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人-蓬蒿剧场

一个人可能大过所有的人
人的内心可能大过整个世界,因为包容,因为爱
蓬蒿剧场存在8年,上演三百多部,两千多场喜剧
承办7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
创办者以一人之力承担它,累计亏损付出一千多万人民币。
还捎带着心脏动脉冠状血管里放了六个支架
当初人们问他,为什么要创办蓬蒿剧场
他回答说为了抗拒恐惧,现在他知道,是在把世界的意义渡过河
有人形容蓬蒿剧场是一朵重压之下美丽开放的小花
他坚决予以更正,
如果你说蓬蒿剧场是一朵小花那么整个宇宙也可以是它的花蕊
因为止呕蓬蒿剧场在向世人传递着最神圣的精神:
生命到底是什么?
艺术到底是什么?
生命的最高权利和权益到底是什么?
这个人是我,
我叫王翔
蓬蒿剧场的创办人兼艺术总监
也是一名牙科医生
八年时间,用牙科诊所企业的收入维持了蓬蒿剧场的存在运营和表达
它是49年以后,中国第一家民间投资建设并获得公演资格的非盈利的独立剧场
位于北京市中心完整的四合院里
为什么创建它
那是一个举国发展唯GDP论甚嚣尘上的年代
2008年
我会最先感受到那种灵魂被匮乏所挤压的巨大恐惧
当剧场也被低谷和拜金充斥
当我的三个牙科诊所连发数期招聘启示
面谈几十个人也找不到一个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医生的时候
像发了疯一样
一定要建立这样一个空间
否则内心永无宁日
我所深爱的世界也永无宁日
我和喜剧结缘很早
母亲是民国的高中生
父亲三一年参加革命57年落难
是一个正直的人
他们的挚友
话剧演员杨秀章,黎丽荷夫妇给了我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
但那时候是文革
看不到一部话剧
直到85年,我到北京进修看了平生第一步话剧《和氏璧》
剧中台词- 生命是可贵的,甚至是可敬畏的
但是还有一些比生命,比我们一己的百年之身更可贵可敬畏的
是一些支持生命,使生命可以活下去的东西。
那便是:对无限的渴望,对生命本身颤栗般的惊喜,
对善美的承认和向往,对理想的热度,对陌生人群的关注,
这种震撼,谁能躲得过
一辈子不想再干一件坏事
只想热爱生活
只想有资格感受美
90年研究生毕业
千方百计分到北京
三分之一的愿望是为了能看话剧
看了很多话剧
好的话剧越来越少
饭馆的菜不能吃
只能自己做
建起一个蓬蒿剧场
把宇宙间,把最好的菜肴全装进来
蓬蒿人
普通人的意思
李白的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是普通人
但同样可以具备
最高贵的艺术家气质和灵魂
我要让所有的普通人都走进剧场
走向丰富
走向高贵
蓬蒿剧场独立出品的第一部话剧
《塞纳河少女的面模》
剧中台词
19岁的法国少女因为不幸遭遇在塞纳河投河自尽
尸体被打捞上来
还面含微笑
又有一丝忧愁
好事者把它做成面模。
罗曼罗兰和梅森堡夫人看到后这样形容;
少女的笑不是一般的笑,
愁也不是一般的愁
像是涵盖了人世间所有的笑和愁。
这是一部讲知识分子的戏
讲文学的戏
讲最高贵灵魂的戏
当年的海报通栏一行大字的题记
也是剧中主人公冯至的话
给我狭窄的心
一个大的宇宙
童道明,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喜剧评论家
他写成该剧后
五年无人上演
他感谢蓬蒿剧场
给了他第三个身份,编剧
此后,
他的《我是海鸥》,《蓦然回首》,《秋天的忧郁》,《一双眼睛两条河》
一共九部戏在蓬蒿剧场上演
多少普通人
多少大艺术家
看完这些戏之后
都直呼精神享受,太奢侈
接收到太重太暖的情愫
此后
怀有真诚渴望的年轻艺术家也来创作剧目
呈现生命
传递给众人
陈晓玲,费明,方旭
顾蕾,马岩,尚磊
《寻找剧作家》、《灵魂厨房》、《我这一辈子》、《顾不上》
《人生不适情》、《恒星》、《中间状态的人》、《声音集》
至今在蓬蒿剧场上演过的国内剧目,原创剧目仅文学剧场和剧本朗读呈现就已经超过两百多部
在话剧《恒星》和《人生不适情》的演后谈上
我两次谈到同一段话
如果对一个人的牵挂和依恋
不会让你流泪
不会让你在半夜醒来时
还想着去轻轻地吻她
和她结婚干嘛
如果一部戏
不会让你内心温暖流泪
进而在走出剧场时
还想着要轻轻缓缓
但又用力地去拥抱这个世界
你创造这部戏干嘛
如果一个社会结构,不能给人提供温暖,高贵,艺术和美的权益
甚至是在剥夺它,
这个社会结构又在干嘛?
