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爷读《史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居然是八百年周王朝的祖先
01 周的祖先,居然是个弃儿
周人的祖先叫弃。
传说,帝喾的正妃叫姜原。有一天,姜原到野外玩耍,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脚印,怦然心动,于是就踩了上去。然后就怀胎十月,生了个男孩。(二大爷按:商的祖先契的母亲也是帝喾的妃子,好歹还知道他的父亲是一只玄鸟。而让姜原怀孕的那个脚印是谁的,就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了。看来这个帝喾,喜当爹可不止一两回。)
因为是踩了别人的脚印而生的,所以觉得有些不吉利,于是就把它给扔了(二大爷完全有理由觉得因为这个孩子的爹来历不明,所以不受待见,这背后满满都是故事)。
先是仍在一个小巷里,结果路过的牛马猪羊都绕着他走,不去踩他。后来又丢在树林里,却刚好遇到很多人在山里伐木、打猎,毕竟这事儿被太多人看到不好,于是就把他丢在了结了冰的河上。结果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了一群鸟,用自己的翅膀盖在他的身上,才不致被冻死。(二大爷觉得,其实是因为孩子毕竟是亲生的,就这么丢弃,实在是有些下不了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编造一个神乎其神的借口。)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孩子非同一般,姜原觉得他应该是个神,就抱回来继续喂养了。
就因为曾经多次想把他丢弃,所以就取名为“弃”。
02 弃,果然是个神奇的孩子
弃还是个孩子,玩过家家的时候,他就特别爱玩种庄稼的游戏。等长大了,不仅喜欢种田,还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结果自然能够收到比别人更多的粮食。大家都纷纷来拜他为师,遂收成大好。
后来尧听说了这个事情,就征召他做了农业部部长,带领全国人民种植庄稼。
弃在农业部长的位置上做得非常出色,天下百姓因为他吃饱肚子。他的贡献不亚于今天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尧就把他封在了邰这个地方,赐姓姬。所以我们在《封神榜》中看到的周文王、周武王都姓姬。
03 兴于岐山
从弃开始,经过几世迭代,一个叫不窋的人继承了江山,正好是夏桀作死的时候,他就带领子民逃到了荒凉的少数民族地区。
后来位子又到了一个公刘的人手中,他实行仁政,重视农业。大家看到跟着公刘能吃饱饭,于是纷纷来投奔。
又经过几世迭代,一个叫古公的成了当家人。
古公是一个非常注重积德行义的人,大家都很拥戴他。
有个戎狄的部落来攻打周,劫掠财物。还没开打,古公就自觉把财务送给他们了。这让戎狄非常意外而且惊喜,觉得古公软弱可欺,有利可图。所以,没过多久,他们又来攻打,这次不要财物,而是直接要地盘与百姓。这下让周的百姓十分愤怒,一个个摩拳擦掌,摆开架势,就要和戎狄互相伤害。
古公却站出来说:“戎狄来攻打我,无非就是要我的土地和百姓。百姓是跟着我,还是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为了我和别人打架,落得个父死子丧,而我还要做你们的君主,这么不要脸的时期,我实在是做不出来。”
于是,古公就带着自己的家眷,经过千山万水,搬到了岐山下居住。结果所有的百姓都扶老携幼,又跟着古公来到岐山脚下居住。
不仅如此,其他诸侯国的百姓听说了这个事情,也都纷纷来归附古公。
04 纣王作死,姬昌崛起
古公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老三叫季历。
季历娶了个媳妇儿特别贤惠,生了个儿子叫姬昌。古公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天天抱着他,一遍一遍念叨:“我们周有朝一日要兴旺发达,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吧。”
念叨久了,老大太伯和老二虞仲大概知道了古公的意思:他是想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季历,然后传给姬昌。于是,太伯和虞仲就一起逃离了西岐,跑到了当初还是蛮荒之地的荆楚一代,剪了头发,纹了身,当起了古惑仔。太伯和虞仲,就是后来吴和越的祖先。
果然,古公的位子传给了季历,然后传给了姬昌。姬昌就是我们看《封神榜》里面的讲到的西伯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西伯侯治理国家很有一套,特别是笼络人心有独到的功力。于是,天下很多有能力的贤人都归顺了西伯侯。
西岐的强大,在当时的商朝内部刮起了一股“西岐威胁论”。 其中一方诸侯崇侯虎就非常紧张,跑到商纣王的面前说:“西周这个发展势头,对大王您很不利啊。”
商纣王就把西伯侯囚禁在了一个叫羑里的地方。
西周的臣属为了救出西伯侯,准备了美女、良马,以及各种奇珍异宝,通过一个叫费中奸臣,进献给纣王。
纣王非常高兴地说:“任凭这其中一件,就足够换西伯侯了。何况有这么多呢!”
