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Lee Mcqueen写入历史
Lee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一周,并无太多新闻和八卦。就连路边悼念的人也只驻足片刻。
今天路过Old Bond Street时,发现Alexander Mcqueen的旗舰店已经重新营业,原本肃穆的橱窗也重新换上了新装和大屏幕。不同的是,橱窗的玻璃上多了一列字。Lee Alexander Mcqueen CBE 1969-2010。
就是这样,一周的时间,只是这样,短短几个字,原本那个叱咤风云,T台上挺小肚子接受掌声的时尚鬼才,顷刻间变成了历史。Mcqueen的衣服也该走进Fashion museum,走进V&A了吧,由前来观摩的人瞻仰。
有的时候,历史很长,长到我们不能占有它的一个角落,有的时候很短,短的一个不留神,昨天的欢愉就写进了历史,与我们永别。
此刻,当Lee的名字被印上橱窗的玻璃,我们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对这个突如其来又落寞从容的噩耗说一声再见,对Lee说一声再见。一周的时间,也许我们还不知道继任者是否能继续Alexander Mcqueen的光芒,但我们已经慌而不乱的理好思绪,放好思念,将Lee送上路,将他的名字写入我们的记忆,写入历史。
这就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方式。读过一本书,解释葬礼的意义,告诉我们,仪式是连接生与死的桥梁,让生者能够找到一个借口对逝者说声再见,是一种了却,也是一种铭记。
而当我再次走过Alexander Mcqueen的橱窗时,才知道,Lee也走进了我的历史。
二十五岁。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迎来了无限希冀和诱惑,却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明星。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好在,当Lee的名字印上橱窗,我们依然可以微笑而不是哭泣,珍重上路,也学会更加珍重自己。橱窗边的路旁,有人放下了一朵鲜艳的红色玫瑰,安静的躺在Lee的名字下面。是爱他的人在怀念。而自私如我,不能给他什么,只能拿来一些东西怀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125950100hedy.html
今天路过Old Bond Street时,发现Alexander Mcqueen的旗舰店已经重新营业,原本肃穆的橱窗也重新换上了新装和大屏幕。不同的是,橱窗的玻璃上多了一列字。Lee Alexander Mcqueen CBE 1969-2010。
就是这样,一周的时间,只是这样,短短几个字,原本那个叱咤风云,T台上挺小肚子接受掌声的时尚鬼才,顷刻间变成了历史。Mcqueen的衣服也该走进Fashion museum,走进V&A了吧,由前来观摩的人瞻仰。
有的时候,历史很长,长到我们不能占有它的一个角落,有的时候很短,短的一个不留神,昨天的欢愉就写进了历史,与我们永别。
此刻,当Lee的名字被印上橱窗的玻璃,我们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对这个突如其来又落寞从容的噩耗说一声再见,对Lee说一声再见。一周的时间,也许我们还不知道继任者是否能继续Alexander Mcqueen的光芒,但我们已经慌而不乱的理好思绪,放好思念,将Lee送上路,将他的名字写入我们的记忆,写入历史。
这就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方式。读过一本书,解释葬礼的意义,告诉我们,仪式是连接生与死的桥梁,让生者能够找到一个借口对逝者说声再见,是一种了却,也是一种铭记。
而当我再次走过Alexander Mcqueen的橱窗时,才知道,Lee也走进了我的历史。
二十五岁。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迎来了无限希冀和诱惑,却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明星。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好在,当Lee的名字印上橱窗,我们依然可以微笑而不是哭泣,珍重上路,也学会更加珍重自己。橱窗边的路旁,有人放下了一朵鲜艳的红色玫瑰,安静的躺在Lee的名字下面。是爱他的人在怀念。而自私如我,不能给他什么,只能拿来一些东西怀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125950100hedy.html
-
kere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3-12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