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爷读《史记》——周幽王: 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褒姒, 她的父亲
周王朝经过周厉王的一番花式折腾,已经基本病入膏肓。
后周公、召公苦苦经营,“共和”执政14年,周宣王继位,表现差强人意,更像是回光返照。
01 上天示警:周王室要灭亡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本来已是满目苍夷的周朝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周幽王。
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三川(二大爷按:泾水、渭水、洛水,就是周王朝都城镐京的周边)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地震灾害,有一个叫伯阳甫的人说:“周即将要灭亡了!天地之间的气本来是有序的,如果乱了,就是民乱国亡的征兆。以前,伊水、洛水枯竭了,然后夏就灭亡了;黄河枯竭了,商就灭亡了。现在,周朝不施仁德,气象和夏、商两朝末年非常相似。现在三川发生地震,源头被阻塞,必定会枯竭。国家必定要依山傍水,山崩水竭,就是要亡国的征兆。水枯竭,后面必定会有山崩。这意味着亡国不过是在十年之内的事情。这是天数啊!看来上天也不愿意庇佑周朝了。”
果然,就在这一年,三川枯竭,周王室发迹的地方——岐山,也崩塌了。
而周幽王也果然“不负所望”,成功将周王朝送上了绝路。
02 夏王庭来了两条奇怪的龙
这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相传,在夏朝衰亡的时候,有两条神龙飞到了夏帝王的王庭里,盘桓不去,还一遍一遍做着自我介绍:“我们是褒地从前的两个君王。”
夏帝王请来当时神算子某半仙算了一卦,结果显示这两条神龙无论是杀了,还是赶走,或是留下来,都不吉利。
穷则思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人脑洞大开。决定要算一下,如果把两条龙的口水留下来,会有什么结果。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于是,就写了祷告之词,烧了纸钱,上了贡品,燃了香,磕了头,把这事儿和两条会说话的龙说明白了。然后两条龙就留下唾液,飞走了。
大家将两条龙的口水用个匣子装起来。
夏朝灭亡了,把它传给了商朝,商朝灭亡了,又把它传给周朝。
历经三个王朝,没有谁敢把匣子打开。
03 褒姒诞生了
很快来到了周厉王时代,他果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执意要打开看看。
匣子打开之后,龙的口水就流到了地上。流出来容易,再回去就难了。用尽了各种办法,龙口水就如生了根一样,赖在地上无法去除。
周厉王就是周厉王,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主意,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
他找来了一群打扫皇宫的中年妇女,命她们全身赤裸,然后对着地上龙的口水一通乱骂,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方法,让那龙的口水感到害臊,自己躲回匣子里。
那好歹也是褒地曾经的君王留下的口水,哪里受得了如此羞辱。于是它化作了一条黑色的蜥蜴(有些像龙),跑到周幽王的后宫去了。
这条蜥蜴让后宫一个七八岁的小侍女碰到了。等侍女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孩。因为没有结婚就生了孩子,这让她感到非常害怕。于是,侍女就把这个孩子给扔了。
04 褒姒之所以叫褒姒
到了周宣王继位的时候。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小女孩在唱山歌,歌词的内容是:“桑木弓哦,箕木袋,那是要灭亡周朝的。”而恰巧有一对夫妇在街市上卖桑木做的弓,箕木做的箭袋。
周宣王就派人去抓捕这对夫妇,要杀掉他们。
卖弓箭的夫妇为了逃命,不分昼夜,一路狂奔。一天晚上碰到了那个被宫中侍女所丢弃的女孩在路上痛哭,出于怜悯,就收养了她。
这对夫妇最后逃到了褒地。
后来褒地有个叫珦的人,因为劝谏周幽王勤于政事而被下狱。他的儿子向周幽王进献了一个美女,希望能够替父亲赎罪。这个女人就是那个曾经被侍女丢弃、没爹没娘的女孩。因为不知道她的父母来历,来自褒,所以就叫她褒姒。
05 只因匆匆中多看了你一眼,周幽王爱上了褒姒
褒姒进宫后,有一天在后宫与周幽王不期而遇。就那么匆匆一瞥,周幽王就深深爱上了她。
