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评分标准
对于一个作品,总会有一部分人喜欢,和一部分人不喜欢。
在看摆渡人的时候,我确实是没什么感觉,但周围的人却夸赞佳作,听到如此的评论我还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品味有问题?或者共情能力差?但今日看到摆渡人的豆瓣评分3.9,噗嗤一声没忍住小得意,这才是大部分的人审美嘛。
可是就算是大众审美这部片是个烂片,可为何也有一部分人喜欢?
所以今日我细细思考了一下影片评分标准。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做标准,物质就指的是影片呈现的画面感,拍摄技巧等,精神方面可能就是给观影群众所带来的一些精神上的鼓舞。物质和精神所占比例大概是3比7,若是传递出的精神信息很弱,再华丽也是空有一番其表。
这些作品的题材内容的来源都是来自于生活,提取升华,科幻片也是如此,都是在人的意识观念下进行的创作,当人们看到影片中发生与自己生活类似的场景时,有点像看着当时的自己在另一种生活当中,这时发生的与自己切身相关,那当然重要了,被影片中的美好啊痛苦啊所感动,这份感动正是像一根飘动的丝线颤动着我们的内心,涌出更高温度的血液……
每个人的评分标准都不一样,对我来说更高的会是作品带给我的精神撼动。然而有些作品可能会感动我,但不会感动到他人,那么综合评分就是高评分是大部分人都认可的作品,低评分是少部分人认可的作品,那么所有作品的存在是不是都是有意义的?起码撼动了一些人,或者让一些人获得轻松愉悦。
就算当下的那个感动事后意识到是个幼稚的状态,浪费了时间,作品根本不值得一看,但起码筛选出自己的影片品味,也是很多人花费时间的作品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