改变潮水的方向
改变浊流方向
逆风而上
把低俗的社会发展方向打回原形
那就是撒谎和反人性
把低俗的既得利益的
所谓的艺术家
艺术食粮
也打回原形
那就是撒谎和反艺术
没有到过蓬蒿剧场的朋友
无法想象这个空间的温暖程度
人与人相遇的温暖
灵魂的温暖
没有到过蓬蒿剧场的朋友
也无法感受这个空间的丰富程度
艺术的丰富
文学的丰富
创作的丰富
体验的丰富
意义的丰富
灵性的丰富
温暖的丰富
内心的丰富
多少最美,最暖,最真的国际艺术家
也来到蓬蒿
八年时间
两百多个剧组
一千多位涵盖当今世界所有文化大国
爱德华 邦德、菲利普 比佐、马格努斯、平田织佐、玛丽安娜
来蓬蒿剧场做戏剧教育工作坊
80岁高龄
五十二年前
他的第一部作品《获救》拉开了结束英国技术审查制度的序幕
丹麦文化大使到蓬蒿剧场
一口气讲了三个必须
儿童必须免费接受戏剧教育
成人必须低票价接受戏剧教育
政府必须公益支持戏剧教育
2010年起
蓬蒿剧场发起和连续承办了
七届北京南锣铜鼓巷戏剧节
任何一个聪明的民族
都会把自己国家的戏剧节看成比商业展会科技展会政治峰会重要百倍的事情
我不遗余力
邀请真正最好的国际剧目
让中国观众了解当今世界
正在发生着的人类的最高艺术
智力和能力
存在着数次惊心动魄美好无比的国际博弈
戏剧《祝言》中日韩合作
第五届南锣鼓巷戏剧节的开幕大戏
五十万元人民币费用
谈好日方承担三分之二
蓬蒿三分之一
后来因为预算紧张
日方想取消
当我得知到这个消息之后
只在脑海里想了十秒钟
就给日本国际基金会驻华中心主任吉川说
那三分之二我也出
第二天吉川先生告诉我
他们理事长说收回前言
履行承诺
《三姐妹》 《马达加斯加》 《思维丽亚》
导演里马斯 图米纳斯 立陶宛
三部 不撒谎不浪费
只重生命,只重艺术极品
我想用它来点醒
只重技术和形式
腐烂堕落的整个中国艺术界
我两次到维尔纽斯
与他们负责舞台艺术的文化部副部长艾玛丝会谈,寻求支持,未果
艾玛丝说,只能等到2017年
我说等不及了
三部戏来上演
总投入80万
票房20万
亏60万
我全出
后来有观众说
其中的一部戏
就可以涵盖有些的整座戏剧节
意大利博洛尼亚
70位普通市民的《生命短舞》
编舞是欧洲当代舞大师
维吉奥锡耶尼
这是真正的艺术
所有普通人的生命颂歌
光路费就30多万
共计70多万
意方基金会支持10万
亏50万
我还是请他们来了
全世界第一次
作为第七届南锣鼓巷戏剧节
开幕大戏
在中国最好的剧院
民族文化宫剧院上演
当开幕式致辞中
我说到
我们还活着
要温暖 艺术 高贵的活着
当演出结束
所有意大利市民演员
迁就着那个下肢残疾的老爷爷
一起匍匐着
到前台谢幕的时候
现场很多人都在哭
《爱的落幕》和《精彩必将继续》
总投入三十万
票房不足5万
中法合作各承担一半
法国大使馆参赞罗文哲跟我说
应该公平吧?
