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外星人来了,对外汉语老师应该如何教汉语?
文/莫诺格
本文首发于汉语国际教育公共号平台,若其他平台发布只能以转载的形式(并标注来源)发布,转载前请豆邮联系本人,经本人许可后才可转载发布。
春节期间,你们有没有看电影呢?说到看电影,小编我不得不推荐一部高分影片《降临》,教语言的你一定不能错过的一部影片。
《降临》这部片子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12个贝壳状的外星飞船来到地球与人类展开了第三类亲密接触,女主路易斯是语言学家,受美国军方的委托,与合作搭档——物理学家伊恩一起,破解七肢桶(影片中的外星人)的水墨圆形文字,在和七肢桶接触的过程中,路易斯学会了感知时间,她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一生,并以这种“超能力”拯救了整个世界。
影片《降临》的核心理论是我们对外汉语人都非常熟悉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该假说由两部分组成,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性。语言决定论是指语言决定某些非语言认知过程的观点。即,学习一种语言会改变一个人思维的方式。语言相对性指被决定的认知过程因语言不同而不同,因此,操不同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维。”——引自卡罗尔《语言心理学》第十四章语言、文化和认知
抛开这个假说引起的学界争议来说,任何一种语言确实都是这个物种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必然有其产生的特定社团环境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影片《降临》中的外星人七肢桶与人类交流的水墨圆形文字,也是他们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展现。
对外汉语人的终极状态都是有效地对外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刘珣先生在其著作《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曾旗帜鲜明地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陈述这一学科的色彩。“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从学术上较能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只是“对外汉语”这四个字我们用习惯了,便也在业内沿用下来。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定义的扩展:对外星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那么,假如有一天,外星人真的来了,我们对外汉语人应该如何教他们汉语呢?
1、激发外星人学习汉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语言习得的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只要我们不断强化外星人学习汉语的动机,并让这种动机内化为兴趣,就能够维持他们的学习状态。
2、注重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交际性与趣味性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杜威提倡的那样,在做中学。不仅要让我们的外星人朋友在做中学,也要让他们在玩中学。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除了语言智能之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而《降临》中路易斯正是借助了视觉辅助,才让交流顺利进行。因此,在对外星人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个体的智能优势,让教学脱离枯燥乏味,也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3、能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一套适合外星人的汉语教材
教学者在编写教材时必须考虑教材是否符合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系统性等原则,也需要具备适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真实性等原则。在了解外星人的知识背景和结构后,设计教学大纲,布置教学任务,准备适合外星人的汉语教材。
4、创建有利于汉语教学的课堂环境与氛围
汉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采取平等式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多用启发式鼓励教学。教师要善于控制学生的焦虑,一方面要防止紧张有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活泼过剩,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教师还应在树立个人威信的同时重视感情因素,要一视同仁,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5、能够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的核心是Control(控制),一个专业知识储备再丰富的教师不能做到合理控制课堂,那就是不合格的汉语教师。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其一,明确奖惩制度;其二,将规则融入教学之中;其三,赋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其四,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积极行为,我们要正确引导;而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6、能够根据外星人的特点,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外星人作为汉语教学的特殊对象,来自宇宙各个不同的星球,不同的星球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因此来自不同母星的外星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技能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考虑活动本身的目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年龄、性格、学习风格等因素。
7、坚持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原则
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与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可以在第一节课通过多媒体将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介绍给学生,在外星人大脑中搭建一个中国的框架。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四点。其一,要针对外星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其二,传播的文化要有代表性;其三,要与时俱进;其四,要能够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这就要注意对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三者的融会贯通)
汉语教学事业,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也是一项“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庞大工程,即使外星人来了,也不用怕,按照这七条好好教学就行了,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