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邓通
资治通鉴读到文帝篇,偶然提到文帝赏赐邓通。就突忽然想到对这个曾经的首富不是很了解。百度之,其生平大概如此。
邓通的父亲邓贤出生之时避开战乱,家境殷实,并且作为幼子,父母宠溺。父因见识扩张,就命名为通。幼年无法安静坐着读书,喜欢戏耍、摸鱼、捉虾。十几岁的时候读书不行但是会撑船。家中有钱,就买名额去了宫里。
年轻力壮的邓通性情诚谨,擅长划船,不久就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文帝是贤明的皇帝,但也信鬼神、好长生、梦登天。一次,文帝做梦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把他推了上去,他回头看到黄头郎穿了一件横腰的单短衫,衣带系结在背后。
梦醒后文帝看到邓通,正如梦中所见。及至召问他姓名,姓邓名通,音近“登通”。文帝听后十分高兴,之后一天比一天地宠他。邓通个性温和、谨慎,不喜欢张扬,更不善于交际,文帝虽然几次赐他休假,但他还是不出去玩。于是文帝前后赏赐邓通十几次,累计有亿万钱之多。
某日,文帝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年已古稀的父亲带领几个女儿和女婿雇工匠在铜山一带采铜、烧炭、铸钱,严格遵照邓通的嘱咐,每一个钱都要精工细作,又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因而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吴国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以质地优良取胜。这一时期,吴国与邓通所铸的钱币流遍全国。
邓通是汉文帝的嬖臣,他别的本事没有,只有一套阿谀奉承的本领,于是他拿出浑身解数,奉承吹捧,以取媚于汉文帝,时常能把文帝捧得云里雾里的。汉文帝从此更加宠爱他,时常跑到邓通家中,跟他玩各种游戏。
一天,文帝叫一个看相的术士给邓通看相,相士直言不讳地对文帝说:“邓大夫以后会因贫困而饿死。”文帝听后大不高兴,愤愤地对邓通说:“朕要想让你富,有何难哉?”说完即下了一道诏书,把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邓通,并允许他铸钱。邓通从此富可敌国。邓通既蒙文帝宠爱,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报答才行了。
文帝患痈,因感念他的宠爱与恩德,邓通常为其吸吮患处。文帝闷闷不乐地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呢?”邓通答:“应该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了。”后来太子进宫问候文帝的病情,文帝要他吸吮患处。太子吸时却面露难色,事后听说邓通经常为皇上吮痈,心里感到惭愧,却也因此而怨恨他了。
几年后文帝死,太子即位,这就是景帝。景帝一即位,首先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可怜富逾王侯的邓通,一旦落难,竟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最后竟应了许负的话,饿死街头。
评之
1,幼时不好好读书,颇浪费家中资产。只学会一手摸鱼乘船之本事。本身没有很好的对自己品质和性格的锻炼。当然,能进皇宫也因家里有点钱,这也是时局造成的。
2,发达全认命。皇帝做梦梦到一些事,因自己名字和衣着被皇帝看中。这是人治的典型,皇帝的喜好最终决定局势走向。现代社会,领导的喜好不应该影响职位的奉献性。更应该影响的是领导的做人做事的水平。时局之事不宜多评论,但邓通本人没有好好的经营自己的品质,日后必定致命伤。
3,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因为没有什么真本事,没有核心竞争力,只好用这种谄媚的方式讨好皇帝,这亦是人治之弊病。但国家需要能做事的人,他这种只是会容易发达而已。
4,搞金融了以后没有搞实体经济。发达于皇帝命其铸币。虽然在铸币过程中严格按照最高标准,不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当然,真实情况也不得而知。掌控铸币这么垄断性的行业,不富贵才怪。任何经济形式都需要实体经济作为充实基础,这么有钱,多买田地,当地主,退休生活也有保证,。
5,给皇帝吸毒疮口。这必然得罪太子,太子本该做此事,太子由此来表现孝道,结果你做了,太子能不怨恨你么?而且赚了大钱,不添置田产,不好好巴结新皇帝身边的人,不给自己留后路,最后果然应验了死于穷苦,如占卜所言。
6,他真的是死于占卜么?人治最大的优势就是,只要不是叛国造反,杀人无数,都是有回旋余地的。他不只是巴结新领导身边的宠臣,也怪自己看不清局势,认不清走向。
最后的结论,多读书,知兴衰,掌握核心竞争力,做人低调,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要留后路。
