的人,但愿你今后一直都能遇到热心肠的人啊。
2017年来,我过的挺操蛋的。圣诞晚上没食物,元旦晚上没食物,好不容易,想出个门吃饭,赶上伦敦地铁罢工,后来遇见的奇葩事更糟心。
就在开学前的晚上,两人终于跑去吃一次中餐,100镑(近1000人民币)的家常菜。我夹着20多镑的椒盐豆角,告诉对面的姑娘,你知道吗,这还不如本科食堂八块的套餐好吃。
小姑娘倒是对我食堂情节不怎么感兴趣。
“明天Deadline,能不能帮我做作业啊。“
我指了指椒盐豆角,
“先吃再说。“
除夕夜,28th,Jan,2017
Isambard Com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