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故事
有一次和男朋友聊天,他说他喜欢自然风景,喜欢旅行。我说,我喜欢城市。
是的,我不喜欢自然风光,不喜欢古色古香的建筑,不喜欢怀旧的城墙,我喜欢城市。
城市很美。尽管不够干净,有点混乱,熙熙攘攘,喧闹又狡猾,但我喜欢城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每座城市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安静独立的人格。
我家乡的小城,是典型的北方,有很多高高的,坚硬的杨树。在这座充满了钢铁和重金属的城市,只有杨树是鲜活的,一年四季,活的自由而潇洒,夏天的时候绿的肆无忌惮,绿的生机勃勃。我走过的路,都洒满杨树的树荫和斑驳的阳光。秋天的时候,树叶怠工一般地很早落下,被环卫工人堆在路边,常常能看到几个小孩子在叶子山上滚成一团,玩些拔根之类的游戏,我很羡慕,但从没有参与过。
后来我离开家乡,去沈阳念大学。同样是北方,我的家乡是安静凌冽的,沈阳要热闹的多。特别是夜晚,街边撸串的男人们赤着臂膊,“再来一瓶老雪”的声音此起彼伏,就连月亮上也好像笼罩了一层白白的烟气。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下雪的时候,路边都不会冷清。沈阳人会过日子,下班后总爱聚上三五个人,啃啃鸡架,吹几瓶老雪。过节的时候也会赶着去吃应季的事物。我在沈阳呆了四年,离开的时候最后悔没有享受过鸡架老雪,做一把正宗的沈阳人。
男朋友在武汉念大学,我也去过几次武汉,每次都待不短的时间。都说武汉是个朋克的城市,我倒是没有体会到。作为一个游客,我去过一切游客该去的地方。拍过一大堆游客会留下的照片。直到有天误打误撞的走进了某条小巷。
那是我从没见过的另一个世界。
家家户户的窗口中都弹出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耷拉着几件半湿的衣服,垂头丧气的样子,像鼓不起翅膀的鸟。巷子很窄,走的深了,看几个小摊,买着热干面米酒之类的事物,几个穿着汗衫的男人慢悠悠的吃饭,用很大声的方言闲谈。
那个画面将我带回了池莉笔下的武汉,带着市民气息,带着南方雨季永远潮湿的雾气,和朋克完全沾不上边。
还有一切城市,我匆匆路过,来不及看清他的样子,就匆匆离去。
但我一直知道,城市是有人格的,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一番,就能够读懂的。一个城市的故事,写在那些我们最看不起的日常烟火上,写在我们不会触及的普通的街道里,写在我们最不会理会的那些人身上。
所以我喜欢城市,城市是神秘的,有两副面孔。一副面孔光鲜亮丽,一副面孔,平平凡凡,被时光刻下了印子,却只能藏在高楼华厦之后。
是的,我不喜欢自然风光,不喜欢古色古香的建筑,不喜欢怀旧的城墙,我喜欢城市。
城市很美。尽管不够干净,有点混乱,熙熙攘攘,喧闹又狡猾,但我喜欢城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每座城市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安静独立的人格。
我家乡的小城,是典型的北方,有很多高高的,坚硬的杨树。在这座充满了钢铁和重金属的城市,只有杨树是鲜活的,一年四季,活的自由而潇洒,夏天的时候绿的肆无忌惮,绿的生机勃勃。我走过的路,都洒满杨树的树荫和斑驳的阳光。秋天的时候,树叶怠工一般地很早落下,被环卫工人堆在路边,常常能看到几个小孩子在叶子山上滚成一团,玩些拔根之类的游戏,我很羡慕,但从没有参与过。
后来我离开家乡,去沈阳念大学。同样是北方,我的家乡是安静凌冽的,沈阳要热闹的多。特别是夜晚,街边撸串的男人们赤着臂膊,“再来一瓶老雪”的声音此起彼伏,就连月亮上也好像笼罩了一层白白的烟气。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下雪的时候,路边都不会冷清。沈阳人会过日子,下班后总爱聚上三五个人,啃啃鸡架,吹几瓶老雪。过节的时候也会赶着去吃应季的事物。我在沈阳呆了四年,离开的时候最后悔没有享受过鸡架老雪,做一把正宗的沈阳人。
男朋友在武汉念大学,我也去过几次武汉,每次都待不短的时间。都说武汉是个朋克的城市,我倒是没有体会到。作为一个游客,我去过一切游客该去的地方。拍过一大堆游客会留下的照片。直到有天误打误撞的走进了某条小巷。
那是我从没见过的另一个世界。
家家户户的窗口中都弹出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耷拉着几件半湿的衣服,垂头丧气的样子,像鼓不起翅膀的鸟。巷子很窄,走的深了,看几个小摊,买着热干面米酒之类的事物,几个穿着汗衫的男人慢悠悠的吃饭,用很大声的方言闲谈。
那个画面将我带回了池莉笔下的武汉,带着市民气息,带着南方雨季永远潮湿的雾气,和朋克完全沾不上边。
还有一切城市,我匆匆路过,来不及看清他的样子,就匆匆离去。
但我一直知道,城市是有人格的,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一番,就能够读懂的。一个城市的故事,写在那些我们最看不起的日常烟火上,写在我们不会触及的普通的街道里,写在我们最不会理会的那些人身上。
所以我喜欢城市,城市是神秘的,有两副面孔。一副面孔光鲜亮丽,一副面孔,平平凡凡,被时光刻下了印子,却只能藏在高楼华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