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第一次交响音乐会之完整《火鸟组曲》


转载: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火鸟组曲」赏析
火鸟组曲(Firebird Suite),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其芭蕾舞剧作品《火鸟》的总谱改编的三部组曲。
芭蕾舞剧《火鸟》完成于1910年4月。6月25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演出结束后,前来观看演出的德彪西会见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并表达了自己对《火鸟》的赞赏。从此,斯特拉文斯基一举成名。
芭蕾舞剧《火鸟》的剧情大致为:王子伊凡为解救被魔王卡茨囚禁在城堡中的公主,与魔王进行了一番搏斗,但不幸被魔王捉住。关键时刻,王子得到了一只神奇火鸟的帮助,最终战胜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这部组曲共分七段
引子——乐曲以带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器奏出一段起伏的阴暗旋律为开始。在这支旋律上,有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一些猎号般的短句。这段音乐勾勒出一幅暮色苍茫的图景:在荒野之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座城堡及其花园,天空中飘浮着不祥的云彩,整个画面的色彩显得有点阴森可怖。
火鸟之舞——散布于整个弦乐器组的一个突如其来的颤栗,宣告了火鸟的来临。接着,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上一连串急促而略显焦躁的乐句,暗示出火鸟激烈、骄矜的舞蹈。
火鸟变奏曲——这段变奏是在丰富的幻想中,由闪烁发光的弦乐器和尖刻辉煌的木管乐器的音响构筑起来的。
公主之舞——公主们的舞蹈温柔而抒情,采用的是俄罗斯民间歌曲的旋律。霍洛沃多舞曲的一支副歌般的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背景是加弱音器的弦乐器的轻柔音响。音乐的织体清晰透明,仿佛使人进入了仙境。
魔王卡茨之舞——在这一段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他擅长描绘怪诞异常、极其恐怖的事物之才能:强烈的切分节奏、闪耀着怪异光芒的乐队色彩、互相抵触的和声、引人注目的不协和音等,造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刻划出魔鬼卡茨及其同伙粗野、狂暴的险恶嘴脸。
催眠曲——这是火鸟用来催眠妖魔的一段音乐。那种神秘的朦胧感、轻轻晃动的节奏、富有感染力的旋律,确实具有催眠作用。
终曲——一支独奏法国号模仿着“公主之舞”中长笛引子的旋律,奏起了宣告胜利的欢歌。
《East meets West》墨尔本新春音乐会记录
感谢《交响情人梦》当年帮我普及的交响乐常识。刚刚到手的眼镜也功不可没,每位演奏者的面部表情清晰可见。耳朵辨识不同器乐的同时,眼睛为了追随演奏者所在的位置绝对应接不暇。负责敲击乐器的两位大叔不能更萌,霸王别姬节目中配合木鱼声声而徒手捞水“演奏”出的水滴声如临耳畔,意外的惊喜。鸡年新春的必点曲目 《百鸟朝凤》,长笛和唢呐吹奏出的百鸟相得益彰,唢呐的百变音色即使与管乐器在一起也清晰可辨。谭维维的陕西老腔发挥极致。和交响配乐完美融合,音色仍然可以凌驾于弦乐之上。绝对比我是歌手舞台上与崔健乐队的合作来得成功。完整交响乐篇章的初体验《火鸟组曲》,每个小节的表现手法都不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毫不枯燥,原来竟是受过德彪西赞赏的作品。当然在9点20分开始的催眠篇章,真的差点起到了催眠的作用。(曾被交响情人梦里德彪西的《快乐岛》圈粉)。下半场谭维维和谭盾大师分别安可一曲。在春节序曲的余音中走出艺术中心正好赶上今年最后一场新春烟火。完美。手机录制的音效和现场差了十万八千里。现场感受之后才知道什么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Arts Centre Hamer Hall我们下次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