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VOL.05
第五章: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
这些男人中,也有人意识,自己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固执贪恋”的别名,是为满足一己之欲而利用孩子。
儿童性侵者们,为满足一己之欲,利用可以不征得同意的无力反抗的他者的身体,并对此固执依赖,长久持续地控制对方,摧毁对方的自尊心,对他人的信赖感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且还希望对方是自己情缘,把对方当作诱惑者。
为满足一己之欲,利用可以不征得同意的无力反抗的他者的身体,并对此固执依赖,长久持续地控制对方,摧毁对方的自尊心,对他人的信赖感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且还希望对方是自己情缘,把对方当作诱惑者——这种关系,也可见于强奸、性骚扰和家庭内暴力的事例之中。不但如此,还可见于异性恋的男女之间。正如伏见所说,他与“二十八岁,男。”的“恋童者”之间只有“一纸之隔”,无法划出界限。儿童性侵犯者的性欲、性行为、性关系,无限接近“普通”的性关系。此处所谓的“普通”,意为“男人支配下的”。
事实上,媒体形式的性产业,都是辅助滋味的性幻想装置,在二元平面的色情游戏,美少女漫画中,旧态如故的男权主义性幻想被再三地重复生产,在那里,女人作为诱惑者,主动顺从男人的欲望。即便如此,从虚拟世界的符号得到满足的“对二元平面发情”的宅男和草食系男子们,也比胁迫“让我干”的野蛮的“肉食系”男子好。想象力是不能别取缔的,只要他们没有付诸行动。
关于同性恋憎恶的原因,米歇尔福柯认为,是缘于“插入者”与“被插入者”之间性行为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不是指阳具之有无的解剖学意义上的实物差异,而是指主动与被动、性的主体与性的客体之间的不对称。由于这种非对称性,“处于女人位置”就成为男人的精神创伤,被称为“女性化”,所以,同性恋男人成为“女人化了的男人”的符号。而且,如果男人集团中混有同性恋男人,就意味着其他男人有可能沦为那个男人的欲望对象而被“女人化”。男人必须排除这种可能导致男人地位失落的危险。所以同性恋憎恶在男人集团中成为一种严厉的规则。
对于男人,无需冒着“被女人化”的危险去实践同性恋行为的唯一办法就是“少年爱”。在这里,年长者与年少者之间,“插入者”与“被插入者”之间,非对称的关系是固定的,不会发生逆转。也就是说,年少者总是年长者的欲望客体,年长者绝不会反过来因少年的注视而沦为少年的欲望客体。
无需担心男人性主体地位被侵犯的危险,在性活动中控制他者,为此选择障碍最小,无力反抗的对象,并且还希望对方也很情愿——这就是儿童性侵犯者。至于被害者是女童还是男童,已经不重要了。
由此,这些儿童性侵犯者多为胆怯之辈、他们作为“男人”的自我确认十分脆弱的理由,便很好理解了。他们就是这样来实践者厌女症和同性恋憎恶——一枚硬币的正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