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2017-2-17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同时,东吴的孙氏集团也在崛起。前面提过讨伐董卓的其中一路诸侯就是孙坚,他的职位是长沙郡太守,属于荆州。不过就在董卓被杀的同年,孙坚被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杀。孙策继承父业,在刚接手的时候势单力孤,所以投靠了袁术,因为孙策本人是非常有魅力的,人长得也帅,而且开朗、大度,还挺有幽默感,所以短短几年就招募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周瑜、张昭、黄盖、程普等等这些人都是在时候加盟了。
像张昭这样的人,东吴养了很多,就是所谓的大儒,这种现象在魏汉两国是不常见的,这其实也是东吴想拉拢知识分子的一个策略,后来诸葛亮舌战群儒,曹操来了这帮人就只会投降,诸葛亮一个人就能骂死他们,你说他们有什么用,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确实还得拉拢他们,在任何时候,知识分子跟着你走都很重要。所以才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他们只能管管内事,打仗就坑爹了。最后孙策平定江东,然后又和袁术决裂,因为孙策很清楚跟袁术这种人结盟是不会有什么好发展的。都稳定下来之后,孙策开始西征黄祖替父报仇,又取得大胜。可关键就是孙策这性格,有点儿太大大咧咧,结果官渡之战发生的同年,孙策年仅26岁的时候遇刺身亡。因为你在江东发展的这么好,当地也是有很多豪族的利益肯定被触动了,所以这也很正常,但是孙策的警觉性太不好了,电影明星出门还得带8个保镖了,不代表说明星的命比咱普通人值钱,那是因为你一个人背后代表了一个团队一共公司的价值和利益。孙策一死,江东基业就只能落到了年幼的孙权身上。(“江东”之所以叫江东,是因为长江自西向东流到安徽省境内是向东北方向流的,所以划分成了江东和江西,古人是左东右西的,所以江东又可以叫江左,像陇西又叫陇右,就是这个道理。)
孙权继位之后,首要的任务就不再是扩张,而是必须要先稳定下来,孙权做的也很好,这期间他也招募来了鲁肃、诸葛瑾、甘宁,又提拔了吕蒙,这些人后来打出了多少漂亮仗,赤壁之战、白衣渡江等等等等。另外孙权做的非常好的一点就是他平定了更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想有发展必须要平定大后方。在这个过程当中,孙氏集团的发展曹操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当时也确实没有余力再阻止江东的发展,所以最开始曹操的策略是和孙家结盟、联姻。但是三国时期就是这样,局势变化是非常快的,等曹操平定了北方,这边孙策也灭了黄祖,两家就都把目光对准荆州这块宝地了。
地理决定论。在分析秦国东略时讲过太行八陉的重要性,在分析汉匈战争时讲过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的重要性。而在三国时期,荆州就是当时中国版图里的那块兵家必争之地,就相当于中国的心脏。从荆州往北就到洛阳、太原,往南就到广州,然后长江又横穿荆州北部,沿着长江的支流汉水溯江而上就到汉中,到汉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入川从荆州江陵郡这里走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你没有江陵,想入川就只能走八百里秦川,那就太难太难了,所以整个东西南北水陆两栖荆州都是交通要道。荆州一共下属7个郡,从北往南依次是南阳、江陵(也叫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和长沙,后来又从南阳和江陵里面分出了襄阳、南乡,所以合称荆襄九郡。前面官渡之战的时候说过,荆州这么好的地方原来基本是完全属于刘表的。结果刘表死了之后刘琮即位,刘琮直接就投降曹操了,然后整个荆州几乎就全是曹操的了,只有江夏郡的一部分是孙权的,另一部分属于刘表的长子刘琦,叫夏口。曹操原本也没想到荆州居然不费吹灰之力手到擒来,这一下野心控制不住了,心说要不我就干脆连江东一起收拾了吧。当然这会儿也正是曹操人生的最辉煌时刻,所以他这么想也是很好理解的。于是江东危在旦夕,然后孙刘联盟了。



刘备这时候刚刚得到了诸葛亮的加盟,但是在地盘上他还没有任何进展,始终是寄人篱下,投靠刘表,刘表死了,刘琮投降,刘备逃跑,然后就有了刘备率百姓逃跑,赵子龙七出七入,刘备怒摔阿斗,张飞喝断当阳桥等等等等这些经典名段。刘备最后就跑到了夏口,刘琦跟他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为什么孙权结盟要找刘备这样一个几乎已经是丧家之犬的人了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刘备姓刘。荆州以前一直是被刘表家统治的,所以要想夺下荆州,必须要有一个姓刘的站出来,才能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这是很重要的。包括后来刘备入主西川,当地士族的支持一直是刘备和诸葛亮非常在意的问题。曹操为什么能招揽这么多颍川的人才,除了他真的有人格魅力,重用贤才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人家是挟天子啊,还是那句话,名正言顺、士族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整个战争具体的过程就不细说了,《三国演义》很详细了,各种电影电视剧也演过很多了,可以说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一大高潮。这里有真有假。赤壁就在江夏郡附近接壤的一块地方,曹操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的,失利之后是从陆路逃回到江陵,中间就经过了华容道。再然后曹操直接就回到了北方,留下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所以,赤壁之战并没有让孙刘联军直接就拿下了荆州,随后又经过一年的苦战,周瑜才拿下了江陵,但是也因为中箭最后毒发身亡。曹仁确实是非常能守城的一个将领。也是在这同时,刘备打下了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南部四郡是非常好打的,因为曹操对于这四郡几乎就是战略放弃了,只要把北部守住就可以了,当然最后他北部也没有守住。
