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一场久别重逢之后的饭局
每次写新的日记总是会在取什么题目的地方犹豫很久。过来一年回头来看这篇日记,忽然被当时的文笔所触动,感觉这并不像是我这样一个没什么文学功底的颓废青年可以写出的东西。原来的题目为什么叫《真假对错》,可能这世间总是会有复杂的价值取舍和评价机制。
闭上眼,认真聆听耳边舒缓的钢琴曲,可以忘记尘世间一切纷扰。这种感觉就好像午后在清澈的竹林里品味一杯温润的茶。特别是在经历了充实的一天之后,刷牙梳头之后久违的轻松感让人惬意。
我病的很深。即使我自以为聪明绝顶,依然无法疗愈我内心的伤痕。我好像,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是始终不愿意付出一点点行动带来改观。
明明伯伯
我们这里把叔叔叫做伯(bai)伯(bai)
明明伯伯喝高了之后,居然一语道破我的软肋,说到了我的痛楚,我所谓的抑郁和偏执,在过来人的眼中好像也就只是一段沉默的过往,明明说他可以理解我的处境。不过他却难以理解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他儿子牛逼兮兮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正如我曾经喟叹不如的那些真正绚丽的想法。
明明伯确实经历过很多场面,不过看透了背后的利益纠葛阅尽了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想要找到真正的自由和挚友也变得越来越难,他说现在很难和老板海鹏沟通,大家有着不同的脾性和追求,无法表达真实的想法,各自的利益诉求也难以分清纠葛,还要面对曾经一起打拼的兄弟,如今也不得不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排挤,人类就是这样,所以,明明伯才会像阅尽沧桑的老僧一样,选择默默地归去。
他娴熟而精到的打理人物关系一定帮海鹏打下江山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他却只能获得海鹏总利润的十分之一,换作别的谁可能都会觉得不平衡,迫于经济压力再怎么牢固的兄弟义气最终也只会走向破裂。说到底,人只能选择最利于自身的合作方式,每个人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这个道理我永远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可能也很难从别的书上看到,还好我自己也曾经刻骨铭心地经历过这样一场浩劫,这场痛苦了很久的经历,也许会让我明白很多。
海鹏
作为县里的首富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梦想家,他自然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过人之处。他会热情地主动与人沟通,真正让人感到信任和依赖,并且自己的个人重要感得到充分的赞美,也许只有这样讨人喜爱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
海鹏的聪明和勤奋却是不一般。他说自己每天早起自己做饭还要跑步游泳,真正的有钱人就是在这样落魄的小县城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游泳池,并且毫不放松地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然后即使这样有钱,也会一直勤奋努力地做家务,好像这才是真正勤俭持家,而不是光说不做用所谓的权势资历或者道德绑架别人。
明明、海鹏和爸
可能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往事。而今,他们在酒桌上谈起曾经的诸多过往,我也尽我所能试着恢复故事的原貌。
我知道,我所想要记录的事情很简单,但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主观切入,以为我毫无章法的叙述会给文章增添文笔。
社会都是一样的,可能海鹏大爷利用各种方式赚了很多钱,而且一开始确实是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即使有时候确实会使用一些看起来讨巧的方式,但是可能他才真正践行了企业家奋进务实的精神。然而无论是身边受惠一起打拼的兄弟还是望尘莫及的外人,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对别人财富积累的嫉妒,逐渐产生一种心里的微妙的不平衡感。
爸好像就是因为不想面对这些复杂的利益纠葛,所以选择逃避所有这些兄弟。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懒,也有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感觉自己被压迫和剥削,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虚荣的自尊心,觉得别人居然比自己过得好,所以会不服气。这和我自己完全就是一个性子。看来遗传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就像张志文和张志扬,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比较开朗会随机应变的张志扬好像更适合将来残酷多变的社会竞争,而淳朴老实不知变通的张智文就和我一样固执到不想面对现实。我也明明知道张智扬这样的性格比较好,但是我却永远无法学会说谎,不会利于自己而欺骗别人,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负罪感。这种病到底应该怎么办。
自我反思
就像曾经一时走运风光无限的我,即使我真的做到完美,对得起任何一个人,即使我没有任何过错,结局也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而我却停下来很认真地思考了很久这个无解的问题,总是想要找出自己哪里不好,但却因此一直一蹶不振。等我看了很多书,忧虑了很久,依然无法找到答案。因为比我经历过多的多的事情的人的生活,依然也会这样充满矛盾和困惑,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一团乱麻的生活的本真。
对与不对,始终是站在不同的立场讨论的,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人们好像就是需要不断的沟通和争吵,然后才可以修正彼此的执念,找到真正合理的解决方式。也许我不应该那么悲观,我需要尽量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努力。
所以,所有的这一切烦恼就是要能够明辨方向,努力实践。不要一味对抗或者逃避,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行动,跟随自己的意识,坚持独立也要聪明地借助他人的帮助,然后尽量实现双赢的局面,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大家双方觉得合理开心,善莫大焉。
