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艺女青年在一起是怎样一种体验
女文青是个危险的名词。
危险在于:一旦一个女生没有越过真正定义上女文青界限,不上不下,就成为一种很Low逼的存在,犹如一个美短+布偶的串串,即便可爱,仍旧觉得上不了台面——而一旦越过界限,则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门的同时,你的另一些男权架构之下的名正言顺的期望,也会被击得粉碎。
伪文艺=Low逼恒成立。最怕伪文艺在豆瓣围脖上丢人现眼,比打码AV还模糊不清的半边脸头像,状态全是小确幸小矫情。不做任何实质性的文艺输出,只是拙劣的自我包装,当文艺成为一种主流的姿态时,那些即便自己不承认是文青的普通女青年,其实也会在日常有意无意地流露践行着某种文艺的痕迹。
而一个血统纯正的典型的“女文青”是:十三四岁时通过几本安妮宝贝或者郭敬明入行,洋气一点的或许是杜拉斯或者村上春树。十五六岁时门户大开,各种伦理片、土摇、非主流摄影强奸着她的三观,由开始的震惊到逐渐享受,自由主义的土壤开始生根发芽。十八九岁的年龄怀揣文艺梦想来到帝都,身为边缘211学渣女,拒绝清二学霸理工男的追求,投向北漂摇滚乐手或者摄影师的怀抱。后者带她逛798,混音乐会,或者满足她成为照片女主角的梦想,终于在某个意乱情迷的夜晚,完成了文艺与荷尔蒙的交配。
灵魂伴随着性交而升华,从此文艺的天窗才算是打开。难怪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性瘾者或者性变态,罗曼波兰斯基大约是个典型。此后的女文青才算是进化升级,各种技艺突飞猛进——入手Nikon单反(不要佳能的,偏高档民用消费品的缘故),贵族点的搞个徕卡M9,甚至是胶片的M6。然后开始慢慢穷游路,此时,豆瓣发挥了重要作用,伪文艺拿豆瓣当围脖——而真文青则拿豆瓣当陌陌。一路走来一路约,床伴的纪录和拍摄的照片一路飞涨。
“技多不压身”,娶一个女文青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因为她们几乎什么都会。你可以和她讨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结尾处中央公园浅水湖里鸭子的寓意——那是她们十六岁时的枕边书;或者就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和《民主的细节》中的矛盾之处加以辩析——女文青们对西方民主往往很有见地;亦或是维特根斯坦、叔本华甚至更加晦涩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女文青们对哲学也比普通人有更大兴趣。
女文青大多理科很烂,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她是出身985+牛腱&藤的国宝大熊猫级的理工女文青,那么恭喜你,你会得到更加高级的乐趣。和狐朋狗友在酒吧玩德州扑克,她在一边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对手bluff 的几率,以及各种决策的期望收益,并在几秒钟的时间心算出答案,凑到你的耳边面授机宜;打dota时,她会给你讲解关键是应用兰彻斯特平方定理,以平衡打击和损耗之间的关系;你要想骗她,最好考虑周全,否则她缜密的逻辑思维会在几步之内察觉出你的漏洞。
倘若你讨厌学术,只想做爱,高段位的女文青也能给你玩出花样的前戏来:或者在你加班时发一段淫而不伤的小黄文——复制了《黄金时代》中王二和陈清扬的野合场景,简练白描的文字,让你初读没啥生理反应,却在下班途中回过味儿来时血脉喷张;或者在你深夜回家时,二楼的琴室传来一阵靡靡之音,琵琶这样的古典乐器经过女文青的手也能穿越回古代青楼的韵味,即便是在二人酒醉之时,她也能面如桃花的坐在钢琴前面,一边迷离地看着你,一边信手弹出一段不知名的黄色小调,也不知道是一直留的一手还是临时创作...当你后悔没带4K摄像机记录下一段不错的野炮时,女文青却用比4K画质更加碉堡的马蒂斯野兽派或者米勒的《拾麦穗者》速写风格创作了一幅这样的作品:
如此高逼格的挑逗和性感,在普通女青年身上大约是享受不到的。
只是,你绝对不要细问她的过去——尤其是你在床上被她彻底征服榨干之时,或许会惊异她的床技竟如此天赋异禀。其实那不过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实战的积累——所有天才的秘密都大同小异——如同陈景润几麻袋的草稿纸或者苏步青一万道微积分题,不太愿意示人罢了...
注释:本文来自知乎某匿名用户评论,如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