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
记得狄更斯«双城记»里开篇第一句话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是的,我们如今的科学技术异常发达,到的了太空,上的了月球,但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有的是时间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去羡慕去嫉妒那些有钱之人,但是我们却没有时间去关心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大力号召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却不知过度的物质追求必然会导致社会发展的扭曲;曾几何时,我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却不知千年前老子,孔子的沉重叹息;曾几何时,我们为了一些"不义"之财而暗自庆幸时,又有谁可曾想起过老祖宗的那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侠之大也,为国为民。每读«天龙八部»时,都不禁感叹,萧峰不愧为金庸笔下第一大侠,一生为人仗义,武功卓绝,重情重义,不拘小节,做事深思熟虑,有勇有谋,为了国家,为了大义,不惜已一己之命换取辽宋两国数百年的和平,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豪气冲天,不慕名利,这样的人才配的上一句"侠之大也"。 记得前几天看一篇新闻,一个小男孩在公交车上因为制止一名小偷盗窃而被小偷的同伙拉下车围欧,一车乘客竟然全部冷眼旁观,无一人出来制止,人心冷漠至此,不禁让人感到心寒。现代社会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不公,有那么多的乱象,就是因为大家都存在这样的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之所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认为就是因为现代人都缺少一种"侠"的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为什么如此受人欢迎?为什么每当我们看到武侠小说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总会生出一种自豪?就是因为现实社会很无奈,我们在平日里无法快意恩仇,只有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那些刀光剑影的世界里,那些大侠替我们完成了许多不可完成的幻想。 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从千年前的古代就开始流传,«史记»里写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代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意思是说:现在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的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答应的必然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性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的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吧。所以说"侠"的精神早已流传千年,深深溶于我们的血脉。 但是现代社会,侠的精神正在一点点的流失,这个时代也是侠义没落的时代,有那么多的自私自利,有那么多的漠不关心,人人都是冷漠无情,很少会有人考虑集体,关心他人,更不要说担心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大家宁可"各自扫尽自家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不愿挺身而出,惩恶扬善,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却很少有人展望未来,来关心一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怪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不良现象,人们吃的好了,穿得好了,但是心中的道德却也抛在脑后了;人们只想把财富,金钱,权力放到自己的篮子里,却把千年的传统美德,千年的灿烂文化远远的扔在天边,道德的沦丧是无论多大的经济发展也无法弥补的。 回望过去,也正是侠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的历史,国难当头,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得多少勇士振臂高呼,揭竿而起?当外敌入侵之时,又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胜利,为了革命,不怕艰险,不为牺牲,用他们的信念和生命点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是他们的职责;不畏强权,傲然挺立是他们的风骨;伸张正义,匡扶真理是他们的使命;一诺千金,肝胆相照是他们的品质。正是这种侠的精神引领着无数的烈士前扑后继,一步步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当今社会更需要侠的精神去引导,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武侠的那种为国为家的精神发扬光大,社会才会进步;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变得更近,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侠之大者,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