褒姒为周幽王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周幽王本来已经有王后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后的儿子宜臼是当时的太子。周幽王为了讨褒姒开心,就废了申后和太子,重新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褒姒天生是个冰美人,难得一笑。而周幽王又特别着迷于她的笑容,却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
有一个叫虢石父的人给想了一个好办法:点燃战时示警用的烽火台,擂响了报警用的战鼓。各路诸侯以为有贼寇来犯,于是个个带兵遣将,齐聚皇城之下。结果并没有发现贼寇,全都是一脸蒙逼的样子。
褒姒见此情景,大笑不止。
周幽王为找到了让褒姒发笑的方法而感到非常高兴。
于是天天玩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游戏。
玩了几次之后,各路诸侯累了,就再也不配合了。
06 君王无状,别怨红颜误国
周幽王也因此重用虢石父。
而这个虢石父是个非常贪财好利的人,巧立名目,大肆盘剥,国人怨声四起。
申侯本来就因为废王后和太子的事情老大不高兴,又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事,加上又有虢石父祸国殃民。申侯忍无可忍,与北边的西夷犬戎联手,发兵进攻王宫。
周幽王在慌乱之际点燃烽火,各诸侯还以为又在逗褒姒玩儿呢!一兵一卒都没来,连个打探消息、看热闹的都没来。
最后周幽王被杀死在了骊山之下。
07 东周开启了各路诸侯打群架的模式
周幽王死后,各路诸侯一起开了个会,最后决定立周幽王曾经的太子宜臼为王,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为了躲避西夷犬戎的侵扰,迁都洛阳。
周平王以前周朝的都城在镐京,即今天的西安。因为西安在西边,洛阳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平王以前的周朝叫西周,周平王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从此,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开启了天下诸侯打群架的模式。
各路诸侯此消彼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进入精彩纷呈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好不热闹。
周王室反而成了配角,无可说之处。
关注#UC订阅号#“二大爷国学拾遗”!
学国学,可以如此简单、有趣、轻松!
每天一读,不知不觉提升国学修养。
后周公、召公苦苦经营,“共和”执政14年,周宣王继位,表现差强人意,更像是回光返照。
01 上天示警:周王室要灭亡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本来已是满目苍夷的周朝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周幽王。
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三川(二大爷按:泾水、渭水、洛水,就是周王朝都城镐京的周边)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地震灾害,有一个叫伯阳甫的人说:“周即将要灭亡了!天地之间的气本来是有序的,如果乱了,就是民乱国亡的征兆。以前,伊水、洛水枯竭了,然后夏就灭亡了;黄河枯竭了,商就灭亡了。现在,周朝不施仁德,气象和夏、商两朝末年非常相似。现在三川发生地震,源头被阻塞,必定会枯竭。国家必定要依山傍水,山崩水竭,就是要亡国的征兆。水枯竭,后面必定会有山崩。这意味着亡国不过是在十年之内的事情。这是天数啊!看来上天也不愿意庇佑周朝了。”
果然,就在这一年,三川枯竭,周王室发迹的地方——岐山,也崩塌了。
而周幽王也果然“不负所望”,成功将周王朝送上了绝路。
02 夏王庭来了两条奇怪的龙
这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相传,在夏朝衰亡的时候,有两条神龙飞到了夏帝王的王庭里,盘桓不去,还一遍一遍做着自我介绍:“我们是褒地从前的两个君王。”
夏帝王请来当时神算子某半仙算了一卦,结果显示这两条神龙无论是杀了,还是赶走,或是留下来,都不吉利。
穷则思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人脑洞大开。决定要算一下,如果把两条龙的口水留下来,会有什么结果。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于是,就写了祷告之词,烧了纸钱,上了贡品,燃了香,磕了头,把这事儿和两条会说话的龙说明白了。然后两条龙就留下唾液,飞走了。
大家将两条龙的口水用个匣子装起来。
夏朝灭亡了,把它传给了商朝,商朝灭亡了,又把它传给周朝。
历经三个王朝,没有谁敢把匣子打开。
03 褒姒诞生了
