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创业小米手机成功之初的四大关键点
雷军创业小米手机成功之初的四大细节
雷军是互联网行业的先贤前辈,在29岁出任金山科技总经理少年得志的时候,马云、周鸿祎等如今的互联网大V还籍籍无名,在某个角落苦苦挣扎呢。可洪湖水浪打浪,随着当年在角落里的隐形大V们纷纷独占鳌头,雷军却越显暗淡。在2010年之前,雷军纵使已经成功名就,也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江湖地位。但在2010年之后,随着小米的横空出世,雷军从此揭竿而起。
雷军
一、研究自身。雷军创办的小米之所以大获成功,是因为把自己的优势激发到了最大优势。从之前的金山、创办卓越网,到做天使投资人,雷军本身就在互联网行业浸淫多年,无论从资金、人脉,技术上看,都有充分的沉淀。而且从他每一个层次的职业发展,都具备冠军级的习惯。创办小米,也不过是雷军把自身优势激发到极限的一次表现。
小米雷军
二、研究竞品。在正式创办小米之前,雷军曾有过长达两年的市调。有一次雷军见陈年,当着陈年的面,展示了整整一书包,市面上各种型号多达几十部智能手机。雷军对各种智能手机的做工、性能、配置、细节,都有了精深的把握和了解。一次雷军调侃诺基亚,问陈年,你说诺基亚的老板他自己会使用诺基亚手机吗?一句话,就把竞品的劣势点得通透。而且雷军在业内被称为“雷布斯”,从小米创办伊始,雷军就紧抱苹果和乔布斯的大腿,甚至亦步亦趋,这也是跟业内顶级高手学习的绝佳表现。
三、研究消费者。雷军绝对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顶级大神。对消费者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雷军没有营销团队,他的团队主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产品研发,一件事是与消费者沟通。正是有了这种级别的地毯式市调,雷军终于把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给深入挖掘了出来。后来小米手机的性能改进,系统升级,甚至一张壁纸的确定,都来自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精深掌握。而且雷军有一句至理名言,只要找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这句话其实就是来自于对消费者的了解。风口就是趋势,就是浪潮,就是消费者的需求。雷军正因为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把握到了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的大趋势,大风口。从而迅速抓住,一飞冲天。
消费者
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后,有个著名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一、专注就是跟史玉柱运用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战略版最佳体现。集中全部精力,以某个主攻方向作为突破口。雷军的小米只做手机,只打磨一款。从而可以集中全部资源进行精耕细作,把一款手机彻底做到了极致的程度。
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
二、极致就是雷军运用毛主席单点爆破行动做事的的最佳体现。雷军追求做出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他每天都花4-5个小时的时间与一线工程师、设计师交流,就是为了把产品的细节优化到最顶级的水准,而且从款式、设计、定价、做工都追求精益求精。而且雷军甚至曾发起花100万购买一张壁纸的行动。就是在这种不知疲倦,反复执行的过程,才能成就了小米的大获成功。
三、口碑就是敬天爱人,就是一切成交都是为了爱。小米对产品的打磨,回馈粉丝的各种行动,无一例外都是敬天爱人的典范。
他对产品的爱:因为对产品的爱,他对与产品有关的东西都要做到极致。A,为了一张手机主题壁纸,他可以花100万去购买;B,他可以不工作而去画壁纸;C,为了让PC端扫描版文件好看,他把它们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按照手机屏幕尺寸重排,使得手机也能看;D,从几十万张精美图片中挑一张壁纸。
他对粉丝的爱:小米刚上市,30万人预定,最长等待3个月10天才拿到货,整个过程中米粉们对小米不离不弃。雷军心怀感恩之心,给30万用户,每人一百元现金券,不附加任何条件,可在小米网买任何东西。
他对员工的爱:他强调财散人聚。将400万股股票作为激励发放给全体员工。
雷军对产品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对粉丝的爱也是发自内心的,对员工的爱更是发自内心的。爱产品,才能不知疲倦将产品做到极致;爱粉丝,才能带来好的口碑效应;爱员工,才能让大家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为公司效力。
四、凡是要快,快!怎么做到快呢?必须做到对市场迅速反应,及时了解,及时反馈。小米公司只有5-6人负责决策,一旦决定做某件事情就迅速行动。而且雷军一直倡导要公司做成规模化的“小公司”,公司架构追求扁平化,只有大幅度减少层级,才能更加贴近一线,迅速决策。这种小公司其实就是典型阿米巴团队。每个团队都拥有一样的思想武器,灵活多变,切近市场需求,迅速反应。这种扁平化的做法和周鸿祎如出一辙。果真大V的做法都是一样的啊!
行动
在互联网行业,面对身量庞大的BAT,雷军的做法和模式,更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