我说,不公平
蓬蒿剧场的背后是王翔一个人
你们背后是整个法兰西
你们说说人的内心究竟有多大

人啊人
为什么要想着更大更多呢
道理很简单
人的生命产生很难,存在很短
而且只有一次
一开始必须匮乏,必须保护
必须占有,必须掠夺
但这样就能收获更多吗
恰恰相反
在人的世界里
美的世界里
当代世界
有几次顿悟
彻底点醒过我
第一次是马斯洛
匮乏,物质,保护,占有是本能
超越,创造,爱和付出是类本能
在人类生命的阶梯上
类本能需要的充分满足
对人类生命的健康的意义
一步步超出了本能需要
一万倍无数倍
第二次是古希腊传说
九位缪斯 九位文艺女神
只有一位母亲记忆女神
只有被记住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只有艺术的东西才能被记住
艺术地活过
人才活过
第三次是布罗茨基
他说艺术不是生命的副产品
生命是艺术的副产品
茫茫宇宙
所有粒子
散乱无序排列
只有地球出现生命
艺术有序漂亮的存在着
艺术甚至是万物之母
是全部
第四次是我自己
仰望星空 俯瞰大地
顿时想到,失误形式相同
实质区别太大
同是星球
地球和火星
同是生物
动物有腿,植物无腿
同是动物
人和猪
同是人
物质,技术,防御,贪婪,撒谎,邪恶
和艺术,温暖,创造,奉献活着的人
一级一级都拉开了99%的距离
到了最后
几乎是全部
蓬蒿剧场腰围所有人
找回全部的权利
第五次和我的医生职业有关
我们会恐惧楼市崩盘,股市崩盘,环境崩盘,甚至是道德崩盘
但更恐惧智力崩盘
权力和拜金弥漫性重压
种族,生物学,遗传学层面弱智退变
我们的祖孙后代在支配情感,情愫,想象力,创造力方面
那一只神经和血管正在萎缩变细
法律和制度 解决社会公正
人内心的公正最终只能靠艺术
靠艺术,靠丰富,温暖,超越,来解决
艺术与低劣
温暖与邪恶是最终的两级
向所有人逐级渗透
辐射样渗透,影响一切,互相消灭
这是我以一己之力
不遗余力,殚精竭虑
坚持做蓬蒿剧场的全部
需要,理由和动机
一个人
最高的生命表达
是艺术表达
最后的收获是付出
最大的资源是他的周围
他的母语国家更好
有一次我对一个朋友说
我做蓬蒿剧场是为了你的孙子
他一愣
问我为什么
我说你来看戏
其中的美好
温暖和意义
每一个分子粒子都会遗传给你的儿子,你的孙子
在他将来遇到一个最美的女孩的时候吸引她
把她娶过来
做你的孙儿媳妇
还有一次
菲利普比佐的《无声世界40年》第八轮
在蓬蒿演出门票全部售馨
一位带着两岁孩子的母亲两天未等到退票
我曾经想过破例加坐
但开演五分钟以后才想起来
票务说她已经走了
追出大门去寻找未果
当时感觉整个像天塌了一样
不死心,又问
是不是上露台了
服务员告诉我
好像厕所里有小孩的声音
让她敲门果然是那母子俩
赶快安排她们上二楼看戏
整个世界又安宁了
蓬蒿剧场存在8年
在接近宇宙无限大无限美无限难的这个节点上
在反智,低劣的大环境重压之下的灵魂
又怀有最温暖,渴望的这一段时空里
去年这个租用了8年的
四合院空间
房主因为正当的商业需要
要卖掉它
售价四千万人民币
我必须把它接过来
以全部资产
和三个牙科诊所企业股权做抵押
向银行贷款一千四百万
首付完成过户
余下两千六百五十万作为借款
用过户后的四合院房产再做抵押
举债四千万
押上全部身家性命
保住这个发生留有无限温暖记忆的空间
让他可以永续经营
让后人可以触摸到
让那个两岁的小女孩长大了
也能带着自己的恋人来看戏
让那个朋友能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儿媳妇一家人都来
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
我成立了拥有和管理这个房产的有限合伙企业
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以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形式入股
拿取少量利润回报来支持我
度过难关一起永续经营
三个月过去
支持的企业一家也没有
我借款两百万作为发起资金
成立了北京蓬蒿公益基金会
希望更多的人
为了自己最深最终的利益
捐给蓬蒿基金会以保有社会资产形式
入股合伙企业
帮助蓬蒿,帮助我
由于募集资格界定等等问题
宣传启动也才刚刚开始
半个月时间仅仅募到500元钱
但是我还是必须坚持做这件事情
我还是相信人性,相信美
讲到最后
实际上我已经没有力气了
因为它实在太大太重
就在启动保卫蓬蒿做这一切努力的时刻
在蓬蒿2016文学剧场回顾展
最忙的时候
在写这篇讲稿
写到26稿的时刻
我去小区超市
买一周的生活必需品
排队等候付款时,站着睡着
收款员叫醒我
一脸心疼,嘟囔着说
你怎么站着就睡着了
什么事让你累成这样
尽管她也许永远不会理解
为什么会这样
但那一刻,我的内心
我所感受到的世界
依然是很大,很暖,很美

《以上是整理王翔网易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