![]() |
闭上眼,认真聆听耳边舒缓的钢琴曲,可以忘记尘世间一切纷扰。这种感觉就好像午后在清澈的竹林里品味一杯温润的茶。特别是在经历了充实的一天之后,刷牙梳头之后久违的轻松感让人惬意。
我病的很深。即使我自以为聪明绝顶,依然无法疗愈我内心的伤痕。我好像,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是始终不愿意付出一点点行动带来改观。
明明伯伯
我们这里把叔叔叫做伯(bai)伯(bai)
明明伯伯喝高了之后,居然一语道破我的软肋,说到了我的痛楚,我所谓的抑郁和偏执,在过来人的眼中好像也就只是一段沉默的过往,明明说他可以理解我的处境。不过他却难以理解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他儿子牛逼兮兮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正如我曾经喟叹不如的那些真正绚丽的想法。
明明伯确实经历过很多场面,不过看透了背后的利益纠葛阅尽了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想要找到真正的自由和挚友也变得越来越难,他说现在很难和老板海鹏沟通,大家有着不同的脾性和追求,无法表达真实的想法,各自的利益诉求也难以分清纠葛,还要面对曾经一起打拼的兄弟,如今也不得不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排挤,人类就是这样,所以,明明伯才会像阅尽沧桑的老僧一样,选择默默地归去。
他娴熟而精到的打理人物关系一定帮海鹏打下江山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他却只能获得海鹏总利润的十分之一,换作别的谁可能都会觉得不平衡,迫于经济压力再怎么牢固的兄弟义气最终也只会走向破裂。说到底,人只能选择最利于自身的合作方式,每个人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这个道理我永远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可能也很难从别的书上看到,还好我自己也曾经刻骨铭心地经历过这样一场浩劫,这场痛苦了很久的经历,也许会让我明白很多。
海鹏
作为县里的首富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梦想家,他自然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过人之处。他会热情地主动与人沟通,真正让人感到信任和依赖,并且自己的个人重要感得到充分的赞美,也许只有这样讨人喜爱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
海鹏的聪明和勤奋却是不一般。他说自己每天早起自己做饭还要跑步游泳,真正的有钱人就是在这样落魄的小县城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游泳池,并且毫不放松地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然后即使这样有钱,也会一直勤奋努力地做家务,好像这才是真正勤俭持家,而不是光说不做用所谓的权势资历或者道德绑架别人。
明明、海鹏和爸
可能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往事。而今,他们在酒桌上谈起曾经的诸多过往,我也尽我所能试着恢复故事的原貌。
我知道,我所想要记录的事情很简单,但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主观切入,以为我毫无章法的叙述会给文章增添文笔。
社会都是一样的,可能海鹏大爷利用各种方式赚了很多钱,而且一开始确实是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即使有时候确实会使用一些看起来讨巧的方式,但是可能他才真正践行了企业家奋进务实的精神。然而无论是身边受惠一起打拼的兄弟还是望尘莫及的外人,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对别人财富积累的嫉妒,逐渐产生一种心里的微妙的不平衡感。
爸好像就是因为不想面对这些复杂的利益纠葛,所以选择逃避所有这些兄弟。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懒,也有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感觉自己被压迫和剥削,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虚荣的自尊心,觉得别人居然比自己过得好,所以会不服气。这和我自己完全就是一个性子。看来遗传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就像张志文和张志扬,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比较开朗会随机应变的张志扬好像更适合将来残酷多变的社会竞争,而淳朴老实不知变通的张智文就和我一样固执到不想面对现实。我也明明知道张智扬这样的性格比较好,但是我却永远无法学会说谎,不会利于自己而欺骗别人,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负罪感。这种病到底应该怎么办。
自我反思
就像曾经一时走运风光无限的我,即使我真的做到完美,对得起任何一个人,即使我没有任何过错,结局也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而我却停下来很认真地思考了很久这个无解的问题,总是想要找出自己哪里不好,但却因此一直一蹶不振。等我看了很多书,忧虑了很久,依然无法找到答案。因为比我经历过多的多的事情的人的生活,依然也会这样充满矛盾和困惑,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一团乱麻的生活的本真。
对与不对,始终是站在不同的立场讨论的,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人们好像就是需要不断的沟通和争吵,然后才可以修正彼此的执念,找到真正合理的解决方式。也许我不应该那么悲观,我需要尽量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努力。
所以,所有的这一切烦恼就是要能够明辨方向,努力实践。不要一味对抗或者逃避,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行动,跟随自己的意识,坚持独立也要聪明地借助他人的帮助,然后尽量实现双赢的局面,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大家双方觉得合理开心,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