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 行为 意图和感受
情绪到底是什么,一个曾经深深地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的孩子说,情绪是个潘多拉魔盒,情绪是飞机上的黑匣子,情绪是神秘的东西。心理学上说,情绪是一种能量。
父母的情绪觉察和管理能力影响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高的父母,会透过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捕捉孩子内心的感受,给予恰当的共感和支持。情绪管理能力低的父母被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牵引,害怕看见所谓的坏行为和负情绪,一旦发现,他们像消防员一样感觉扑灭,他们只会简单粗暴地压制,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情绪管理能力也不高。
家长什么时候容易对孩子的情绪不能接受?
第一种情况是当自己很忙的时候,觉得孩子占用了自己的时间。第二种情况当自己计划好了,感觉孩子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比如打算让孩子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等。第三种是当父母意识不清的时候,比如感冒发烧了,喝醉酒啦,这一点是受了家长启发加进去的,不过这名家长值得表扬,第二天专门来接孩子,并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跟孩子道歉。第四种是家长自我容器太小,接纳不了孩子,孩子情绪太大,家长接不了招,自己直接中枪倒下了。
情绪背后一定去有原因,情绪一定会带给孩子感受,我们要找出原因,关注感受,这才是情绪管理能力的核心要素。
怎样提高父母亲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呢?情绪会通过身体语音流露出来,身体会记录个人的重大过往事件,身体如实反映你的情绪带来的感受。身体不会撒谎,所以了解自我情绪的源头是要提供父母对自己身体的感受性,觉察力,和体会的能力,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项需要系统学习持续修炼的过程!
父母具有觉察孩子的能力之后,找到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看见,面对最后处理好情绪。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比喻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容器,如果我们用它来装负面情绪,不论容器有多大,总有装满的时候,装满了再往里面装就会溢出来,外在表现就是情绪爆发。所以管理情绪的能力也是要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容器,及时倾倒,同时分清那些是别人的情绪那些是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别人家的装进来,同时扩大自己的容器,尽量心胸开阔,少计较,给孩子做榜样。
0-3岁的孩子,有些看似莫名其妙的情绪,主要有生气,愤怒,妒忌,委屈。比如,美术课是,自己不画或者玩蜡笔,听老师表扬某个孩子,他过去把那个孩子的画撕掉,这里主要有妒忌。自己最钟爱的玩具,妈妈送给其他小朋友,他不同意还说他小气,他拗不过父母,心理却心心念念,以后可能胆小,自己的东西都不敢捍卫,这里面愤怒委屈伤心都有。玩具分享结束了,老师开始收玩具,叫小朋友们洗手准备吃饭,他还要玩,就开始哭了,这里主要是生气。
最后需要分享两句话。
1,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你就没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你就开始看孩子了。当你关系孩子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你就真的看见孩子了。透过你的心,看见孩子的心,这是你的生命和孩子生命的相遇。爱就发生并开始在亲子之间流动,和谐而暖人!这就是真爱你的孩子。
2,带孩子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带孩子整天弄得鸡飞狗跳,狂风暴雨,那一定是你的方法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