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访古信征录2017.01.28
【古迹】赵宧光寒山别业、寒山岭石刻、苍雪法师塔遗迹、中峰寺、申时行、王稚登、文震孟、文从简、潘耒
【日记】
2017.01.28下午,应云雁阁主兄之邀,参加访古群线下寒山岭摩崖石刻观赏寻找活动,与众古迹爱好者共观支硎山寒山岭石刻,见赵宧光题夗延㕡、凌波嶘、紫蜺涧、千尺雪、云根泉、丹井,贮月瓢(不知题人),王稚登题赵枢生诗,法螺庵旧界,申时行题《访赵凡夫寒山别业》,乾隆御碑,风水禁凿碑等。
又访明赵宧光寒山别业旧址、明苍雪法师塔遗迹与李根源.吴荫培题刻,墓塔不知毁于何时,不见志载。入中峰观音寺,观寺内文震孟譔.赵宧光篆额.文从简书《重复晋支公中峰禅院记》、潘耒《中峰讲院修造碑记》、张一麐书《苏州府中峰山苍雪法师塔铭》篆额等。中峰寺上院门额为灵岩山寺故明学长老题。未访寒山赵枢生、赵宧光父子墓址。寺内未见汪琬《中峰讲院晓庵法师塔铭》碑。
寒山周边又曾有白马涧王稚登墓、白马涧吴荫培墓、东龙池文从简墓。
赵作《六书长笺》七卷入续修四库经部、《篆学指南》一卷(入《篆学琐著》)入子部,《寒山志》一卷入广陵书社2004《吴中小志丛刊》;法师有《南来堂诗集》四卷,入集部。
向退伍侦察兵郭姓前辈请教,得毕沅墓址新信息,待与无隐庵题刻、大休和尚墓重访。
【附考】
①寒山岭摩崖石刻有38幅入古吴轩出版社2014.11《苏州寒山摩崖石刻》,可惜此书对石刻作者属谁的确定上,还有诸多问题待商榷。
又,此篇博文访古与《寒山志》相契,可参: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2604e0101hz1f.html
《枫桥镇志》卷十四P505-506“十二、支硎山”“十三、寒山皇宫”两条,有关于中峰寺、赵宧光寒山别业、摩崖石刻的文字。
又P512“中峰寺”“观音寺”二条;P514-515“空空庵”“化城庵”“法螺庵”三条。
②广陵书社2004《吴中小志丛刊》收录赵宧光《寒山志》P237:(坛)左有津梁渡,稍上有云根泉,从石间脉脉而出,容一石水。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20-21收录云根泉。
③《寒山志》P237:近岑有丹井。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10-11收录丹井。
④《寒山志》P239:清凉之阳稍西,除一径曰凌波嶘,悬崖飞渡,至石渠水寨两崖,剖削经年而成池。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63收录凌波嶘,作者待考,待识别题款。
⑤《寒山志》P240:石亹夹涧处,磅礴怒吼,色如千尺雪。
P252:寒山别墅在支硎山西,明处士赵宧光隐此,筑小宛堂以居,后为僧寮。庭前古梅二本,相传宧光手植。芙蓉泉出其旁,西临清浅池,通千尺雪,名飞鱼峡。东南为空谷,奇石横亘,上跨小石如环,名驰烟驿,皆篆书镵石,宧光所题旧迹也。
P252:千尺雪在寒山,石壁峭立,明赵宧光凿山引泉,缘石壁而下,溅瀑如雪,不减匡庐水帘。上有阁,旧未署名,乾隆十六年,御题“听雪”。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9收录千尺雪。
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二1926.4.25:至东龙池,寻寒山故迹,并访凡夫墓。岭背岩石平铺,瀑布痕数十,此必所称千尺雪也。登旁山顶,察天平过脉,形迹显然。下岭入寒山御道,经陆氏坊、毛氏坊、燕子坟,抵法螺寺,凡夫故宅也。
《名人遗迹.吴地寻踪》P23收有张志新譔《赵宧光与寒山造别业》一文可参。
按:今法螺寺重建位置乃空空庵旧址,法螺庵在空空庵之西,今地表仍有寺界可见。
⑥《寒山志》P240:北上石壁,镌先子(按赵枢生)《拂水岩》诗:“奔泉静注千寻壑,飞瀑晴回万仞峰。”倩王征君(按王穉登)题成,摹勒上石。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30有收录,今见“晴”字被描为“掅”字,此书则被描为“倩”字,均误。款识释文:“赵含玄先生题拂水岩诗其子颐光/移勒此山/王穉登书/万历庚子地□(正?模糊不清)刻”。
⑦《寒山志》P240:众山之水势,奔而乍回;四合之涛声,荡而还遏,曰蜿蜒壑(按刻作夗延㕡,义同)。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14-15收录夗延壑。
⑧《寒山志》P240:至最幽处结庵,曰法螺...水入其舍,复出其舍,其涧数折,水色常紫,曰紫蜺涧。涧流而往,溪回难记曲,山垒不知重。
按,今“紫蜺涧”在“法螺寺界”石块边。法螺界有庵、寺两见之别,疑先庵后寺。
⑨《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19收录贮月瓢,作者是否为赵宧光待考。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28收录申时行《访赵凡夫寒山别业》,有释文。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44-45收录乾隆《题寒山千尺雪长句》,有释文。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65收录风水禁凿碑。
⑩《篆学指南》,《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提要》P399。
《南来堂诗集》,《续修集部提要》P117。
⑪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二1926.4.25寻苍雪法师塔不得:苍公,吾乡呈贡赵氏子,名读徹,明季主此山,与文震孟、姚希孟、吴伟业、陈继儒、王时敏、郑敷教、徐波诸公交最深,著《南来堂集》,民国初元,吾师赵樾村先生藩为重刊之。《苍公塔铭》,钱牧斋撰,署款称弟子,谓在中峰寺后二百步。又吴梅村有《哭苍雪法师》、《过中峰礼苍公塔》诸作,是苍公塔必在中峰无疑。惟中峰寺毁败已久,今新建者卑陋实甚,寺僧于山中故事茫无所知,余将从何访问耶?
