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好好评价一下看过的电影了。
大概几年前开始用豆瓣,当时也就上大学的年纪,对各种社交网站、论坛比较感兴趣,那会对豆瓣没太掌握,所以主要用途只是用来找电影看,顺便看看影评分析什么的。偶尔有感兴趣的电影上映时来看看评价影评,免得花钱看烂电影。
但时常看完电影后过来看影评,以一部不功不过的作品来说吧,虽然绝大多数是理智的,但不知为何热评前面的总是嘲讽占多数,明明是无脑嘲讽,评分理由十分主观甚至可以说莫名其妙,抓住一些与影视作品的主体核心内容无关紧要的内细枝末节不放,强行批判,强行与众不同还一堆人赞同。让我产生了较差的观感。
大概就是大多数非豆瓣用户对豆瓣用户观感,“装逼的伪文青”,我可以理解嘲讽的内容容易上热门,也尊重批判精神,但我不能理解一大堆毫无理由甚至十分荒谬的嘲讽被顶上热门,且不是个案,而是普遍情况,这就说明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得到了豆瓣大多数观看了这一作品的人的认同。但后来这部作品的客观评分和影评是良好甚至优秀的。这让我对当时豆瓣用户群体印象中的特质产生了怀疑,这种现象会出现给我的观感就是这里也就是成熟点的贴吧。于是觉得并没什么特别的参考价值,所以连注册都没有,除非想看电影来看看,一般也不用。
其实当时豆瓣低龄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了,加上我又是在热度过后去看的作品,即时观看容易冲动和跟风,而我是自己独立观看的影视作品,受他人和舆论的影响较小。所以观感差异较大也是必然,但我当时还是个很反感这种论坛氛围的人,对这种风气网站全部都敬而远之。当然我现在也很反感这种氛围,但我现在心态好哈哈。
最近几年国产剧质量有所提高,所以对国剧整体重新产生了兴趣,结果看来看去,终于发现相较于其他网站,相对客观和理智的只剩豆瓣了,好歹可以嘲讽不是一味吹捧了。我原来拒绝它的地方变成了我选择它的理由……
去年终于正经的用起来了,但也就仅限于想起来的时候记录一下,打个分数,理由都懒得给。因为除了整体分数相对其他网站客观以外,现在的嘲讽和吹捧更严重了,尤其是国产剧,双方的行为直白到无视普通观众的分辨能力把人当瞎子傻子,说的话智障羞耻到没眼看,所以并不想夹在一堆无脑吹骂的粉黑中间,想让他们尽情的表演,我在旁边看笑话就挺开心的……
我客观打分就好,毕竟普通观众的基数是粉或黑都难以抗衡的。分数是我选择豆瓣的理由,也是绝大多数人注意到它的理由,它可以在我想要看片的时候给我提供一个参考,所以我也为它贡献一点数据。至于看完之后的评价,我立场中立且欣赏能力在线,不需要按他人的思维来分辨事物,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来肯定自己,而对于轻易就被他人观念影响到自己主观思考的缺乏独立判断力的人,我的迟到的看法想来也无关紧要。所以也不评价作品,自己知道就好。
今天偶尔想起以前看过的几部作品,当时就只是自己观看,看过后也没有了解一下大众评价,回去翻了下又影评,看着一部相对优秀的影视作品上线仅几分钟就将它从头到尾批评的一无是处的哗众取宠的诸多脑残言论挂在热门上,明晃晃的干扰着他人的判断,否定着态度端正的主创的努力突然有点生气。
于是,决定至少给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好好做一个评价。在播期间至少可以为好的作品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支持,至于烂作品,相信会有非常多的人去敲打它,我就不去了,因为我的评分主要是为了记录,用以回顾的。我是一个没事就会对喜欢的作品反复回味的人,我不想烂片出现在我的列表里。而已经播过的作品,狂热的时期过去了,人才能相对理智的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是我在看旧作的时候会认真翻看的内容,对于后来者,应该更有参考价值。
但时常看完电影后过来看影评,以一部不功不过的作品来说吧,虽然绝大多数是理智的,但不知为何热评前面的总是嘲讽占多数,明明是无脑嘲讽,评分理由十分主观甚至可以说莫名其妙,抓住一些与影视作品的主体核心内容无关紧要的内细枝末节不放,强行批判,强行与众不同还一堆人赞同。让我产生了较差的观感。
大概就是大多数非豆瓣用户对豆瓣用户观感,“装逼的伪文青”,我可以理解嘲讽的内容容易上热门,也尊重批判精神,但我不能理解一大堆毫无理由甚至十分荒谬的嘲讽被顶上热门,且不是个案,而是普遍情况,这就说明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得到了豆瓣大多数观看了这一作品的人的认同。但后来这部作品的客观评分和影评是良好甚至优秀的。这让我对当时豆瓣用户群体印象中的特质产生了怀疑,这种现象会出现给我的观感就是这里也就是成熟点的贴吧。于是觉得并没什么特别的参考价值,所以连注册都没有,除非想看电影来看看,一般也不用。
其实当时豆瓣低龄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了,加上我又是在热度过后去看的作品,即时观看容易冲动和跟风,而我是自己独立观看的影视作品,受他人和舆论的影响较小。所以观感差异较大也是必然,但我当时还是个很反感这种论坛氛围的人,对这种风气网站全部都敬而远之。当然我现在也很反感这种氛围,但我现在心态好哈哈。
最近几年国产剧质量有所提高,所以对国剧整体重新产生了兴趣,结果看来看去,终于发现相较于其他网站,相对客观和理智的只剩豆瓣了,好歹可以嘲讽不是一味吹捧了。我原来拒绝它的地方变成了我选择它的理由……
去年终于正经的用起来了,但也就仅限于想起来的时候记录一下,打个分数,理由都懒得给。因为除了整体分数相对其他网站客观以外,现在的嘲讽和吹捧更严重了,尤其是国产剧,双方的行为直白到无视普通观众的分辨能力把人当瞎子傻子,说的话智障羞耻到没眼看,所以并不想夹在一堆无脑吹骂的粉黑中间,想让他们尽情的表演,我在旁边看笑话就挺开心的……
我客观打分就好,毕竟普通观众的基数是粉或黑都难以抗衡的。分数是我选择豆瓣的理由,也是绝大多数人注意到它的理由,它可以在我想要看片的时候给我提供一个参考,所以我也为它贡献一点数据。至于看完之后的评价,我立场中立且欣赏能力在线,不需要按他人的思维来分辨事物,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来肯定自己,而对于轻易就被他人观念影响到自己主观思考的缺乏独立判断力的人,我的迟到的看法想来也无关紧要。所以也不评价作品,自己知道就好。
今天偶尔想起以前看过的几部作品,当时就只是自己观看,看过后也没有了解一下大众评价,回去翻了下又影评,看着一部相对优秀的影视作品上线仅几分钟就将它从头到尾批评的一无是处的哗众取宠的诸多脑残言论挂在热门上,明晃晃的干扰着他人的判断,否定着态度端正的主创的努力突然有点生气。
于是,决定至少给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好好做一个评价。在播期间至少可以为好的作品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支持,至于烂作品,相信会有非常多的人去敲打它,我就不去了,因为我的评分主要是为了记录,用以回顾的。我是一个没事就会对喜欢的作品反复回味的人,我不想烂片出现在我的列表里。而已经播过的作品,狂热的时期过去了,人才能相对理智的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是我在看旧作的时候会认真翻看的内容,对于后来者,应该更有参考价值。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