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简史》归整与感悟
在杭州生活已有三个年头了,曾居西湖区龙驹坞,今安江干下沙。杭州于我,是一个极有诗意的地方,几步便有亭桥,更甚才穿过高大的楼房,拦在前面的便是杨柳垂条的青河。我想,杭州有的不仅仅是旖旎明秀的湖山景致,应有更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在5000年前闻名遐迩的余杭良渚遗址之前,竟还有更早的杭州地区古人类遗址,amazing!在今天的杭州萧山湘湖社区,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遗址,这比河姆渡还要早1000年。跨湖桥其名,是因古湘湖上、下之湖有一桥而来(现在的湘湖成于宋代,昔独往,临于杭州乐园,湖桥聚集的开阔园林)。陶,骨,木,编织物均有发现。跨湖桥文化的发现,把杭州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杭州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证据,也再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接下来便是众所周知的良渚文化了。(班上有一良渚女孩)。良渚,美好的水中陆地。5000年前的史前文化遗址在广袤的华夏土地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为什么良渚文化如此盛名?因为在良渚遗址出现了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了,如四龙手镯和绞丝文镯,在此便不详述。而良渚古城,是中国目前所发现史前文明时期规模最大的古城。可以这样说,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教科书。“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的良渚博物馆在遗址公园内,有机会真想去看一看。 Duang,时间断层,来到先秦。传说夏禹治水成功,途径杭州,在老余杭的一座山“舍舟登陆”,便有“禹杭”(神禹至此,溪壑萦回,造杭以渡,越人思之,且传其制,遂名禹杭)。可见,杭州最初是一块水中陆地,是个海湾,之后湾内为西湖湾口是杭州。之后的商和周也均有遗址发现。 春秋战国开始了,这里是吴国和越国的水上古战场。结果,越王勾践败了,提出媾(音同够)和。西施么也献给吴王嘞。今市区的吴山群,就是因为在吴国境内而名。小插曲,伍子胥忠言进谏自杀,为潮神,吴山也叫胥山,伍公山。勾践卧薪尝胆灭吴,成为五霸之一。这时期出了战国水晶杯,在杭州博物馆展出,有机会也要去看一看,老祖宗造出玻璃杯来,真是令人钦佩。 秦一统,在2200年前,实行郡县制,这里是会稽郡,钱唐县。没错,杭州终于有名字了,钱唐。传说防潮的海塘是华信筑的。之后三国,东晋南朝,西晋北朝,我也不晓得咋样了,只知道这时期因杭州内外及湖山之间,佛教疯狂发展,疯狂建寺。“仙灵所隐”的灵隐寺托寄名山,自古游人云集。千年之下,世移事异,如今灵隐寺任踞城西峡谷之口,两峰对峙,景致幽深,晨钟暮鼓,梵呗不绝,宝殿巍巍,前些日子诚心上香而去,求过四级,结果嘛四级那天睡过头了...僵硬。 隋,38年短命王朝,于杭州,却是一个重要的时代。隋实行州县制,改名杭州,这是杭州的滥觞。杭州地位妥妥的上升,杨浦素平江南之乱,依凤凰山建城垣。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老百姓被坑惨了,但是经济文化交流被促进了。使杭州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东南水利枢纽。“水居江海之会,陆介两浙之间”、“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胡商贾并辏”...总之,大运河哺育了杭州。大二随老师从西湖文化广场乘船沿运河而下至拱宸桥,感受这千年运河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充满诗情画意的唐朝,杭州踏上了它的荣光之旅。江南列郡,余杭为大,被封为上州的杭州已经牛逼的不行了,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当时各种官员治理水系,开井治河防潮,包括西湖。从唐代开始,西湖渐渐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西湖的成名,也始于唐。这里便不得不提杭州刺史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堤与西湖之名,始现。历朝历代大量文人墨客吟诵,杭州才最终成为天下闻名的城市。在诗中品山水,在山水中寻诗,岂不美哉。想旧日与舍友登宝石山顶俯瞰西湖、登西泠印社访中山公园绕西湖而走的日子,还真是怀念。 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创建者钱镠。杭州的城市发展轨迹,可谓崛起于隋唐,兴盛于吴越,繁荣于南宋。杭州在吴越国第一次成为王国之都。五代十国是个乱世,而钱镠保境安民的政策在安稳的环境中蓬勃发展,避免了战争的劫难,让这个国能安稳发展。所以钱王家族如今还被老百姓所祭拜。那个时期,佛教,文化,艺术,建筑,科技也空前发展。钱塘四塔:白塔,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均是那时所建。 “不是人寰是天上”。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是吴越和南宋,北宋时期承上启下,虽然地位下降为州,但任保持了繁华。杭州不得不提的两位文官,除了刚才提到的白居易,就是苏轼了。疏浚西湖,治理河水,设立病坊...可以说是功绩满满。丝绸,印刷,瓷器,贸易,茶文化等等也是欣欣向荣。若现在有人问我杭州如何,借北宋诗人柳永的一句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下面,就是胆小逃难求安的宋高宗赵构和最辉煌的国都杭州的故事。1127靖康二年,金兵铁骑踏破宋都汴京,北宋灭亡赵构登基改号南宋,逃亡江南,一眼看中杭州,南宋定都杭州。杭州,起飞。本书用三十七页来描写北宋的杭州有多牛逼,三十七页吃的,玩的,写的,画的,买的,卖的,市集,街巷,园林,皇宫,文人,将领...不负于当今。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不思反攻,只图玩乐,南宋终将塌陷。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南下灭宋,杭州为江浙行省,杭州为省治始此。这个时期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杭游历,被杭城深深折服。同期也有众多国外使节来访。元末明初,杭州遭到朱元璋围攻,经历重创与重建。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华民国成立。抗日、内战...1949年5月3日,杭州全城解放,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至此,杭州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钱塘江大桥,文澜阁《四库全书》,西泠印社,秋水山庄,各名人故居等都在细细述说那繁荣时期魅力四射的杭州。 关于西湖。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云: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杭州由湖而生,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西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勾勒了杭州千年古都的发展轨迹,注解了人间天堂的真实内涵,形成了湖城合璧的城市发展格局,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血脉与根魂。西湖既是自然湖,亦是人文湖。西湖有长桥,由断桥,有孤山,而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西湖山水钟灵中带风雅,毓秀中添文韵,成为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的自然美,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等诸多理念。他的人文美,则渗透着自然物候生态等各类意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湖既是自然的杰作,也是人工的造化,是一个以山水等物质世界为依托,以东方审美导向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学典范。千百年来西湖一直处于中国人审美体验、审美活动的中心位置,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思绪和艺术活动,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 此文完稿于2017年2月10日,淳安,近日长忆杭州,九日之后便又将踏上新的的生活旅途。那也许不是我最终的归途,但是我终将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走去,是地域山水的远方,更是心境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