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泰国禅法中的“觉性”
下文谈的觉性以隆波田尊者的禅法和隆波帕默尊者禅法为叙述对象。
泰国一些禅法一直都重视觉性的开发,什么是觉性?应该说是对名色的了知能力,时时地知道名色的动态,泰国心念处禅法更倾向于对名法的了知,名法中更重视对心的状态的了知,心在干什么?心在哪里?心在知道什么?窃以为如此重视觉性开发,目的就是避免心深入或者一头扎入到感官对象中去了,搅入六尘。
持续不断训练开发觉性,心搅入六尘的机会就会慢慢少起来,直到觉性成片,或者如链环一环扣一环,心就会极少地搅入对象中,这时候,心与对象的区别就会变得明显起来。这种原理跟《摩罗迦子》经的原理是相同的。
除非你能识别出心与对象的不同,否则你的禅修将不能进步,不能进阶到毗婆舍那,也不会见到缘起,不能见法开悟,也别想什么证初果了。
2017.02.16
于深圳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