很快来到了周厉王时代,他果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执意要打开看看。
匣子打开之后,龙的口水就流到了地上。流出来容易,再回去就难了。用尽了各种办法,龙口水就如生了根一样,赖在地上无法去除。
周厉王就是周厉王,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主意,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
他找来了一群打扫皇宫的中年妇女,命她们全身赤裸,然后对着地上龙的口水一通乱骂,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方法,让那龙的口水感到害臊,自己躲回匣子里。
那好歹也是褒地曾经的君王留下的口水,哪里受得了如此羞辱。于是它化作了一条黑色的蜥蜴(有些像龙),跑到周幽王的后宫去了。
这条蜥蜴让后宫一个七八岁的小侍女碰到了。等侍女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孩。因为没有结婚就生了孩子,这让她感到非常害怕。于是,侍女就把这个孩子给扔了。
04 褒姒之所以叫褒姒
到了周宣王继位的时候。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小女孩在唱山歌,歌词的内容是:“桑木弓哦,箕木袋,那是要灭亡周朝的。”而恰巧有一对夫妇在街市上卖桑木做的弓,箕木做的箭袋。
周宣王就派人去抓捕这对夫妇,要杀掉他们。
卖弓箭的夫妇为了逃命,不分昼夜,一路狂奔。一天晚上碰到了那个被宫中侍女所丢弃的女孩在路上痛哭,出于怜悯,就收养了她。
这对夫妇最后逃到了褒地。
后来褒地有个叫珦的人,因为劝谏周幽王勤于政事而被下狱。他的儿子向周幽王进献了一个美女,希望能够替父亲赎罪。这个女人就是那个曾经被侍女丢弃、没爹没娘的女孩。因为不知道她的父母来历,来自褒,所以就叫她褒姒。
05 只因匆匆中多看了你一眼,周幽王爱上了褒姒
褒姒进宫后,有一天在后宫与周幽王不期而遇。就那么匆匆一瞥,周幽王就深深爱上了她。
褒姒为周幽王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周幽王本来已经有王后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后的儿子宜臼是当时的太子。周幽王为了讨褒姒开心,就废了申后和太子,重新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褒姒天生是个冰美人,难得一笑。而周幽王又特别着迷于她的笑容,却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
有一个叫虢石父的人给想了一个好办法:点燃战时示警用的烽火台,擂响了报警用的战鼓。各路诸侯以为有贼寇来犯,于是个个带兵遣将,齐聚皇城之下。结果并没有发现贼寇,全都是一脸蒙逼的样子。
褒姒见此情景,大笑不止。
周幽王为找到了让褒姒发笑的方法而感到非常高兴。
于是天天玩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游戏。
玩了几次之后,各路诸侯累了,就再也不配合了。
06 君王无状,别怨红颜误国
周幽王也因此重用虢石父。
而这个虢石父是个非常贪财好利的人,巧立名目,大肆盘剥,国人怨声四起。
申侯本来就因为废王后和太子的事情老大不高兴,又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事,加上又有虢石父祸国殃民。申侯忍无可忍,与北边的西夷犬戎联手,发兵进攻王宫。
周幽王在慌乱之际点燃烽火,各诸侯还以为又在逗褒姒玩儿呢!一兵一卒都没来,连个打探消息、看热闹的都没来。
最后周幽王被杀死在了骊山之下。
07 东周开启了各路诸侯打群架的模式
周幽王死后,各路诸侯一起开了个会,最后决定立周幽王曾经的太子宜臼为王,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为了躲避西夷犬戎的侵扰,迁都洛阳。
周平王以前周朝的都城在镐京,即今天的西安。因为西安在西边,洛阳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平王以前的周朝叫西周,周平王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从此,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开启了天下诸侯打群架的模式。
各路诸侯此消彼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进入精彩纷呈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好不热闹。
周王室反而成了配角,无可说之处。
关注#UC订阅号#“二大爷国学拾遗”!
学国学,可以如此简单、有趣、轻松!
每天一读,不知不觉提升国学修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