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段历史——关于突厥、土耳其、土耳其人的开篇
在我们的记忆中约莫可以找到这么几个词,突厥大概出现在我们的初中历史课本中,土耳其大概是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中,至于土耳其人大概是那片地理书中标注的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问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即使模糊知道可以追溯到些许联系,若不进行一番仔细地研究也很难说的清楚,即使言者说清,听众对背景的不了解也可能一头雾水。因为我们即将展开的另一段历史与我们所熟悉华夏史是多么的不同。我们的历史有传承,有沿革,有记载,就是那样的一群人在这样的一片土地是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斗争而分分合合的故事,而故事始终沿着那两条河数千年的讲述下来,而另一段历史更像是一团人,一团说不太清楚的人,他们书写历史的方式叫征程,勇猛才是他们的口号,凭借着这股雄浑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三大洲,世界的人们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称号Türkler,他们也选择了世界的中心作为他们最终的安身之地。
从我们共同的记忆出发,先从突厥人自己都承认的祖先匈奴人说起,秦汉时期崛起于我中原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善骑马,长期对中原北方进行骚扰,抢劫;公元119年在我中原王朝长期抗击压力下西迁,两个世纪后出现在欧洲大陆,对欧洲人民进行了一通蹂躏后在欧亚之间的不同地方安顿下来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再后来是中原北方的突厥人崛起,同样对中原进行了骚扰、攻击;在中原王朝抗击下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随后衰落,西突厥不断西迁,东突厥部分逐渐融入中原与中原人杂居,部分在中原周边定居下来。
这样一段描述是见于中国史书的记载,突厥人并非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没有记载,可以想见他们不断迁徙式的生活方式使其不具有记载并传承的条件。第一次有记载的“突厥”这个称呼就是见于中国史书这一点毋庸置疑。而需要注意的是突厥这个称呼可以说是中原对所有北方民族的一种叫法,而实际上突厥是北方草原上生活着的大大小小游牧部落的一个统称,这些部落可能很久远以前就生活在北方草原上,他们之间可能操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信仰方面可能具有差异,他们之间同样长期互相征讨、斗争。当其中一个部落以武力的强大而崛起时,便使其他部分或全部部落统一到他的旗帜下成为可能,这样政权产生。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政权没有很强的民族的意志,也没有对土地、领土、版图的诉求。

土耳其是准确的现代主权国家的概念。1923年的洛桑会议签订的洛桑条约上给出了清晰、准确的地理界限。大致说来北邻黑海,南到地中海,地中海上的塞浦路斯岛至今还是个问题姑且不去说他;东部与伊朗、爱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南端与希腊隔爱琴海而相望,爱琴海上的两座大岛划归了土耳其,这样一片被称作安纳托利亚的地区占了土耳其绝大部分的国土面积;望向西北部分,也就是伊斯坦布尔一带,在这一带土耳其的国界越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拥有了一片具有灿烂历史文化遗产的欧洲大陆。在这个方向上从海峡向欧洲内陆延伸两百多公里便是土耳其与希腊的陆地国界线。
说完土耳其的今生,不得不回过头讲一讲前世。现代土耳其的前身是大杀四方的奥斯曼帝国。无论是否听过他的故事都不可小看了这个崛起于小亚细亚的帝国。
中原地区封建时期数光武中兴的汉朝最为长寿达到400年,盛世唐朝289年,而奥斯曼帝国三十六位皇帝一系下来,这一朝就是623年。中原王朝同样不可匹敌的是奥斯曼帝国在盛世以及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势力范围跨越了三个大洲。
站在今天的土耳其来看,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向南抵达中东,延伸至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统治高加索地区北部跨过黑海拿下克里米亚半岛,一直延伸至今天俄罗斯境内;向西南跨国地中海,埃及和整个北非是他的封地;向西方吞下希腊后沿着巴尔干半岛一直插向欧洲深处直至贝尔格莱德一带。掰开手指数一数到底涵盖了多少个国家的同时实在令人惊讶、赞叹。

