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车2》上映:下一个20年,你还“在路上”吗?
当伍德斯托克的余辉至今还在时不时点亮着人们乏味的精神世界,学者们已经开始把 " 垮掉的一代 " 当做一种后现代的亚文化来研究,仍有少数人会在深夜饮酒时朗诵 Allen Ginsberg 的诗句:" 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 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寻找狠命的一剂。"
你便知道,世界的变化似乎并不如它看起来的那么大。
1996年,英国一部倍受争意的片子《猜火车》上映——有人说它“引人吸毒”。没有道德的矛盾冲突,没有世纪末的大审判,在一个阴暗的公寓里一群这样的青年,你清楚的看到毒品是怎样溶解,加热,吸嗜,一下子拉近了你和他的距离,直视!也许你还耽心背后突然出现你的班主任指责你,而他们却在一种无政府状态下享受极乐世界。他们吸毒,他们暴力,他们打劫,一点掩饰也没有的堕落。
猜火车最被人诟厉的是对吸毒过程的细腻描写。无论是烟吸、烫吸、鼻嗅,还是口服、注射,最夸张的是塞入直肠的胶囊式的毒品,真他妈的是一毒品百科全书。正如一位前辈所说:想学吸烟吗?去看王家卫的2046,老少咸集啊!不仅可以学到怎样吸食香烟,还能学会怎样以一种厌倦的姿态吸食生活和感情。想了解吸毒吗?去看 Danny Boyle的《trainspotting》,简直就是一个浓缩了的吸毒者的纪录片。恰如曾经的《在路上》和《麦田里的守望者》,它们被当代青年誉为青春圣经的同时,似乎在不断提醒着我们:年少的日子里,肆意和清醒总是交替出现。 还记得开头那段经典台词吗?
Choose life. 选择生活。 Choose a job. 选择一份活儿。 Choose a career. 选择一项事业。 Choose a family, Choose a fucking big television, 选择一个家庭,选择一个巨他妈大的电视机, Choose washing machines, cars, compact disc players, and electrical tin openers. 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音响,还有电动开罐器。 Choose good health, low cholesterol and dental insurance. 选择小心保养自己的身体、低胆固醇和牙科保险。
1 月 27 日,这部电影的续集《猜火车 2》在英国首映。讽刺的是时隔 20 年,面对同样无所适从的种种选择,预告片中这样说:“Choose life
Choose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and hope that someone, somewhere cares
Choose looking up old flames, wishing you’d done it all differently
And choose watching history repeat itself
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reality TV, slut shaming, revenge porn
Choose a zero hour contract, a two hour journey to work
And choose the same for your kids, only worse, and smother the pain with an unknown dose of an unknown drug made in somebody’s kitchen
And then… take a deep breath
You’re an addict, so be addicted
Just be addicted to something else
Choose the ones you love
如果再过20年,张狂的“90后”们也是时候向青春说再见了。但每天仍会有无数种选择摆在面前,甚至比如今还要来得复杂,但那时的他们应该早已能够驾轻就熟了。当皱纹渐渐爬上眉角,或许电子音乐会成为将来的主流;或许人们不再像《永远的乌托邦》里那样急于寻找时代的出口和问题的答案。
再或许有一天,他们甚至过起了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生活,傍晚下班后伫立在一辈子也未曾离开过的城市一角——那一刻若是仔细观察,四时变化的光景竟会突然令人无比动容,仿佛能回想起多年前的自己站在某个音乐节主舞台下的第一排,在后面姑娘炙热的眼神里,你永远是人群中pogo得最起劲儿的那一个。她们都爱你,你也爱自己——爱自己从不患得患失;爱自己的善良,坚定和坦诚;爱自己可以高举手臂在人群中肆无忌惮地大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不但不会被人当作笑柄,还总能得到回应。
最近迷上了一个台湾独立摇滚的乐队——草东没有派对,他们并没有台湾独立乐队一贯的清新治愈或者矫饰曲折的气质,反而操着一口像是扎根在北方的的浑厚口音(这让我觉得大陆光复台湾指日可待了哈哈)。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叫《丑奴儿》取自辛弃疾的那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人说他们像极了宋冬野的声音,有人说他们的风格像极了国内的万青。如果万青想要杀死的是石家庄人,草东想要杀死的是台湾的小确幸。不难理解为什么万青在台湾火了,因为那是垮掉的一代……在台湾叫鲁蛇(loser)在我们这里就是屌丝。
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我都想告诉你,和世界和解并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