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贝多芬 第六 交响曲
想一想以后的礼物还是放在以后吧,现在的这一篇推荐一些音乐给你,文章也权当是你生日的礼物,希望你喜欢。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很著名的曲目,应该是少有人不知的,而其中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因其旋律的优美异常,又是其中相对更为被人们所熟知的曲目。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变化很大,这第六号交响曲标题为《田园》,但与之前或之后的交响曲即第五《命运》和第七比较,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前一刻还是与命运抗争的斗士,下一刻却只余下了对大自然的沉醉,从这一点游刃有余来看,天地之间大概没有什么可以禁锢住他,此等的自由与极致,贝多芬的确伟大。《田园》一如贝多芬题写的标题一样,有着浓重的田园风格,那时候他隐居在维也纳的海利根斯塔特,虽然那时的他已经失聪,但他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慰藉。也许就在那条著名的“贝多芬小路”上散步时,这一首交响的灵感就在他的脑海中萌生,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所听到的《田园》,这其中有着小溪绿树夕阳和风,同时有着骤雨疾风,还有着一个贝多芬属于宁静的自我。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的著名演绎版本尤其多,毕竟是十分有名的曲目,各路行家都要在这里展露一下身手。所以在推荐演绎版本时,遇到的困难是难以取舍,而且有些很好的演绎又是较为少见的现场录音版本,却有着比录音室更为出彩的表现。因此我且提一下,我暂时觉得有趣的版本给你。
大俗曲目的大俗版本通常是绕不开的,而《田园》的大俗版本应该非瓦尔特Walter在Sony公司录制发行的版本莫属。这一版的录音不错,演绎更是尤为地突出了《田园》中对大自然的美与热爱。在瓦尔特Walter富有歌唱性的指挥下,旋律优美而顺滑地推进着,没有一丝突兀的地方,似乎抛开了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斗争,也没有那种痛苦之中的思索,只余下那恬静与悠长的大自然与人相伴。我猜如果贝多芬是中国人的话,虽然台面上摆着的还是四书五经,但也该是在枕头下枕着老庄。
再推荐,我想推荐一个现场录音,是伯姆Bohm带领维也纳爱乐1977年在日本东京的现场。这一个现场录音,在09年被日本Altus公司制作发行,同一场还有一个贝多芬第五交响的录音。伯姆Bohm在日本的现场演绎水平几乎是开挂了,这一首贝六也不例外。维也纳爱乐弦乐甜美的特性,在演绎《田园》中优美的旋律也是加分的地方,而晚年伯姆Bohm的指挥技艺已经炉火纯青,风格近乎自然而诚挚,将《田园》中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向着更深的维度拓展。音色比起瓦尔特Walter的版本而言,更显华丽雍容,并且肢体丰满。如要说更胜一筹的话,则是在曲目的精神层面有着更多的挖掘,这一个演绎也是我个人的首选。
最后推荐由切利比达克Celibidache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的演绎版本,由当时的EMI公司发行。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演绎版本,而且更多的是指挥家本身的缘故而致。切利Celibidache的个人特点十分突出,音色透明而纯净,就如他心仪的东方佛家禅一般,推进的速度也相对缓慢,同时却又让每个音符纤毫尽显。他指挥的这一版《田园》也是不出这个范畴,听过别的版本后,再听他的演绎,会觉得仿佛连清风都在天空中有了一丝粘连,但又不会觉得拖沓。因为音色是如此的透明,每一个音符都在一一展现,就仿佛又能看得见那风的流动。俗套一点的说,这是一个带着禅意的演绎。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很著名的曲目,应该是少有人不知的,而其中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因其旋律的优美异常,又是其中相对更为被人们所熟知的曲目。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变化很大,这第六号交响曲标题为《田园》,但与之前或之后的交响曲即第五《命运》和第七比较,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前一刻还是与命运抗争的斗士,下一刻却只余下了对大自然的沉醉,从这一点游刃有余来看,天地之间大概没有什么可以禁锢住他,此等的自由与极致,贝多芬的确伟大。《田园》一如贝多芬题写的标题一样,有着浓重的田园风格,那时候他隐居在维也纳的海利根斯塔特,虽然那时的他已经失聪,但他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慰藉。也许就在那条著名的“贝多芬小路”上散步时,这一首交响的灵感就在他的脑海中萌生,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所听到的《田园》,这其中有着小溪绿树夕阳和风,同时有着骤雨疾风,还有着一个贝多芬属于宁静的自我。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的著名演绎版本尤其多,毕竟是十分有名的曲目,各路行家都要在这里展露一下身手。所以在推荐演绎版本时,遇到的困难是难以取舍,而且有些很好的演绎又是较为少见的现场录音版本,却有着比录音室更为出彩的表现。因此我且提一下,我暂时觉得有趣的版本给你。
大俗曲目的大俗版本通常是绕不开的,而《田园》的大俗版本应该非瓦尔特Walter在Sony公司录制发行的版本莫属。这一版的录音不错,演绎更是尤为地突出了《田园》中对大自然的美与热爱。在瓦尔特Walter富有歌唱性的指挥下,旋律优美而顺滑地推进着,没有一丝突兀的地方,似乎抛开了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斗争,也没有那种痛苦之中的思索,只余下那恬静与悠长的大自然与人相伴。我猜如果贝多芬是中国人的话,虽然台面上摆着的还是四书五经,但也该是在枕头下枕着老庄。
再推荐,我想推荐一个现场录音,是伯姆Bohm带领维也纳爱乐1977年在日本东京的现场。这一个现场录音,在09年被日本Altus公司制作发行,同一场还有一个贝多芬第五交响的录音。伯姆Bohm在日本的现场演绎水平几乎是开挂了,这一首贝六也不例外。维也纳爱乐弦乐甜美的特性,在演绎《田园》中优美的旋律也是加分的地方,而晚年伯姆Bohm的指挥技艺已经炉火纯青,风格近乎自然而诚挚,将《田园》中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向着更深的维度拓展。音色比起瓦尔特Walter的版本而言,更显华丽雍容,并且肢体丰满。如要说更胜一筹的话,则是在曲目的精神层面有着更多的挖掘,这一个演绎也是我个人的首选。
最后推荐由切利比达克Celibidache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的演绎版本,由当时的EMI公司发行。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演绎版本,而且更多的是指挥家本身的缘故而致。切利Celibidache的个人特点十分突出,音色透明而纯净,就如他心仪的东方佛家禅一般,推进的速度也相对缓慢,同时却又让每个音符纤毫尽显。他指挥的这一版《田园》也是不出这个范畴,听过别的版本后,再听他的演绎,会觉得仿佛连清风都在天空中有了一丝粘连,但又不会觉得拖沓。因为音色是如此的透明,每一个音符都在一一展现,就仿佛又能看得见那风的流动。俗套一点的说,这是一个带着禅意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