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重要那件衫
【 亿万之裙 】
黄伟文在他的作品展演唱会上说起一件事。
“好多年前的某一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乌玛瑟曼穿了一条裙去参加。第二日全美的媒体和市民们明察暗访,究竟这条裙是谁做的。好多年之后,Miuccia Prada在回忆录这样说,就是这样一条裙,帮她赚了千万,开拓了美国市场,对她来说这就是她的‘亿万之裙’”。
穿着黄伟文亿万之裙的“乌玛瑟曼”是李蕙敏。在黄伟文26岁时,替李蕙敏写了一首《你没有好结果》,传唱街头巷尾,一炮而红。在此之前,香港流行曲的失恋故事,写来写去也不过是下雨下雪撕心裂肺,却没有一首如此赤裸裸表现报复仇恨之心——“等欣赏你被某君,一刀插入你心,加点眼泪陪衬。来让你清楚我当初尝到的折磨,也亲身试清楚如凡事亦有因果。”
与此歌相互伴随的,还有同期黄伟文作品《活得比你好》,《未亡人》,均是往死里爱,刀刀封喉,没有折返路,置死地而后生。
我当日那般年纪,尚未来得及初恋,却贪其别致,几张碟都买回家,每首歌朗朗上口。也是在那时开始喜欢黄伟文的填词,种种奇思妙想,新鲜有趣,又入骨髓。
【 我那件旧衫 】
每个人生命中,大概都有件难忘的衫,穿着它经历过某些场面。未必创造过亿万价值,但对自己来说,却是不大不小的一个纪念。

在微博上贴了两张春夏新款耳环的佩戴照片,有人问,衣服好看,什么牌子?
大约七、八年前,我以一个很便宜的价钱买了它。牌子早就拆掉,依稀记得是件Max.Co,打折货。彼时自由撰稿人职业进行了两年,略为稳定,但收入仍谈不上可靠。一篇封面稿子,需要提前准备采访提纲,找资料,现场采访,整理录音,撰写,修改,再修改……约莫四、五天时间,到手大概两三千块。
几乎市面上时尚杂志都写过,采访、软文、连载小说……给什么写什么,几乎要很尽力的,才能维持房租吃饭开销。
写到山穷水尽时,就再开一个窗口,换上博客界面,涂抹点采访花絮时尚见闻。时间一长,渐渐有点名气。不过自媒体还不像如今这样盛行,没什么广告收入,纯属锻炼手笔,换换脑子。
那个阶段真正对“穷”有了概念。爸爸生意受重挫,帮不上忙,再摊开手板更是不像话,常常跟朋友笑谈,完全人生是掉了个儿,别人小时候奋发图强,我在吊儿郎当到处玩耍,结果到了这时,大家换一换,轮到自己从基础开始,上天倒也公平的很。
没太多钱能在衣物上开销,需要绞尽脑汁寻找拼凑出算是登样的造型。
接到香奈儿公关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广告片场等着采访李冰冰。站在那儿从清早8点到下午4点,一点空闲时间没有。片场极嘈杂,信号也差,不得不捂着一边耳朵跑到很远地方接听。
那边说,我们欣赏你的博客内容,十月巴黎秀场,想请你去看。
我拿着电话,很镇定地表示没有问题,手则微微发抖。给杂志写稿时只有编辑会肯定,你并不知道读者们是否喜欢。而这个来自巴黎的邀请,却是身为写作者获得的重要肯定——我的样子不够漂亮,没有缤纷街拍,所有内容全靠一支笔。即是说,有许多人爱看我的文字,这真令人心花怒放。

但问题来了,去巴黎,香奈儿秀场头排,究竟要穿什么?那年甚至还没开始流行明星看秀,也没有什么牌子会得借衣服来。我刚搬新居,户头里实在不富余,又忙着赶稿,只能在临行前匆匆收拾几件。
Max.Co打折外套,J.Crew打折真丝背心,忘记了什么牌子的便裤。最麻烦是鞋,与衣服颜色搭调的,只有一双淘宝买的几十块外贸银色芭蕾舞鞋(大概是因为这么一笔,有段日子疯狂买鞋)。
没什么自卑,只是顺应当时的现实状况而已。比起自我展示,我更渴望出去开眼界,看看那些平日里甚少触及的行业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像《绿野仙踪》般,踏上一场奇妙旅程。在芳登广场的丽兹酒店遇见Kate Moss,在香奈儿寓所吃午餐,与窄小电梯里和一大堆街拍才见过的杂志主编们挤在一起。而最重要的,是走访了一圈香奈儿收购的各种法国手工坊,看它们如何精益求精,如何将手工赋予传世价值——那股子热情、专注与自豪,足以感染旁人,谓之奢侈。
几年后,在北京国贸酒店的楼上,我和拍档与nocturne品牌的主理人——爱喝香槟的法国老太太围坐在餐台前。我们只是刚刚起步,实力有限,并没有带着太大的合作希望。一阵闲聊中无意提及那回手工坊见闻,你一句我一句,竟然一拍即合。
老太太说,我喜欢跟你们合作。你们懂得手工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会相互珍惜。
【 每个人都有那一件 】
前阵子颁奖典礼,黄伟文又讲了一个故事。
二十年前他以电台DJ的身份去电视台参加有奖游戏节目。那时还不知名,进出被查了数次身份证,度了五个关卡,谁都不太熟,缩在角落里等埋位。节目主持人本来有条直路可以走,却偏偏肥腾腾的拐了个特别漂亮的弯,走过来跟他聊天。
“Wyman(黄伟文),你今天穿的衣服这么好看,在哪里买的?”
黄伟文当时受宠若惊,等了一晚上,在角落里都快臭了,竟然还会有人来理他。于是他忙不迭说,这个衣服什么牌子,在日本买的,不过你喜欢的话香港也有,我能穿你肯定也能穿啦!这衣服还有很多别的颜色……
讲完之后,她点头,“嗯,好呀。” 黄伟文静了静,想其实她怎么会穿那件衣服?她只是看他在角落里没人理,走过来给他一点人间温暖罢了。
那个主持人是沈殿霞。二十年后,黄伟文为了“报恩”,为她女儿郑欣宜度身定做了一首获奖热门歌曲《女神》。
成长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沉淀累积,在心里生根发芽,日后衍生出另一件事,一段机缘。没有什么是荒废的,你经历过的,最后会从各个地方重现,补充你的生命。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件,在某个重要时刻。它大概不会见证你收入千万亿万,但它知道你最努力时的样子,充满理想的样子,生机勃勃的样子。
处在这样一个“过来人”的年纪,我用了很多很多时间去追寻所谓价值、成功……等一系列与成年挂钩的东西。生在世上当然存在诸多比较,但有时你得停下来,把表面风光拨开,想想每一件事对你生命产生的影响。
毕竟,我们在懂得肯定自己以后,才会更看得清想要什么,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