纣王不仅放了西伯侯,还赐予了弓矢斧钺。这样,西伯侯就可以以王者之师的名义去征伐四方,名正言顺。纣王在释放西伯侯姬昌的时候,还不忘特意告诉他:“要抓你,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因为崇侯虎在背后说了你的坏话。”
姬昌回到西岐之后,广施善行,主持公平正义。各国有相争不下的事情,都来找西伯侯裁决,比今天的联合国还像联合国。
传说虞、芮两国人有打了数年都没有结果的官司,他们决定到周来请西伯侯主持正义。但是,等他们到了周境内却发现周的百姓彼此谦让,农夫从来不会因为田界发生争执,而是彼此礼让;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是民间普遍的风俗习惯。总之,周的社会,简直和新闻联播说的一样美好:祖国强大,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虞、芮两国的人没见到西伯侯,他们发现自己所计较的,都是周国人所感到耻辱的。所以,他们决定不去丢那个人,径自回家去了。
西伯侯拿到了纣王所赐的弓矢斧钺之后,东征西讨,当然首先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理由,干脆而利落地干掉了崇侯虎。
西周越来越强大,这让商朝一个叫祖伊的臣子感到非常不安,他去找商纣王反映问题。没想到商纣王的回答是:“so?我有上天罩着,他还能上天?”说完继续和妲己等一干美人在酒池肉林里愉快玩耍了。
正在西周蒸蒸日上的时候,西伯侯姬昌驾鹤西去了。
太子姬发继位,就是周武王。
轻松学国学,关注#UC订阅号“二大爷国学拾遗”,轻松、有趣,每天一读,不知不觉提升国学修养。
周人的祖先叫弃。
传说,帝喾的正妃叫姜原。有一天,姜原到野外玩耍,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脚印,怦然心动,于是就踩了上去。然后就怀胎十月,生了个男孩。(二大爷按:商的祖先契的母亲也是帝喾的妃子,好歹还知道他的父亲是一只玄鸟。而让姜原怀孕的那个脚印是谁的,就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了。看来这个帝喾,喜当爹可不止一两回。)
因为是踩了别人的脚印而生的,所以觉得有些不吉利,于是就把它给扔了(二大爷完全有理由觉得因为这个孩子的爹来历不明,所以不受待见,这背后满满都是故事)。
先是仍在一个小巷里,结果路过的牛马猪羊都绕着他走,不去踩他。后来又丢在树林里,却刚好遇到很多人在山里伐木、打猎,毕竟这事儿被太多人看到不好,于是就把他丢在了结了冰的河上。结果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了一群鸟,用自己的翅膀盖在他的身上,才不致被冻死。(二大爷觉得,其实是因为孩子毕竟是亲生的,就这么丢弃,实在是有些下不了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编造一个神乎其神的借口。)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孩子非同一般,姜原觉得他应该是个神,就抱回来继续喂养了。
就因为曾经多次想把他丢弃,所以就取名为“弃”。
02 弃,果然是个神奇的孩子
弃还是个孩子,玩过家家的时候,他就特别爱玩种庄稼的游戏。等长大了,不仅喜欢种田,还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结果自然能够收到比别人更多的粮食。大家都纷纷来拜他为师,遂收成大好。
后来尧听说了这个事情,就征召他做了农业部部长,带领全国人民种植庄稼。
弃在农业部长的位置上做得非常出色,天下百姓因为他吃饱肚子。他的贡献不亚于今天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尧就把他封在了邰这个地方,赐姓姬。所以我们在《封神榜》中看到的周文王、周武王都姓姬。
03 兴于岐山
从弃开始,经过几世迭代,一个叫不窋的人继承了江山,正好是夏桀作死的时候,他就带领子民逃到了荒凉的少数民族地区。
后来位子又到了一个公刘的人手中,他实行仁政,重视农业。大家看到跟着公刘能吃饱饭,于是纷纷来投奔。
又经过几世迭代,一个叫古公的成了当家人。
