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温泉——进入冰原前的洗礼
从冰岛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出发,我们的第一站便是离首都雷克雅未克39公里左右的蓝湖温泉(Blue Lagoon)。我一向都不是非常热爱泡温泉、蒸桑拿等休闲活动的,即便在北京,去小汤山泡温泉对我来讲也会被列入“人生中必做50件事”里,绝不会一拍脑门就走。出发前几天,我们在家预定了门票,选用的最受欢迎的70欧的价位,可以使用那里所有洗浴设备以及免费饮品,这样合理的价格让我很是新鲜。十几个小时飞行的疲惫必须靠睡眠补偿,从机场驱车前往蓝湖,道路两旁漆黑一片,连一束人类活动的灯光照明都没有,唯一让我们意识到“这里还有人”的指示只有风驰电掣般从对面开来的车辆,以及从后面超车过来的尾灯,还有远处貌似房屋里的零散光亮。道路不宽,即便这广袤冰原全凭一条国道——著名的“1号公路”,我们也只能参照路两旁不到半米高的反光柱前行。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右前方有神秘极光般的光柱直至而上,还有白色的水烟滚滚上升,就连男人的第六感都说——嗯,这就是我们下榻的酒店——也是蓝湖温泉所在的地方。 酒店朴实无华,远看就像是一大片营房,在黑暗中只能看出微微灯光。Check-in时,接待人员十分友好,还为我们确定第二天去蓝湖的道路,聊天时还带着幽默。这种从原始语言为基础而带出的幽默风格也实在令人感兴趣。酒店一进门正对着的就是他们的餐厅,白色为基调,落地窗供食客们观赏到周围由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后遗留下的熔岩风光,房高目测有五米,头顶的玻璃也为观测极光提供了绝佳角度。休息室的沙发围绕着火炉,人们坐在上面披着毯子聊天、看书、甚至是睡觉,旁边的桌子上还有供大家玩乐的拼图,再往里走则是毫无尽头的客房。由于它是平房,所有人必须要沿着悠长的迷宫到达自己的房间,这段漫长的路为好的睡眠质量提供了绝佳理由。

由于时差原因,我们很早就睡了,然而很早便满血复活。早晨五点,大家集体瞪大双眼,开始等待黎明。然而,四个小时过去了,在我们吃饱喝足,准备收拾行囊前往蓝湖的时候,从东边的地平线上泛出了微微的白光。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十点,大家总算意识到“早晨”在冰岛冬天的概念了。 鉴于冰岛地形和地貌原因,很多路不能进行直通,必须根据地形在两地间蜿蜿蜒蜒,进行“无谓的迂回”以后才会到达目的地。我们绕着大弯行驶了1公里后,到达了全球人民向往的蓝湖。先不去在意蓝湖旁边正在进行开发的新湖,在经过火山岩和苔原覆盖的羊肠小道以后,只要通过那幢透明玻璃建筑,拿到浴袍拖鞋便可以享受了。在泡温泉前,必须全身进行清洗,包括私密部位,换上泳衣方可入水。一番换洗后,我们走下楼梯,眼前便是升腾雾气中的奶蓝色的湖泊,里面的人缓缓地在水中移动。打开门的一刹那,一股强劲的冰原之风扑面而来,我被风催促着赶紧解开浴巾,迅速奔进水中。哇……那皮肤接触温泉水的一刹那,我的大脑立刻就空白了。 我感觉自己被巨大的温暖的丝绸包裹着,脚下的沙砾已经不自觉地被忽略了。我们就像照片上看到的北海道温泉中的猴子,静静地靠在岩石边,闭上双眼,任由头顶上呼啸的冷风肆意,脖子以下的身体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就算是有人说这里的水根本已不再是来自地热,里面的硅和硫元素也都来自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料”,这一切我都不在乎。我只认为,这里36℃到39℃的不同水温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为我们这些卑微的生命献上的一些美味珍馐。我们排着队领取绿色的混合果汁,在脸上涂抹来自冰岛海泥的面膜,几个人顶着大白脸,艰难地扬起笑肌在水中互相取笑对方,这种由心底产生的喜悦,毫无矫饰的喜悦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抬眼向远望,青灰色的天上厚重的云快速地前进,阳光离我们那么远,却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显现出粉色和蓝色的光芒,这时候真希望时间静止,就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坐在里面,享受着难得的天堂之浴。 说起地热,冰岛全国有800多处高低温热田,高温热田地下热能在200-300摄氏度之间,适合发电和其他工业用途;低温热田则是遍及全国,其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下,人们的房屋取暖、温室种植和养鱼等等都靠它们。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躲不开的就是硫化氢的气味,俗称“臭鸡蛋味”,我们喝这种味道的水、沐这种味道的浴,最可怕的是,这里的水非常软,洗手、洗脸变成了一项逐步妥协的过程。然而到旅行中期,我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竟失去了这种敏感的辨别能力,大家快乐地吃喝,俨然成为熔岩的一部分。 一个小时的浸泡解乏又助乏,在享用完蓝湖略微昂贵的午餐以后,我们开始了正式的旅程——向首都雷克雅未克进发。

未完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