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税(2)
早一些年,动画漫画是一种随心而强大的表现方式。当时的电影拍摄技术难以表现的场景、事物和分镜,简化美化的五官身形,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优点。
用这个形式,能够表达出作者的任何想法
几大流行元素:机器人动画,剑与魔法的战斗,超能力般的体育竞技,再加上筋肉格斗和元气弹,理想的恋爱和恋人。而世界观上:近未来科幻背景,全身义体,各系神话轮番出场,唯一神和众神互掐……这种艺术形式突出长处,蓬勃发展。
在异于生活的故事中寻找理想的存在方式。这是那一代人面对广场协议之后经济低迷,阶级固化,死气沉沉的社会所做出的选择。这些故事是自身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不具有的新鲜和快乐。
而在大环境之下,也诞生了很多批判反思的作品,悲观的基调和结局也是随处可见。卷入国与国、人与人的斗争中,命运多舛的大众选择了冷漠自我的生活方式。作品则从现实中思考,得到灵感。
各类作品不断讨论“人”这个话题,围绕人类的冷漠与伪善,死与新生等展开话题。不过怀有希望的作品占了多数,原谅并接纳自身,这样的主旋律一直回响。而对人与人的隔阂无法消除这件事感到绝望的作品,则提出了“人类革新”“消除心之壁”的概念。这是无法认同“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生活状态的人们所提出的疑问。各样作品主题的思想深度不一,但大都表现了人对自身的质问。
质问自身,是迷茫的一代曾经跌入的无底洞,它和维持社会存在发展的理念相背,大概永远相背。因此这是不再被“需要”的消极。

如今歌舞升平,人们更需要什么。多巴胺?肾上腺素?荷尔蒙?如果光从现在的热点来说,激素递质人有一石,性激素独占八斗。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