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孩子没教养,你也有责任 -- 中国家长需要说“不”系列(1)
#2017-02-17 星期5 晴
别人的孩子没教养,你也有责任 -- 中国家长需要说“不”系列(1)
去年12月去了趟双溪,带平和心学习画画。 平与心在双溪嗨得都不想回来了,双溪的画友很友好,他们的感受好极了。 然而,我观察到一些让我多少有些担心的情况, 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是中国文化下一种普遍的发生。
我说的让人担心的情况,就是中国人对孩子一般情况下相对是包容过度的。有时候明明自己心里面有些不爽或是微微不适,但却不忍对孩子说“不”。
我也有观察到有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的界线拿捏是比较到位的,但我却发现孩子的界线很需要改观。 或许你认为孩子的其他相处时间多的亲人缺乏界线,当然有这样的原因,而且还有孩子天生的个性原因,但我也观察到社会的原因。
中国人不容易“拉下脸面”,我有时觉得是包容,有时觉得是善良,有时觉得是这其实很虚伪或压抑,明明心里有时甚至在骂人人了,脸上说笑嘻嘻地说:“小孩子嘛,都晕样,没关系的。”
这样的虚假是不是很恶心,甚至很不负责任呢? 别人家的孩子的没教养,是不是也有一份子呢?
我这么说,是花了很大的勇气,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鼓起这勇气。 我真正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教养,或许某个孩子就有我的一份责任,至于这份责任有多大那无关紧要。
去双溪是我第一次带平与心远行,他们的特殊情况容易引起别人更多的包容,我深深地感动之余,却也有担心今后的出行。而别人问及我孩子的情况,我也不想房间隐瞒什么。 做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但尊重孩子应该包含一份平等的敬重。当你与孩子相处,孩子的言行真切地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你应该真诚地告诉孩子。 如果每一个成年人这样方式地尊重孩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一定会有教养。
每一个成年人都做到这样方式的敬重孩子,当然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不是空想,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做起,从今后开始行动。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个人微信号: precom *微博: weibo.com/precom *QQ: 28293348)
别人的孩子没教养,你也有责任 -- 中国家长需要说“不”系列(1)
去年12月去了趟双溪,带平和心学习画画。 平与心在双溪嗨得都不想回来了,双溪的画友很友好,他们的感受好极了。 然而,我观察到一些让我多少有些担心的情况, 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是中国文化下一种普遍的发生。
我说的让人担心的情况,就是中国人对孩子一般情况下相对是包容过度的。有时候明明自己心里面有些不爽或是微微不适,但却不忍对孩子说“不”。
我也有观察到有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的界线拿捏是比较到位的,但我却发现孩子的界线很需要改观。 或许你认为孩子的其他相处时间多的亲人缺乏界线,当然有这样的原因,而且还有孩子天生的个性原因,但我也观察到社会的原因。
中国人不容易“拉下脸面”,我有时觉得是包容,有时觉得是善良,有时觉得是这其实很虚伪或压抑,明明心里有时甚至在骂人人了,脸上说笑嘻嘻地说:“小孩子嘛,都晕样,没关系的。”
这样的虚假是不是很恶心,甚至很不负责任呢? 别人家的孩子的没教养,是不是也有一份子呢?
我这么说,是花了很大的勇气,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鼓起这勇气。 我真正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教养,或许某个孩子就有我的一份责任,至于这份责任有多大那无关紧要。
去双溪是我第一次带平与心远行,他们的特殊情况容易引起别人更多的包容,我深深地感动之余,却也有担心今后的出行。而别人问及我孩子的情况,我也不想房间隐瞒什么。 做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但尊重孩子应该包含一份平等的敬重。当你与孩子相处,孩子的言行真切地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你应该真诚地告诉孩子。 如果每一个成年人这样方式地尊重孩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一定会有教养。
每一个成年人都做到这样方式的敬重孩子,当然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不是空想,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做起,从今后开始行动。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个人微信号: precom *微博: weibo.com/precom *QQ: 2829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