邓通的父亲邓贤出生之时避开战乱,家境殷实,并且作为幼子,父母宠溺。父因见识扩张,就命名为通。幼年无法安静坐着读书,喜欢戏耍、摸鱼、捉虾。十几岁的时候读书不行但是会撑船。家中有钱,就买名额去了宫里。
年轻力壮的邓通性情诚谨,擅长划船,不久就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文帝是贤明的皇帝,但也信鬼神、好长生、梦登天。一次,文帝做梦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把他推了上去,他回头看到黄头郎穿了一件横腰的单短衫,衣带系结在背后。
梦醒后文帝看到邓通,正如梦中所见。及至召问他姓名,姓邓名通,音近“登通”。文帝听后十分高兴,之后一天比一天地宠他。邓通个性温和、谨慎,不喜欢张扬,更不善于交际,文帝虽然几次赐他休假,但他还是不出去玩。于是文帝前后赏赐邓通十几次,累计有亿万钱之多。
某日,文帝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年已古稀的父亲带领几个女儿和女婿雇工匠在铜山一带采铜、烧炭、铸钱,严格遵照邓通的嘱咐,每一个钱都要精工细作,又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因而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吴国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以质地优良取胜。这一时期,吴国与邓通所铸的钱币流遍全国。
邓通是汉文帝的嬖臣,他别的本事没有,只有一套阿谀奉承的本领,于是他拿出浑身解数,奉承吹捧,以取媚于汉文帝,时常能把文帝捧得云里雾里的。汉文帝从此更加宠爱他,时常跑到邓通家中,跟他玩各种游戏。
一天,文帝叫一个看相的术士给邓通看相,相士直言不讳地对文帝说:“邓大夫以后会因贫困而饿死。”文帝听后大不高兴,愤愤地对邓通说:“朕要想让你富,有何难哉?”说完即下了一道诏书,把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邓通,并允许他铸钱。邓通从此富可敌国。邓通既蒙文帝宠爱,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报答才行了。
文帝患痈,因感念他的宠爱与恩德,邓通常为其吸吮患处。文帝闷闷不乐地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呢?”邓通答:“应该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了。”后来太子进宫问候文帝的病情,文帝要他吸吮患处。太子吸时却面露难色,事后听说邓通经常为皇上吮痈,心里感到惭愧,却也因此而怨恨他了。
几年后文帝死,太子即位,这就是景帝。景帝一即位,首先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可怜富逾王侯的邓通,一旦落难,竟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最后竟应了许负的话,饿死街头。
评之
1,幼时不好好读书,颇浪费家中资产。只学会一手摸鱼乘船之本事。本身没有很好的对自己品质和性格的锻炼。当然,能进皇宫也因家里有点钱,这也是时局造成的。
2,发达全认命。皇帝做梦梦到一些事,因自己名字和衣着被皇帝看中。这是人治的典型,皇帝的喜好最终决定局势走向。现代社会,领导的喜好不应该影响职位的奉献性。更应该影响的是领导的做人做事的水平。时局之事不宜多评论,但邓通本人没有好好的经营自己的品质,日后必定致命伤。
3,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因为没有什么真本事,没有核心竞争力,只好用这种谄媚的方式讨好皇帝,这亦是人治之弊病。但国家需要能做事的人,他这种只是会容易发达而已。
4,搞金融了以后没有搞实体经济。发达于皇帝命其铸币。虽然在铸币过程中严格按照最高标准,不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当然,真实情况也不得而知。掌控铸币这么垄断性的行业,不富贵才怪。任何经济形式都需要实体经济作为充实基础,这么有钱,多买田地,当地主,退休生活也有保证,。
5,给皇帝吸毒疮口。这必然得罪太子,太子本该做此事,太子由此来表现孝道,结果你做了,太子能不怨恨你么?而且赚了大钱,不添置田产,不好好巴结新皇帝身边的人,不给自己留后路,最后果然应验了死于穷苦,如占卜所言。
6,他真的是死于占卜么?人治最大的优势就是,只要不是叛国造反,杀人无数,都是有回旋余地的。他不只是巴结新领导身边的宠臣,也怪自己看不清局势,认不清走向。
最后的结论,多读书,知兴衰,掌握核心竞争力,做人低调,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要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