古公是一个非常注重积德行义的人,大家都很拥戴他。
有个戎狄的部落来攻打周,劫掠财物。还没开打,古公就自觉把财务送给他们了。这让戎狄非常意外而且惊喜,觉得古公软弱可欺,有利可图。所以,没过多久,他们又来攻打,这次不要财物,而是直接要地盘与百姓。这下让周的百姓十分愤怒,一个个摩拳擦掌,摆开架势,就要和戎狄互相伤害。
古公却站出来说:“戎狄来攻打我,无非就是要我的土地和百姓。百姓是跟着我,还是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为了我和别人打架,落得个父死子丧,而我还要做你们的君主,这么不要脸的时期,我实在是做不出来。”
于是,古公就带着自己的家眷,经过千山万水,搬到了岐山下居住。结果所有的百姓都扶老携幼,又跟着古公来到岐山脚下居住。
不仅如此,其他诸侯国的百姓听说了这个事情,也都纷纷来归附古公。
04 纣王作死,姬昌崛起
古公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老三叫季历。
季历娶了个媳妇儿特别贤惠,生了个儿子叫姬昌。古公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天天抱着他,一遍一遍念叨:“我们周有朝一日要兴旺发达,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吧。”
念叨久了,老大太伯和老二虞仲大概知道了古公的意思:他是想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季历,然后传给姬昌。于是,太伯和虞仲就一起逃离了西岐,跑到了当初还是蛮荒之地的荆楚一代,剪了头发,纹了身,当起了古惑仔。太伯和虞仲,就是后来吴和越的祖先。
果然,古公的位子传给了季历,然后传给了姬昌。姬昌就是我们看《封神榜》里面的讲到的西伯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西伯侯治理国家很有一套,特别是笼络人心有独到的功力。于是,天下很多有能力的贤人都归顺了西伯侯。
西岐的强大,在当时的商朝内部刮起了一股“西岐威胁论”。 其中一方诸侯崇侯虎就非常紧张,跑到商纣王的面前说:“西周这个发展势头,对大王您很不利啊。”
商纣王就把西伯侯囚禁在了一个叫羑里的地方。
西周的臣属为了救出西伯侯,准备了美女、良马,以及各种奇珍异宝,通过一个叫费中奸臣,进献给纣王。
纣王非常高兴地说:“任凭这其中一件,就足够换西伯侯了。何况有这么多呢!”
纣王不仅放了西伯侯,还赐予了弓矢斧钺。这样,西伯侯就可以以王者之师的名义去征伐四方,名正言顺。纣王在释放西伯侯姬昌的时候,还不忘特意告诉他:“要抓你,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因为崇侯虎在背后说了你的坏话。”
姬昌回到西岐之后,广施善行,主持公平正义。各国有相争不下的事情,都来找西伯侯裁决,比今天的联合国还像联合国。
传说虞、芮两国人有打了数年都没有结果的官司,他们决定到周来请西伯侯主持正义。但是,等他们到了周境内却发现周的百姓彼此谦让,农夫从来不会因为田界发生争执,而是彼此礼让;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是民间普遍的风俗习惯。总之,周的社会,简直和新闻联播说的一样美好:祖国强大,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虞、芮两国的人没见到西伯侯,他们发现自己所计较的,都是周国人所感到耻辱的。所以,他们决定不去丢那个人,径自回家去了。
西伯侯拿到了纣王所赐的弓矢斧钺之后,东征西讨,当然首先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理由,干脆而利落地干掉了崇侯虎。
西周越来越强大,这让商朝一个叫祖伊的臣子感到非常不安,他去找商纣王反映问题。没想到商纣王的回答是:“so?我有上天罩着,他还能上天?”说完继续和妲己等一干美人在酒池肉林里愉快玩耍了。
正在西周蒸蒸日上的时候,西伯侯姬昌驾鹤西去了。
太子姬发继位,就是周武王。
轻松学国学,关注#UC订阅号“二大爷国学拾遗”,轻松、有趣,每天一读,不知不觉提升国学修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