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的故事
在外面上大学,最挂念的不是爸妈,是冬天只能藏在那个小屋子里的爷爷奶奶。
因为每次回去奶奶都把我送到大门口外,而我走远后的每一次回头,她还在那。
四十年代,奶奶出生在农村,几次偷偷跑去上学也都被拽了回来。16岁就被送到了邻村的爷爷家,之后又像偷偷去上学那样跑回家,爷爷不得不三番五次去找她。
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还是很穷。过年发现豆腐少了一块,把五个孩子叫在一块审问;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夫妻俩也会吵个底朝天,脾气大的奶奶也曾跳过屋顶和村里的井,而后者的结果是他的两个儿子必须将井里的水漂净。
奶奶和其他农村妇女不太一样,抽烟喝酒样样不少,自己家少了东西便扯开嗓子骂街,爷爷习以为常该去下地干活还是照常扛起锄头。
吵吵闹闹跌跌撞撞操劳儿女柴米油盐。
可能是老了,奶奶不再抽烟喝酒也大概是儿女幸福,自己无所惦念和身边的老头子快快乐乐就是一天。
农忙的时候他俩还会操劳自己力所能及的那几块小地,爷爷去下地收玉米或者芝麻,奶奶在家里洗衣做饭,中午头若还不见老头子回来就去地里看看害怕他受不了热天气。
闲下来时,村里的老人也都爱串门儿,一坐便是半天,爷爷和人聊天,奶奶却也只能倒水,她耳背不刻意大声是听不见的。她也不再干其他的事儿,只顾看着爷爷和街坊或平静或笑开怀的神情。再没当初骂街的盛气凌人。
我在家时和爷爷聊天,爷爷看着奶奶笑,奶奶却半信半疑地问我:他说我坏话?
爷爷直接嘴咧开笑了。
反正他俩吵架是我觉得最温馨的画面。
给他俩照相,两个老人笑呵呵站在门口,“你俩靠近一点么”爷爷却也就直接挎起奶奶的胳膊,活生生小媳妇的感觉。
冬天的爷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老人的冬天是很难捱的。奶奶就每天早起冲鸡蛋当作他俩的早饭。可是有一天爷爷不能再喝鸡蛋了。
爷爷静静的走了,像静静的睡着一样,屋子里的奶奶却哭着喊着话都数不清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我打的鸡蛋他还没喝啊。
她迷迷糊糊了几天,清醒时好像又抽了几根烟。
爷爷还在时,屋里几个儿女开玩笑问:“爸,你的钱给谁啊?”
他也笑着说:“谁也不给,留着给你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