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该有一段空窗期
写于2017年情人节深夜。
还记得许多年前,那时的我留着长发,由于误了航班,只好在机场附近住宿。那天也是情人节,我拖着行李办入住手续,前台贱贱的提醒我:“一会有朋友来也要登记身份证哦”,我没有接茬,只是告诉她明天要赶飞机,请在六点钟把我叫醒。那一夜,我不知被叫醒了多少次,以至于第二天传来敲门声,“先生,您要的叫醒服务。”我还怀疑,是真的要把我叫醒吗?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中二少年,不知有情人节,也不会选礼物,当然也没有可爱的小公主,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泡图书馆,吃一碗羊肉泡馍,要幸福好多天,也不知有孤独,也没有束缚,想去哪就乘兴而去,想呆着就宅好几天,不知化妆品用途,也分不清护垫和纸巾,生病时一个人抗,委屈时暗地里哭。可我怀念那时的日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本《纯粹理性批判》都可以手不释卷,现在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真是越来越少了。
我不是单身主义者,也渴望稳定的亲密关系。但真爱降临前的空窗期,却是我人生最为充沛的时光,最富激情、最有想法。我安排自己的时间,学做自己的主人;我消化自己的矛盾,试着不影响别人情绪;我不依赖外界力量,免去很多失望和失落;我开始进行独立思考,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八哥;我细心观察人生,从此免疫冷嘲热讽;我远离爱情困扰,没有无谓的感情纷争;我和自己内心对话,与书中智者为友;我逐渐开始自信,对世界不再畏惧;我学会为自己负责,试着不求他人回报;我随心所欲生活,总是有无限选择。
回到家里,面对孤零零的一张大床,有时也会感到虚空袭上心头。虚空,一切皆是虚空!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完全提不起任何精神,只想昏昏沉沉睡上一天。特别是周末和假日,那种百无聊赖,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挣脱不掉、挥赶不去。但时日久了,一切也都平常。我还是会安安静静的读书、追剧、研究美食。只是当有人问起:“有女朋友没?”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需要有一个女朋友。后来,就有了她,爱情当然很甜蜜。但也有琐事争吵,有意见不合,之所以平安度过,或多或少也得益于那段空窗期。
大多数单身人士,的确渴望拥有爱情,有时只是不愿将就,随随便便找个人结婚,好像完成了一项差事。他们明白“宁要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的道理。择偶是人生的重大抉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从不相信世界上有一见钟情,任何一段感情都需要苦心经营。盲目的进入一段恋情或婚姻,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你们三观不合终会爆发价值冲突,你们相貌不匹配另一方很可能出轨,你们门不当户不对也会导致双方父母的矛盾。当然,我也不是让你裹足不前,我们总要试错,总要经历人渣的磨炼,但我们也要练就明亮的双眼,在选择的时候更加慎重。可以多谈几次恋爱,但谈婚论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婚姻比恋爱牵涉更多是与非、恩与怨、情与仇,在此我也不作过多讨论。
亲密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归属感,但谁说只有爱情才能满足呢?对知识的追求,对艺术的痴迷,对友谊和亲情的维护,也都可以满足归属感。虽然亲密关系相较于单身生活,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幸福、长寿,但谁能告诉我,单身生活的质量不能更高呢?毕竟,我们也不想那么长寿。我们也知道社会文化在诸如社会福利、保险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偏重已婚夫妻的利益,漠视单身人士的利益,但这也不是单身人士的错啊!很多单身主义者,其实社交非常活跃,周围也有很多好友,他们并不孤僻,他们只是更爱独立和自由。
空窗期就空着吧,不要因为空虚寂寞冷,就随便找人“填床”。我们有更重要的事去修炼。我不相信好运终会降临,但我们的努力也有意义,当那个人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起码做了一点准备,不至于临场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