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同源是这样一回事
2017-01-18 桔梗之魂 互爱互助病友邦
河图洛书的八卦在人体医学上的体现
身体和经脉
根据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对应在人体上的则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对应到人体的十二经脉则更加明显,督脉为乾,任脉为坤,四六为兑金艮土对应太阴阳明,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足阳明胃。三七为离火坎水,对应少阴太阳,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八二为震阳木巽阴木,阳木为相火,对应厥阴少阳,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足厥阴肝,足少阳胆。
天干地支对应脏腑
河图十数对应天干,配合脏腑就是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但是五行本身只有五,乾坤却有六子。其实火是有两种,一是君火离,一是相火震。震本来为阳木又怎么变成了相火呢?火本来没体,以木为体。因此心包络三焦都是相火之类的脏腑。相火同样寄托在肝胆之中,因为八二本属于厥阴少阳相通,心包络和肝都厥阴,三焦和胆都属于少阳,而且二本来是河图中南方的火,因此相火也寄托在肝胆之中。
对应到人身一天的气血流变,则是寅时肺朝百脉。阳仪先脏而后腑,阴仪先腑而后脏。阳仪之脏为寅、午、戌,腑为卯、未、亥。阴仪之腑为辰、申、子,脏为巳、酉、丑。心是一身之主正当午时之阳。胆为甲木之首,因此对应在子时的开始。这就是后来中医很有名的子午流注图。
对应人体脉象
对应到人体的两只手的脉象则更是妙理无穷,左尺坎水生左关巽木生左寸离火,右尺震木相火生右关艮土生右寸兑金。其实不但相火以木为体,君火也是以木为体。而且左右手对应先后天更有意思,左手对应先天,右手对应后天,寸以离、兑对,先天的离,对后天的兑。关以巽、艮对,先天的巽对后天的艮。尺以坎、震对,先天的坎对后天的震。而离火本袭乾之位,坎水本当坤之位,试以左寸为乾,左尺为坤,则左手又是后天,右手又是先天。后天乾对先天的兑,后天的巽对先天的艮,后天的坤对先天的震。
近日看到清朝学者江慎修老师在《河洛精蕴》中写道“脉主脏而能兼候府者,因其表里相合,同气相求,医家以意消息之,非真有内外之辨也”深受震撼。看以前所有中医书籍都说左右手内外三部各代表什么,有多少种脉。其实都是虚妄的说辞。江老师一语道破机关,本身医生并不分这些细碎的对应关系,而是根据气血流变的盛衰,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推算相应的变化而已。可惜不懂装懂的后人,或者一知半解的自以为是的家伙,反而做起了学究类无意义的繁复推算,让后人无法明白脉搏的真正含义。清朝中医名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写道“后人未解得人活一口气之至理,未明得千万病形都是这一个气字盛衰为之,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讲究,二十八脉揣摩,究竟源头这一点,气机盈缩的宗旨,渐为诸脉所掩矣!”更是说的清楚明白,后来中医之人都是走了形式主义的老路,光在表面上做文章了。
病友邦
微信号:bingyoubang
分享,互助,温暖
个人微信:13582897191
QQ:1296745847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河图洛书的八卦在人体医学上的体现
身体和经脉
![]() |
根据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对应在人体上的则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对应到人体的十二经脉则更加明显,督脉为乾,任脉为坤,四六为兑金艮土对应太阴阳明,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足阳明胃。三七为离火坎水,对应少阴太阳,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八二为震阳木巽阴木,阳木为相火,对应厥阴少阳,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足厥阴肝,足少阳胆。
天干地支对应脏腑
![]() |
河图十数对应天干,配合脏腑就是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但是五行本身只有五,乾坤却有六子。其实火是有两种,一是君火离,一是相火震。震本来为阳木又怎么变成了相火呢?火本来没体,以木为体。因此心包络三焦都是相火之类的脏腑。相火同样寄托在肝胆之中,因为八二本属于厥阴少阳相通,心包络和肝都厥阴,三焦和胆都属于少阳,而且二本来是河图中南方的火,因此相火也寄托在肝胆之中。
对应到人身一天的气血流变,则是寅时肺朝百脉。阳仪先脏而后腑,阴仪先腑而后脏。阳仪之脏为寅、午、戌,腑为卯、未、亥。阴仪之腑为辰、申、子,脏为巳、酉、丑。心是一身之主正当午时之阳。胆为甲木之首,因此对应在子时的开始。这就是后来中医很有名的子午流注图。
对应人体脉象
![]() |
对应到人体的两只手的脉象则更是妙理无穷,左尺坎水生左关巽木生左寸离火,右尺震木相火生右关艮土生右寸兑金。其实不但相火以木为体,君火也是以木为体。而且左右手对应先后天更有意思,左手对应先天,右手对应后天,寸以离、兑对,先天的离,对后天的兑。关以巽、艮对,先天的巽对后天的艮。尺以坎、震对,先天的坎对后天的震。而离火本袭乾之位,坎水本当坤之位,试以左寸为乾,左尺为坤,则左手又是后天,右手又是先天。后天乾对先天的兑,后天的巽对先天的艮,后天的坤对先天的震。
近日看到清朝学者江慎修老师在《河洛精蕴》中写道“脉主脏而能兼候府者,因其表里相合,同气相求,医家以意消息之,非真有内外之辨也”深受震撼。看以前所有中医书籍都说左右手内外三部各代表什么,有多少种脉。其实都是虚妄的说辞。江老师一语道破机关,本身医生并不分这些细碎的对应关系,而是根据气血流变的盛衰,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推算相应的变化而已。可惜不懂装懂的后人,或者一知半解的自以为是的家伙,反而做起了学究类无意义的繁复推算,让后人无法明白脉搏的真正含义。清朝中医名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写道“后人未解得人活一口气之至理,未明得千万病形都是这一个气字盛衰为之,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讲究,二十八脉揣摩,究竟源头这一点,气机盈缩的宗旨,渐为诸脉所掩矣!”更是说的清楚明白,后来中医之人都是走了形式主义的老路,光在表面上做文章了。
病友邦
微信号:bingyoubang
分享,互助,温暖
个人微信:13582897191
QQ:1296745847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