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爱恋——HIFIMAN MegaMini小强北美版音乐播放器体验谈
作者:海布里加图索
我从不羞于承认自己是有 “随身听情结” 的一代人,早在少年时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进口随身听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walkman、discman、MDwalkman……一代代如雷贯耳的品牌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随身听器材的代名词,就如今天许多人不知道“微单”其实是索尼公司的注册商标一样。每天拎着个灰色绒布袋上学,领口夹着线控,就是我记忆中的中学生活,而每当夜深人静的夜晚,枕边“佳人”不时电机启动的声音更是无比性感。
曾经有一天,如日中天的机械随身听忽然被小巧精致造型百变的mp3取代了,作为 “前清遗老遗少”,我着实伤心了许久,可除了多收藏几台早已停产的古董,似也做不了更多。我默然接受了mp3。
谁成想,忽然一天,小巧的mp3也落伍了,懒人出门听手机,而高追求的人恨不得出门带一块砖头听歌。在把玩了一圈后,我出掉了所有的国砖,默默告诉自己,我还是做一个懒人吧,然而内心深处,仍然期待着一个次时代行业挑战者的出现,让我不狼狈、不妥协、又不失格调的随时享受音乐。
在得到众测HIFIMAN MegaMini之前,我已经好久没碰过随身听了,望着整整一个防潮箱的收藏,我想:也许这次,会有大不同……&
电话响起,顺丰小哥清亮的嗓音让人神清气爽,小强北美版就这样来到我的身边,“朕值到了”也俨然成为一句耳熟能详的slogan,迫不及待的,我打开看看。
嗯?箱子打开,里面又是一个“朕值到了”?!值得买的包装细心水平绝对赶超绝大多数电商啊。赶紧再打开。
嗯?我开反了?这是个底?
赶紧翻过来,把东西倒出来。
MegaMini的包装呈乳白色,哑光;与近些年来各类电子产品一样,都是“iphone化”的包装,具体大小和iphone包装也很像,我们来看看对图,图片是MegaMini包装和ipod classic三代、iphone7和iphone7 plus的包装的合照。确切来说,比iphone4.7寸版本的盒子稍大,比plus的小不少,别被盒子唬了,MegaMini的机身体型可是绝对小巧轻盈的。
打开盒子看看,这一点必须给好评,在机身之上,盒盖底下,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膜对机身进行保护。
MegaMini机身静静的躺在灰黑色的海绵槽子里。
海绵之下,是配件。
好啦,配件尽快略过,重点肯定还是机器,还是声音。
MegaMini的表面材质为CNC金属、磨砂颗粒质感,和sony经典HiMD NH900的表面质感很相像,特此抓们把NH900翻出来拍对比图一张。
机器正面上方是屏幕,从色彩之感看,画质不赖,字体大小和UI布局也还是舒服养眼的 。
屏幕下方是按键区,横向一字排开,最左边是返回,然后是上一首、下一首,菜单/进入,按键手感略肉,不够清脆,但配合较快的系统响应速度,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机身左侧是音量加减、右侧是电源/点亮,和iphone的逻辑一致。
下方一字排开:耳塞孔、TF卡口、数据线口。
我们开机吧!
值得注意的是,MegaMini并没有机内闪存,所有的音乐文件必须拷贝在TF卡上,所以很贴心的,随机器搭配了32GB内存卡,我觉得作为一台随身听而言已基本足够,即使不够,买卡可是很容易很便宜的,比买机器时候纠结差价决定容量版本要轻松得多。
MegaMini使用最方便的优盘式文件管理方式,在电脑上直接打开。我在机器中放入了多种格式的音乐文件,同时用pc的usb口进行充电,在约一个半小时的同步过程中,充电一直没有结束,可能是因为USB口的电流太小,下次用1A到2A电流的充电器试试。
系统菜单的选项不多,一级菜单如下:
正在播放
文件浏览
艺术家
专辑
歌曲风格
收藏夹
全部歌曲
可以看出,这真的是一款“纯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基本功能之外的选项几乎没有,见惯各种花哨软件的我们,是否能适应这“会给本源”的纯粹呢?
到这里,我们必须看看MegaMini的硬参数指标了:
开声,为了完成客观严谨的对比,我在播放器中放入了多首相同歌曲的不同文件版本,覆盖不同文件编码格式以及不同码率,除此之外,还动用了压箱底的苹果ipod classic 三代,以及上古神器——sony Hi-MD:NH900,最后,对比对象自然是大家都熟悉和常见的选择——手机iphone7 plus,机械随身听,硬盘随身听、手机与新一代国产轻便播放器一场跨越时空的对比!