卷三5.25再访苍雪法师塔:东登支硎中峰,自巅东下二三十丈,为苍公塔,距寺后墙址恰二百步,塔镌“中峰寺上□□贤首正宗南来徹大师之塔。”后方大石如砥,右立一石类驯象。拟稍事修葺,补书牧斋所撰塔铭建之。
附青岛悠哉游哉先生博文中墓塔旧貌照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27d5c0102wqk6.html
《苏州寒山摩崖石刻》P58-62收录吴荫培、李根源题苍雪墓塔石刻。
⑫苍雪法师塔铭,《吴郡西山访古记》卷四:《苏州府中峰山苍雪法师塔铭》丁酉归月二十四日,虞山蒙叟海印弟子钱谦益和南拜撰。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自云南来,偕腾冲李根源、李学诗、余□(按从金从芮)、尹明德,建水杨晋,楚雄沈沅,昆明何秉智,呈贡华封歌,登支硎中峰,瞻礼公塔。剑川周钟岳补书刊石,吴县张一麐篆额。
⑬潘耒《中峰讲院兴造碑记》:《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二1926.4.25:“逾废墙至寺基,有隶书《重修中峰禅院碑记》,康熙四十六年三月,翰林院检讨潘耒撰。”
《续修四库》集部册1418收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刻增修本(板本据集部提要P142)潘耒《遂初堂别集》四卷,其卷一开篇(P42)有《中峰讲院兴造碑记》一文,而今寺内有碑篆额曰“中峰讲院修造碑记”,可惜碑文漫漶不可释读。
据博文《寻访支硎山》所述:“庭前空地上两碑踣地,碑身断裂。其一为隶书《中峰讲院修造碑记》,碑似乎曾经打磨,字迹漶漫难辨,下部依稀可见‘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十日’数字”,疑即一文。
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45d9101000bgo.html
⑭文震孟籑、赵宧光篆额、文从简书:崇祯己巳年正月《重复晋支公中峰禅院记》,师兄明河(汰如)、师弟读彻(苍雪法师)立碑。
《寒山志》P248附钱谦益《灵均先生传》:“父宧光。灵均娶于文,讳淑,字端容,其高祖为衡山公征明,曾祖为文水公嘉,祖父为虎丘公元善,父为贡士从简,字彦可,彦可以名行世。其家灵均,少而受经,遂以女妻焉。”则知文淑为文从简之女,文徵明之玄孙女。
附人名清晰照片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ea8c90102uzko.html
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二1926.4.25:登中峰山中峰古刹,壁砌《中峰讲院晓庵法师塔铭》,康熙二十二年,翰林院编修长洲汪琬撰并书。
按:此碑篆额曾有网友在中峰寺拍摄过,此行未见,待重访。全文见人文《汪琬全集笺校》册4P1629(钝翁续稿卷廿八.文稿二十.塔铭)。
照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b171f01016gr8.html
另,据此文http://www.chinahyxw.org/PeopleNews/0324085725.html云,以上三碑重见天日均为法庆法师之功,不知确否?待考。
【照片】
























【后记】感觉还漏了一些材料,后续再补,如考证佚名石刻属谁等。
苏台栖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剑川石钟山石窟参访攻略25.5.6 (19人喜欢)
- 汉熹平石经 | 上海博物馆藏 周易残石其一 (17人喜欢)
- 苏州博物馆 | 宋绫本范纯仁告身卷 (18人喜欢)
- 水神、龙属与木头 | 小说探源习作 (39人喜欢)
- 读东山西坞《刘公猛将神祠记》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