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的围城——理想与现实间的思考
在利与爱之间,特洛伊王子佩里斯选择了后者,他的追求是我们心中固有的执念,一种最纯粹、原始的向往。这代表者理想主义的胜利,精神之光在人性闪烁。 他的选择得罪了众神,希腊城邦们为此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征战。因为他的爱情来自爱神的许诺,而爱神赠给他的是强国斯巴达的王后。在现实面前情感总是微不足道的。理想世界的种子还未开花,现实的巨斧就一下子砍下了。

一面是理想化的对简单纯粹爱的追求,一面是希腊十万联军危急存亡的现实。佩里斯所面对的“围城”困境千百年来形势变化无穷无尽,究其根本是一样的——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心灵在两者间摇摆不定,必要的选择把心灵或肉体撕得粉碎。 文艺信仰是最有影响力的理想化产物。它以丰富深厚的历史沉淀、强大的感召能力唤醒一大批人原始纯粹的愿望。于是艺术家们一代又一代地做着对抗现实的努力,一代又一代拥抱自己的理想。他们是巨人吗?他们如普罗米修斯一般忍受着日夜秃鹫的啄食。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们似乎渺小如蝼蚁,想用佩里斯一人的身躯抵抗来自外界的千军万马。 实用主义是一个对立者,它如泰山般坚固,又有顽石般的冰冷。工业化的力量已将旧世界解构,它枯燥的理论难以给人心带来慰藉。地心说的否定与进化论的提出让人类失去了理论思想上的中心地位,但它又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它将人类带入了新的世界。 文艺信仰让不少人执着地追求者精神的脚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向往的内心满足的生活:周游世界不再属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像三毛一样流浪天涯;随性而为,如嵇康阮籍般,可以不用拘束于社会的条条框框;理想爱情,高山流水般的理解...... 《围城》云:“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职业也罢,爱情也好,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我们生存在困顿的现实之中,强大的生存压力使得理想化的生活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为了生存,我们宁可饱受内心上的折磨,也不会像佩里斯一样独自迎战十万大军。 一件事,或普通,或重要,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想两头受惊的疯牛在小小的大脑中斗争。我不认为其中某方的胜利是正确的,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生活中对内心的背离与对现实的不顾对人的伤害同样重大。 在当下这个充满选择的时期,我逐渐发现文艺的追求在现实中是多么的无力。它通常是收益最低、效率最低、花费最大的选择。在生存面前我不愿追求苏格拉底那样精神上的胜利,肉体上的失败。甚至有时会认为信仰在这个社会是一种累赘,而追逐利益是应该被提倡的。 精神或许仅存在于精神世界,如负罪的西西弗斯终日将巨石从山底搬到山顶,次日巨石又滚回山底,他搬运巨石可以看做一种向上的精神,永不屈服的象征。但将他的行为带入现实却是愚蠢的,几乎无任何指导意义。仅能将文化与艺术信仰视作心中的慰藉,作为这现实的明灯。 文峻 重庆青杠 2016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