输出端,都不经过任何耳放设备,直接使用耳塞——罗技UE的UE10 pro定制耳塞。
首先是几首梁静茹,梁阿姨年轻时的声音甜美度很高却又不腻,情歌的表现力堪称一绝,难怪被视为是天后级人物。她的歌曲也多年来被视为试音金曲。
几曲听罢,梁阿姨的声音仍萦绕在耳,显然iphone和ipod清淡的口味让梁阿姨更显年轻,MegaMini平衡的声音还原度真心很赞,而典型的索尼声让NH900听起来有些油腻。
紧接着,听一些动感的,摇滚、快节奏的hip-hop等流行音乐。
半小时后我惊喜的发现,MegaMini低频的弹性很不错,下潜也足够深,处理快节奏音乐比较轻松,估计这与和HIFIMAN对其的定位和调音取向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时下年轻人们常接触的音乐范畴。在这里,多年来用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吸引眼球的iphone和ipod两大苹果公司设备,明显不及MegaMini驾驭自如。
再然后,是最考验播放器实力的大编制古典交响乐。
一般交响乐的测试最能体现整个声音系统的优劣之处,由于误区,人们往往抛开耳塞谈随身器材,用成本几十块的配机塞搞测试显然是不能测出机器的真实实力的,所以,UE10pro在这里应不会成为短板,它也是属于比较杂食的定制耳塞先行者了。
乐声响起,随着不同乐章的起伏,MegaMini再次展现出了远超iPod的控制力和定位能力,声场不算特别宽,但是定位精准,声音不散。而NH900让人觉得音染过多,声场广而难以聚拢。
综合体验而言,MegaMini的声音与NH900的水平基本持平,但是特点完全不同,相对而言更重平衡,交响乐表现优异。与iphone7 plus和ipod classic相比,处于比较明显的优势位置。
金属机身,无内置存储空间却可随意更换TF卡,不俗的声音,MegaMini在国产播放器中算是拥有了自己精准的定位,1499元的定价比较合理,按照HIFIMAN过往对渠道价格的强大控制力,应该在终端市场上也不会有什么松动的空间,个人觉得横扫千军的可能性虽不大,但是对标同价位的小国砖或大法家A系,竞争力着实不小,也是取代音乐手机党的一个很给力的选择 。
转
我从不羞于承认自己是有 “随身听情结” 的一代人,早在少年时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进口随身听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walkman、discman、MDwalkman……一代代如雷贯耳的品牌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随身听器材的代名词,就如今天许多人不知道“微单”其实是索尼公司的注册商标一样。每天拎着个灰色绒布袋上学,领口夹着线控,就是我记忆中的中学生活,而每当夜深人静的夜晚,枕边“佳人”不时电机启动的声音更是无比性感。
![]() |
曾经有一天,如日中天的机械随身听忽然被小巧精致造型百变的mp3取代了,作为 “前清遗老遗少”,我着实伤心了许久,可除了多收藏几台早已停产的古董,似也做不了更多。我默然接受了mp3。
谁成想,忽然一天,小巧的mp3也落伍了,懒人出门听手机,而高追求的人恨不得出门带一块砖头听歌。在把玩了一圈后,我出掉了所有的国砖,默默告诉自己,我还是做一个懒人吧,然而内心深处,仍然期待着一个次时代行业挑战者的出现,让我不狼狈、不妥协、又不失格调的随时享受音乐。
在得到众测HIFIMAN MegaMini之前,我已经好久没碰过随身听了,望着整整一个防潮箱的收藏,我想:也许这次,会有大不同……&
电话响起,顺丰小哥清亮的嗓音让人神清气爽,小强北美版就这样来到我的身边,“朕值到了”也俨然成为一句耳熟能详的slogan,迫不及待的,我打开看看。
![]() |
嗯?箱子打开,里面又是一个“朕值到了”?!值得买的包装细心水平绝对赶超绝大多数电商啊。赶紧再打开。
![]() |
![]() |
嗯?我开反了?这是个底?
