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
广东总能有不冷的冬天。鸡年春节的天气更是格外的暖和。我们跨越了三百多里的思念,来到了春和景明的老家揭阳。 揭阳靠近潮州,年味民俗浓厚。各种手工制的食物更是少不得。年二九,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各式粿品,红龟粿、甜粿、鼠头粿等在一双双巧手下成型,在孩子们渴盼的眼神中热气腾腾的出锅。这里的斋菜基本上不会出现面皮,它们都被番薯磨成粉后制成的凉皮所代替。包上花生米和芝麻,生好炉火,架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裹上粉浆一放,在油锅里吱吱的冒着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的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是有客人,主人定会献上斋菜一盘,佐上热气飘逸的功夫茶,唠叨两句家常,时间就在幸福中被消磨。 揭阳重视拜神,这是一种信仰和精神支柱。旧的一年在祭拜中结束,新的一年在祭拜中开始。年三十一大早随着家中的长辈,到祠堂里祭祖,感谢祖先这一年来的庇护和恩赐。摆上热腾腾的贡品,每人三支香,按照长幼顺序依次跪拜,展现潮州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拜的祖先是比我们上七八代的英雄,祠堂里还有许多我们不认识的林氏分支,大家虽然互不认识,但血液里都有一丝追溯到几百年前亲情,彼此微笑祝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一睡醒又要来到祠堂祭拜,这次是祈求祖先对新的一年的保佑。 年三十祭完祖后丰盛的贡品,一加热,设大桌于厅堂,一家人团圆一桌,开始晚上的年夜饭。不管大家这一年中如何天各一方,到这时候,就一定得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了,伤心的事一律不准提。吃完年夜饭,油乎乎的嘴还来不及擦,大家又看起了春晚喝起了茶,期待着新年的到来。到了十一点,家家户户门前的鞭炮开始在黑暗中打起来了,黑夜里鞭炮喧天,烟气袅袅,炸开的红纸片在地上铺成红地毯,迎接着新年渐渐靠近的脚步。当新年真正到来之时,老少举杯欢呼,祝福连连,然后就各自回窝,盖上喜庆的红棉被,伴着耳边喧闹的鞭炮声入睡。 新的一年到来,冬天里的揭阳年年春和景明,大概是因为这里善良淳朴的人们用心的温度来温暖这片土地。所以即便外面是天寒地冻,只要人们的心里总是一片春和景明,推开门走出去,外面的一切风霜寒雪都不是那么可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