谈到土耳其人,可能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点不好理解。我们以华夏民族自居,常讲华夏儿女在长江与黄河的养育之下,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智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土耳其人从来不是一个民族,而长久以来都是多民族的,混杂的,丰富的。在此需要说明,我们谈到的土耳其人并没有包含土耳其境内的少数民族。
土耳其人有这样几种来路,首先讲正统也是土耳其历史课本里阐述的他们来源于蒙古高原是匈奴人突厥人的后代。这样的说法可以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呼与记载以及从蒙古地区到安纳托利亚整个中亚地区语言系统的相似性得以证实,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样毋庸置疑的是从有匈奴的记载以来到现在至少已经过去了两千年的时间,同时蒙古高原到达今天土耳其的直线距离5000公里以上,在这样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下中亚地区不知经历了多少民族、国家的兴衰,这部分土耳其人中不知融入了多少他族的血液才来到今天的这片土地上。
其次土耳其人另外的组成部分是土耳其所在的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作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原住民的哈梯人以及后来的赫梯人自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从一些土耳其人的姓氏中区别出来。土耳其东部地区流淌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曾经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生活着的苏美尔人以及很早便深入安纳托利亚经商的亚述人也是今天土耳其人的组成。
在中世纪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东罗马帝国控制了整个土耳其地区,今天土耳其较为开放的西部爱琴海沿岸到处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遗迹,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土耳其东部截然不同。
除了以上可以追溯到历史中的土耳其人,近代的土耳其还经历过与希腊的人口大交换,这次人为的人类大规模迁的分配原则是宗教信仰。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土耳其经历了一股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人口涌入潮,伊斯坦布尔周边地区的工厂里到处可以遇到既会讲土耳其语,又可以说一口流利保加利亚语的工人。今天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乱导致大批难民涌入土耳其,再过不了多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将顺利取得土耳其护照。

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土耳其人是如何算这笔历史上的突厥账以及突厥人的后代们今天又以何种方式存在着。
在土耳其的教科书中,总共承认了历史上16个突厥人政权。其中首先承认了匈奴与突厥的传承关系肯定了匈奴政权;其次是突厥人活动频繁的中亚地区,有些政权产生于西迁过程中,有些则依然建立在东部地区;然后有些突厥人归顺了伊斯兰教建立了伊斯兰突厥政权;再往后说有的突厥人征服了其他民族的土地如印度的突厥政权,有的突厥人则统治了其他民族的人口如突厥蒙古人政权...诸如此类,言而总之这笔账如何能算的清楚,突厥人该如何如何看得明白。
跳出历史的漩涡,今天突厥人的后代们又都在何方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在东方维吾尔人和新疆地区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他们仍然保持着自身独特的传统习俗和语言;走得最远的马札尔人已经完全失去了突厥人的属性,占到匈牙利八成人口的他们早已成为欧洲人的一部分;生活在北部地区的鞑靼人楚瓦什人随着苏联以及之后的俄罗斯的不断壮大逐步并入其中,有模有样的走入教堂成为了东正教徒;其他绝大多数突厥人的后代依然生活在中亚到西亚一带,由于传统习惯同伊斯兰教十分相近,如今的他们已经是穆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古论今,最初突厥的概念就是散居于中亚草原不同地点,不同部落人们的统称,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使用各自部族祖先的姓氏对外称呼自己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诸如此类,而只有土耳其使用了意义更为宽泛,直接与突厥直接相通的词汇称呼自己土耳其人。因为土耳其实在兼容并包了太多太多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以及不同的信仰。使得今天的土耳其人在继承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承受着冲突带来的痛楚。这仿佛是一种民族命运,他们没的选择,只得继续不断地通过吸收更多差异性的元素去中和这份痛苦。而这份遗产以及这种追求使土耳其令人流连、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