![]() |
赶紧翻过来,把东西倒出来。
![]() |
MegaMini的包装呈乳白色,哑光;与近些年来各类电子产品一样,都是“iphone化”的包装,具体大小和iphone包装也很像,我们来看看对图,图片是MegaMini包装和ipod classic三代、iphone7和iphone7 plus的包装的合照。确切来说,比iphone4.7寸版本的盒子稍大,比plus的小不少,别被盒子唬了,MegaMini的机身体型可是绝对小巧轻盈的。
![]() |
![]() |
![]() |
打开盒子看看,这一点必须给好评,在机身之上,盒盖底下,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膜对机身进行保护。
![]() |
MegaMini机身静静的躺在灰黑色的海绵槽子里。
![]() |
![]() |
海绵之下,是配件。
![]() |
好啦,配件尽快略过,重点肯定还是机器,还是声音。
MegaMini的表面材质为CNC金属、磨砂颗粒质感,和sony经典HiMD NH900的表面质感很相像,特此抓们把NH900翻出来拍对比图一张。
![]() |
机器正面上方是屏幕,从色彩之感看,画质不赖,字体大小和UI布局也还是舒服养眼的 。
屏幕下方是按键区,横向一字排开,最左边是返回,然后是上一首、下一首,菜单/进入,按键手感略肉,不够清脆,但配合较快的系统响应速度,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
机身左侧是音量加减、右侧是电源/点亮,和iphone的逻辑一致。
![]() |
下方一字排开:耳塞孔、TF卡口、数据线口。
![]() |
我们开机吧!
值得注意的是,MegaMini并没有机内闪存,所有的音乐文件必须拷贝在TF卡上,所以很贴心的,随机器搭配了32GB内存卡,我觉得作为一台随身听而言已基本足够,即使不够,买卡可是很容易很便宜的,比买机器时候纠结差价决定容量版本要轻松得多。
MegaMini使用最方便的优盘式文件管理方式,在电脑上直接打开。我在机器中放入了多种格式的音乐文件,同时用pc的usb口进行充电,在约一个半小时的同步过程中,充电一直没有结束,可能是因为USB口的电流太小,下次用1A到2A电流的充电器试试。
系统菜单的选项不多,一级菜单如下:
正在播放
文件浏览
艺术家
专辑
歌曲风格
收藏夹
全部歌曲
可以看出,这真的是一款“纯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基本功能之外的选项几乎没有,见惯各种花哨软件的我们,是否能适应这“会给本源”的纯粹呢?
到这里,我们必须看看MegaMini的硬参数指标了:
![]() |
开声,为了完成客观严谨的对比,我在播放器中放入了多首相同歌曲的不同文件版本,覆盖不同文件编码格式以及不同码率,除此之外,还动用了压箱底的苹果ipod classic 三代,以及上古神器——sony Hi-MD:NH900,最后,对比对象自然是大家都熟悉和常见的选择——手机iphone7 plus,机械随身听,硬盘随身听、手机与新一代国产轻便播放器一场跨越时空的对比!
输出端,都不经过任何耳放设备,直接使用耳塞——罗技UE的UE10 pro定制耳塞。
![]() |
首先是几首梁静茹,梁阿姨年轻时的声音甜美度很高却又不腻,情歌的表现力堪称一绝,难怪被视为是天后级人物。她的歌曲也多年来被视为试音金曲。
几曲听罢,梁阿姨的声音仍萦绕在耳,显然iphone和ipod清淡的口味让梁阿姨更显年轻,MegaMini平衡的声音还原度真心很赞,而典型的索尼声让NH900听起来有些油腻。
![]() |
紧接着,听一些动感的,摇滚、快节奏的hip-hop等流行音乐。
半小时后我惊喜的发现,MegaMini低频的弹性很不错,下潜也足够深,处理快节奏音乐比较轻松,估计这与和HIFIMAN对其的定位和调音取向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时下年轻人们常接触的音乐范畴。在这里,多年来用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吸引眼球的iphone和ipod两大苹果公司设备,明显不及MegaMini驾驭自如。
![]() |
再然后,是最考验播放器实力的大编制古典交响乐。
一般交响乐的测试最能体现整个声音系统的优劣之处,由于误区,人们往往抛开耳塞谈随身器材,用成本几十块的配机塞搞测试显然是不能测出机器的真实实力的,所以,UE10pro在这里应不会成为短板,它也是属于比较杂食的定制耳塞先行者了。
乐声响起,随着不同乐章的起伏,MegaMini再次展现出了远超iPod的控制力和定位能力,声场不算特别宽,但是定位精准,声音不散。而NH900让人觉得音染过多,声场广而难以聚拢。
![]() |
综合体验而言,MegaMini的声音与NH900的水平基本持平,但是特点完全不同,相对而言更重平衡,交响乐表现优异。与iphone7 plus和ipod classic相比,处于比较明显的优势位置。
金属机身,无内置存储空间却可随意更换TF卡,不俗的声音,MegaMini在国产播放器中算是拥有了自己精准的定位,1499元的定价比较合理,按照HIFIMAN过往对渠道价格的强大控制力,应该在终端市场上也不会有什么松动的空间,个人觉得横扫千军的可能性虽不大,但是对标同价位的小国砖或大法家A系,竞争力着实不小,也是取代音乐手机党的一个很给力的选择 。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