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的2016植物总结(上)
年初时,我也是能把吊兰、绿萝养死的人(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年末这段时间,我已经养了一片花,花团锦簇仿佛不是在冬天。每天中午回家吃过午饭,利用片刻时间在阳光中赏赏花、喷喷水,3-5盆盛开的鲜花加上一些绿植,会让人感觉置身宁静私密的小花园中。对全年做个总结(坐标北京),2017年再接再厉。

摸清植物的喜好
植物生长开花结果,一般都需要水、阳光、土壤、通风、肥料。
我们常常买回一盆好看的(自己并不了解的)植物,把它放在窗台或阳台上沐浴着阳光,隔几天浇一次水,然而没过多久买回来的花就没有了原先的生气,好的花朵落尽变成一盆绿植,糟糕的直接死给你看。
养好一盆植物(将它养开花,达到怒放的程度),并不是水、阳光、养分这些简单的相加,每一种植物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对光照、水分、养分等都有不同的偏好。按大神们的说法, 如果植物当前所在的环境与它的生境(群落的栖息地及栖息地的气候)相似的话,植物就会生长的非常好了。这其中包括: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温度变化、光照时间等等一系列的指标。
最可靠的办法是,查查相关园艺书籍或园艺论坛了解下种养条件,满足十之八九问题不大,如果条件只能满足十之一二,还是放手吧,或者养死下次不要养了,或者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各种方法满足那些条件。
然而谁一天没事的周周去逛花市,看到喜欢的就买下来,怎么养,养得活养不活再说?但还是建议查查相关的资料或者问问人,这样你会少花去不少功夫等待它开花了。
拿自己种球作个范例:
2016年2月左右,我从通过种球入坑的...(真是个大坑)和年高、蛐蛐一起在网上买了绵枣、雪片莲,买的时候光看照片哪个好看、价格哪个便宜、花叶哪个喜欢,也不考虑自己种不种的出,这些植物都怎么种。收到球后,都种下了,过了一段时间都长出绿芽,让我着实惊喜了一把。既然发了芽,我更是把它放在暖和的地方(暖气片旁)、有阳光的地方(西面的室内阳台)......雪片莲更是放在与薄荷一个大盆里,经常浇水(理由是看到照片上它长在水边)......一直都春天,雪片莲只长了指头长,绵枣更是叶子张开后里面的心早烂枯掉了。那时已经是三月左右,又买了几个小苍兰和番红花的球,种的时间太晚,那时都要春年花开了,再加上我那么勤的浇水,半个月球就全变烂泥了。

早晨看到物种日历今天的推送,蓝壶花(也就是葡萄风信子)这样写到:
3年前,我偶然在《博物杂志》上看到由植物大神余天一撰写的《赏花毯,品香茶——番红花培育法》一文,从此掉进球根花卉的大坑,兴冲冲买了七个番红花球,另附带葡萄风信子两个、风信子四个、蓝铃花1个、石蒜三头、韭莲一根、小鸢尾四颗、银莲花两坨,拿装红酒的木盒子种下。
相信你们可以料到结果,作为一个没事先做功课的球根新手,几个月后,我收获了一堆绿油油的霉菌培养基——原因是浇水太勤,基质用错,以及不通风,基本上能犯的错误都占了。抱着交学费的态度,我把剩下没烂的连土倒进院子里,草草掩埋,这第一次球根热度就算暂时退了。

