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读三国志董二袁刘传
这章看得很爽啊!因为说的是乱臣贼子,也不用藏着掖着,可能反而更真实。
对董卓不了解,唯一知道的也就是他和吕布貂蝉那点轶事。看完董卓传,感觉就是应了那句话: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令你疯狂。通篇下来,感觉董卓就是个跳梁小丑。首先他的发迹是捡漏得来的,要不是自己到晚了,恐怕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董卓生性残暴,骄横跋扈,心狠手辣,这些在他得势之后都变本加厉,基本就是三光政策,坏事做尽,以杀人为乐,汉代皇帝的祖坟也让他挖得差不多了。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周伍二人死的冤啊!推荐的人叛变自己却是杀身之祸。不过像董卓这样的最终成不了大气,最后他死到临头还在叫吕布,结果要杀他的正是吕布,手起刀落,他也算是死得其所。疯子死了,所有人都拍手称快,全国欢庆。查了裴注,最后董卓尸首被烧,暴尸荒野,油都流到地上。也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
袁绍这人比董卓好点,不过也注定就是曹操的开胃菜。他这个人根本就不需要谋士,因为他从来也不听,整个袁绍传就是他的各种不听,各种后悔。都是曹操是事后悔,比起袁绍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叫他迎天子不迎,叫他打持久战不打,最后终于在官渡之战满盘皆输,最后还回去把谏臣给杀了,就因为怕别人笑话。最后选接班人还要给下一代留下祸端,也是够够的了。
至于袁术,比董卓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野心更大,他是第一个称帝的。到了一处也是烧杀抢掠,骄奢淫逸,荒庸无道,在他管制之下竟然出现了人吃人,人都吃光了。比起董卓的五分小钱搞乱经济还要厉害啊!袁术就是本事不大,毛病不少,也亏得是比较短命。
刘表算是几个人中唯一有点脑子的。还会吃两家茶礼,坐山观虎斗,但是毕竟实力悬殊太大,成不了气候。为人也是嫉贤妒能,猜忌心重,最后选接班人上也是犯了和袁绍一样的毛病。自己死守着不肯放,结果儿子拱手就给让了,只是放到当时,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吧。
至于李莈,郭祀,只能说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也是和董卓一个调调,跳梁小丑而已。只是苦了小皇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最后总算把曹操等到了。就像他给曹操歌功颂德的文里写得,是上天赐给他的。
这几位在整个三国里,也就是几盘开胃菜,最后都让曹操给一勺烩了,一个时代过去了,三足鼎立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对董卓不了解,唯一知道的也就是他和吕布貂蝉那点轶事。看完董卓传,感觉就是应了那句话: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令你疯狂。通篇下来,感觉董卓就是个跳梁小丑。首先他的发迹是捡漏得来的,要不是自己到晚了,恐怕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董卓生性残暴,骄横跋扈,心狠手辣,这些在他得势之后都变本加厉,基本就是三光政策,坏事做尽,以杀人为乐,汉代皇帝的祖坟也让他挖得差不多了。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周伍二人死的冤啊!推荐的人叛变自己却是杀身之祸。不过像董卓这样的最终成不了大气,最后他死到临头还在叫吕布,结果要杀他的正是吕布,手起刀落,他也算是死得其所。疯子死了,所有人都拍手称快,全国欢庆。查了裴注,最后董卓尸首被烧,暴尸荒野,油都流到地上。也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
袁绍这人比董卓好点,不过也注定就是曹操的开胃菜。他这个人根本就不需要谋士,因为他从来也不听,整个袁绍传就是他的各种不听,各种后悔。都是曹操是事后悔,比起袁绍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叫他迎天子不迎,叫他打持久战不打,最后终于在官渡之战满盘皆输,最后还回去把谏臣给杀了,就因为怕别人笑话。最后选接班人还要给下一代留下祸端,也是够够的了。
至于袁术,比董卓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野心更大,他是第一个称帝的。到了一处也是烧杀抢掠,骄奢淫逸,荒庸无道,在他管制之下竟然出现了人吃人,人都吃光了。比起董卓的五分小钱搞乱经济还要厉害啊!袁术就是本事不大,毛病不少,也亏得是比较短命。
刘表算是几个人中唯一有点脑子的。还会吃两家茶礼,坐山观虎斗,但是毕竟实力悬殊太大,成不了气候。为人也是嫉贤妒能,猜忌心重,最后选接班人上也是犯了和袁绍一样的毛病。自己死守着不肯放,结果儿子拱手就给让了,只是放到当时,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吧。
至于李莈,郭祀,只能说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也是和董卓一个调调,跳梁小丑而已。只是苦了小皇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最后总算把曹操等到了。就像他给曹操歌功颂德的文里写得,是上天赐给他的。
这几位在整个三国里,也就是几盘开胃菜,最后都让曹操给一勺烩了,一个时代过去了,三足鼎立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