这个时候就轮到孙刘两家开始琢磨荆州这块地儿了。刘备借荆州这件事,他实际上借的不是整个荆州,因为荆州北部的南阳、襄阳还都是属于曹操的。刘备只是借了江陵,也就是南郡。为什么要借,很清楚了,首先有了立足之地,再有,拿下江陵,就能图谋刘璋的益州。而鲁肃为什么要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除了巩固孙刘联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如果名义上是“借”荆州,那就说明你承认荆州是我的,将来你还的时候不光要把江陵还我,南部四郡也要一起奉还,这对孙权来说还是有收益的。至此,在荆州内部,三足鼎立就已正式形成。所以,荆州为什么重要,因为荆州几乎就是整个三国的一个小缩影。
而在荆州暂时不会有什么大风浪的时候,三国的战火燃烧到了中国的西部地区。首先是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汉中是益州北部的屏障要塞,整个益州绝大部分地区是属于刘璋的,但是汉中是张鲁的,他又是是和刘璋势不两立的。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打汉中呢。其实是有深意的。因为你要打汉中,就必然要经过关中地区,就是马腾(现在已经是马超)韩遂这些人。如果要在关中地区里转战,很麻烦,不如直接打汉中,这样汉中和关中一定会团结起来抵抗曹操,这样曹操可以一网打尽。结果果不其然,曹操把关中一网打尽。马超逃到汉中张鲁那里了。这一下把刘璋吓坏了。汉中危在旦夕,那整个益州恐怕也难以为继,他和张鲁虽然势不两立,但是也是唇齿相依的。结果在张松的建议下,刘备进入益州,名义上是帮助刘璋抵御外敌,但实际上张松早就已经暗地里和刘备勾结好了,连地形图都奉上了。当然,最后张松被发现了,也被刘璋杀了。
刘备进入益州之后的第二年才终于跳反。这第一年里刘备没干什么正经事,就是跑到葭萌关驻扎。但是成都确实是非常难打,而且刘璋虽然无能,但他儿子刘循是个好样的,居然在成都北边的雒城死守一年,庞统在攻打雒城的时候还战死了。所谓“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主;先生如不逝,江山未必竟三分。”庞统的意外身亡,让诸葛亮不得不提前离开荆州,进入川中。然后刘璋还联合张鲁一起讨伐刘备,刘备又策反了马超。这里再多说一句,都知道马超位列五虎上将,但真实的历史上,他对蜀汉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政协委员,纯粹的政治型资产,军事价值真的没那么大。蜀汉要借重的,是他政治上的影响力,是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力。至于军事上的价值,与其说是刘备提防马超,倒不如说他自己已经锐气尽丧,几乎没什么用了。
结果成都最后无血开城,刘备终于拿下了益州。当然,曹操听了这事之后很不爽,心想我就干脆打下汉中吧,曹操率军亲征,然后张鲁就降曹了,张郃进驻,刘备也开始着急了,对于任何一个益州牧来说,汉中永远是最芥蒂的地方。不过好在这时候孙权一直还能牵制着曹操一部分的精力,此后的4年时间,曹操和刘备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汉中争夺战,最后比较有名的就是定军山一战,黄忠宝刀不老斩杀夏侯渊。曹操最后不听司马懿的建议,全军撤离汉中,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刘备确实强大,打不下来,再一个是因为曹操自己也不能长时间亲征远离政治中心,下口令“鸡肋”,然后又有了杨修之死。然后刘备自封汉中王,效仿高祖刘邦,刘备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当然,汉中在初到刘备手中时确实是鸡肋,在战乱年代,人的价值要大于土地,曹操撤离汉中的时候带走了当地大量的居民,留给了刘备一座空城。不过不管怎么说吧,刘备自封汉中王,三分天下不仅在荆州实现了,在整个中国版图里也实现了。而且曹操不听司马懿的,这个既得陇,不望蜀的战略也真的让他从此失去了收复蜀地统一天下的机会。
三足鼎立,最后再说说吴魏之间。吴魏之间的主战场其实不在荆州,曹操赤壁之败后完全可以放弃掉荆州,吴魏之间的攻防是在合肥城。合肥是今天安徽省的省会,在当时是属于扬州,刚好是吴魏地盘接壤的一部分。合肥在原先的扬州刺史刘馥的建设下是一座非常强大的军事重镇,曹操不仅派张辽、乐进、李典三大名将镇守合肥,而且还在这里搞屯田,这可是曹操起家的看家之宝。孙权这边也是干脆把都城迁到了长江南岸的建邺,这样就能离吴魏战场更近一些,建邺就是今天的南京,南京也开始了其作为一国之都的历史。第一战濡须口之战,曹操看见孙权军容齐整,于是发出了著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当时曹操已经59岁了,孙权才32岁,孙权确实是曹操儿子辈的人。最后没打起来,曹操退兵了。2年后曹操再来攻打,依然是不获而归。然后又过了一年,曹操去打汉中了,孙权亲帅10万大军进攻合肥,张辽奋勇抵抗,然后在逍遥津张辽八百步卒逆袭孙权,孙权险些就送命了,张辽从此留下了张辽止啼的美名,这一下也奠定了他在曹操帐下名列五子良将之首的地位。然后又过了2年,曹操再打濡须口,还是不获而归,几年打下来,孙曹两边谁也没占到便宜。反倒是刘备经过了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咄咄逼人,引起了孙权的警觉,于是孙权改变了方针,开始和曹操讲和,恰逢孙刘联盟重要的缔造者关键的鲁肃又去世了,这一下战火就又烧回了荆州,孙刘联盟开始破裂。
孙刘联盟的破裂导致了后面的江陵之战吕蒙白衣渡江,以及再后面的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