再来一个养桂花成功的例子:
自从2016年3月,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北方人在北京植物园温室内第一次闻到桂花的芳香,那种感觉令人觉得怀念而又美好,仿佛勾起了人前一世的记忆一般。大约是在5月的时候,我在花市偶然遇到有卖桂花的,当即就买下了。拿回家不到1个礼拜,就不开花了。一直养了许久,都不见开花,新叶也不见长。我一直遵循着见干见湿的浇水方法,总之桂花一直是无精打采的。直到夏天里的某一周,我出去旅行要走个4-5天,我用麻绳一头浸在水盆中,一头盘缠在花盆里,利用毛细原理自动浇水。并且把花从室内搬到了通风良好但比较晒的阳台上。等我旅行回来,惊讶的发现桂花竟盛开了不少,底部的接水盘注满了水,说明这些天桂花基本处于一个泡在水里的状态。另一个让我惊讶的发现,在烈日中桂花没有被晒蔫的迹象,反倒生长的旺盛。待我搬回室内,见干见湿的浇水,那一段时间又不怎么开花了。后来,我终于想起之前开花的经历,加大浇水量,并且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它才有重新开放,并且越开越盛。过年期间,我托给楼下的同事寄养,他家朝阳的阳台要比我家暖和许多,阳光也充足,回来后发现桂花已经是开爆的状态。所以,总结得出结论:1、桂花非常喜欢水,虽然不是要把它泡在水里,但能保证土不干最好(介质为砂土);2、需要阳光充足,阳光充足才会开花;3、温度在20°-26°均可,似乎较为温暖一些更合适开花;4、按年高大神的说法,桂花喜欢偏酸性土壤,我还没想办法.....计划用咖啡渣发酵或者直接买调PH度的专用材料。
如果,提前了解好桂花的习性,按它喜欢加以养护,大概从8-9月就能一直看到花,何用错过那么久的时间,直到临近冬季才悟出一些道理,使它开出满树繁花?
介质和通风很重要
前面也说了,同样是种球,配好的介质透气与排水性都非常好,很难出现烂根现象。而市场上卖的园艺专用土尤其是较为劣质的,土干的时间要比前者多很久,根系长得不好,地上的表现也就不怎么样了。当然你也会说,花园里和山上的那些植物也没有用过什么好土,人家不是照样那么灿烂。不要忘了人家是接地气儿的,你是养在花盆里。如果花了大把时间要把一个植物从种子或者球养大到开花,建议还是研究研究给它适合的土壤介质,省得付出了大把功夫打水漂。
这里要献身说法,讲一个不听老人言吃亏的故事:
大概是被蛐蛐经常安利的缘故,依然是顶着新手光环不考虑那种好种、适不适合家养、能不能盆养,就下手买了三棵铁线莲。买回来的花苗非常新鲜,如同从苗圃老板手中刚接过一样,真是一次美好的购买经历。但是据说要用泥炭与珍珠岩3:1这样配土,当时也没有提前准备好土,买了一点劣质的泥炭还显然不够用......于是就按照常理栽下去了。开始铁苗生长得还不错,大约2个月后,几乎不约而同的精神不振,那时基本枝条已经长很长了,但忍无可忍下还是把盆里的土倒出来,土几乎全是潮湿的,里面的根烂成碎碎的一截一截。重新栽下后,虽然没有当即就挂,但坚持到秋天终于在没完没了的红蜘蛛侵蚀下,最后还是挂了。后来再买的小铁,严格按照介质的配比,花盆底部放置排水层,施足量的底肥。然后大多都开花基本挺过第一年。只有最初买的3棵里的两棵,因为种种错误挂掉。错误主要有:1、用普通配方土导致排水不良;2、小苗忌栽大盆,导致透气不好;3、爬架初始时未设置好,再挪动时难免损伤枝条;4、没及时杀绝病虫害,导致病虫害源源不断。


一直以为养植物只要水、光、肥合适就好了,其实通风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自然界中的植物基本都是置身于空气流动的环境中。另外一个例子是讲通风的重要性。
我元旦回家大约有半个月之久,所以把正在开花的植物都寄给同事照顾。我寄养的植物有:文心兰、日香桂、迷你仙客来、2盆四季樱草、2盆瓜叶菊......根据之前养过大概1-2个月的时间,我对这几种植物多少有些了解。文心兰虽然对空气湿度有些要求,但基本浇一次水半个月都不用照看,至少不会死掉;日香桂,只要满足不缺水问题也不大,最多花少一些;迷你仙客来,别看它这么小一棵,还挺需要勤浇水,基本3-4天就要浇一次了,等到叶子都垂下来,虽然也能救活过来,但损伤较大想接着花开可能就要费点心劲了;四季樱草是我最担心的,樱草喜欢冷凉阳光较好的地方,同事家室温基本都在25°,暖热的话可能会挂掉;这些花中最容易打理的应该就属瓜叶菊,别看它就几片薄薄的叶子,却顶着50朵以上的花,虽然3-天就得浇一次水,缺水的时候叶子会打蔫,花也会垂头,但浇完水后很快便会回复原貌。大片的花可以连续开上2个月左右丝毫不减,让人在冬日里却感觉满满春意。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回来之后,只有瓜叶菊状态不佳之外,其他植物都平安无事,甚至比以前开得还茂盛。对比我家和同事家环境的区别,我家白天阳台都会打开窗户,直到晚上才关,我同事家冬天几乎很少开窗户;此外,我同事家温度稍微高一些。一度我以为极其好养的植物,没想到只因为通风环境的不同,而生存状态大相径庭。如果希望植物生长的好,尽量给它一个通风良好的环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