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丨你为什么总是找别人推荐书?
今天在打脸群,又被问了“奶茶给我推荐点书吧”,所以把之前这篇公众号上的碎碎念发一次在豆瓣。说的肯定很多不对,求随便看看就好。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野蛮生长(yemandeni)
转载申请请豆油,侵权必究。
在哪儿,都一定会看见有人问:
听讲座——“老师,给我推荐几本书吧”
聊天时——“你最近看啥书,给我推荐几本书吧”
微博评论——“太厉害了,给我推荐几本书吧”
…………

你为什么不能自己去找到要看的书?
这真的不是一句咆哮体,而是针对知识学习和管理,提出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别人读的书,一定适用于此刻的你吗?
最好懂的例子,一个妈妈最近的书单是关于和孩子沟通以及教育类的,而你也许是一个应届大学生,看这些育儿类书籍做什么?

关于自己选书,4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 1、读经典
上爆款解析课时候,老师说你们现在看的这些个爆款再多十万加也不过是小爆款。
经过历史的长河,留下来的这些经典才是真正的爆款。
经典,很多很多人帮你筛选过了。
这些书,往往经典到:没读过一定要读读看,读过了也可以拿来再读读看。
一定,一定,一定有所收获。
(偷偷说一句,一个到处求别人推荐书的人,十有八九,他没看过多少经典的典籍。)
►►► 2、看你想成为的人写的书、读的书
课程互动问答时,有人问老师如何选书?
回复很有道理:读我想成为的人写的书、或者读的书。
记得有人以前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美女,桌面也好,墙壁上贴的海报也好,最好都是美女。
如果是面容丑陋的人,会对你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哦~吓得我当时连喜欢的男明星图片也不敢设置成手机壁纸了!
这就是影响的力量吧。
一个人的思想、三观、甚至思维方式,在他的书里一定有清晰的或者暗藏的体现。
读你想成为的人写的人,或者大师的大师,这种潜移默化也许不会让我们变成那个人,但至少让我们能慢慢接近他们,模仿他们,从而走出自己的一个方向。
►►►3、问问别人
你刚才不是说了不要一直问别人?
这个“偷师”不同,一个是伸手党,一个是自己做功课。差别巨大!
如果一天你听说了5本书,一个月就有150本,正常人根本读不完!所以需要一些渠道去筛选,我自己常用的是豆瓣。
搜到这本书,然后看看大家的书评,短评和长书评都可以,扫一遍。
你可以get到:
· 这本书在常人眼中好读吗?有收获吗?以及这本书的一些客观的脉络等等;
· 书评能让那些刷评分、收钱做广告的黑心推荐无所遁形,你们懂的;
· 通过书评,别人的案例、举一反三、拆书动作,有时会得到比读书本身更多的收获;
(ps:悬疑类推理类小心剧透党)
►►►4、主题性阅读
根据自己读过的书,或者想钻研的类型,向外延伸。
通过一本书找到更多同主题同类型的书,一个主题性的阅读往往比单一本书阅读更有用。
举个例子,在喜欢的书中,作者可能提到引用了哪本作品或者哪一个观点,这些书籍肯定和本书有关,这时可以用方法3“问问看",你会收获一个自己的主题书单。
一个推荐:豆瓣有个豆列的功能,你找到一本喜欢的或看过的书,可以看看这本书被加入过哪些豆列,主题书单早就有很多人建立好了,该偷懒的时候我们可以偷偷懒哦~

要读书,必先选书。
朱光潜先生说:“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数部。 ”
适合你的书,也只有你自己能找到。
读书啊,面对浩瀚书海方觉得自己太微不足道了。
我怎么敢写这样的一篇推送呢,不过是因为昨天在小释的读书群讨论读书后的小小心得罢了。
- 完 -
以上。 奶茶。
微博:@奶茶睡不醒
豆瓣:@奶茶睡不醒
微信公众号:野蛮生长(yemandeni)

► 手帐研习课
► 野蛮生长
► 100块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