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过新年
吊钱儿(D)
一下飞机,从滨海机场飞驰进天津市区的一路上,看见许多人家的窗户上阳台上都挂着红色的大窗花,年的气氛马上扑面而来。大熊家的阳台上也不例外,挂着两幅大大的窗花,大熊的姐姐娜娜告诉我,原来,那么大的窗花叫“吊钱儿”,仔细一看的话,果然是每幅大窗花的下面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小铜钱的穗子。娜哪说,这窗花一直要贴到年结束的时候,是祈祷财富进门的。娜娜还特地告诉我,一定要加一个儿话音哦,不然,就变成“掉钱”了。
素饺子(S)
去大熊家是年初二,听天津交通台说,是天津人家姑爷回门的日子,照理说,是要吃面的。
我问娜娜是怎么回事,娜娜说,原来天津人,大年三十晚上,女儿是不能看见娘家人点灯。也就是说一定要在天黑以前回到婆家的。而年三十晚上吃的饺子一定要是素饺子,寓意是“素素净净又一年”。当然,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如今只能流行过年的时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新时尚了。
放炮(F)
娜娜说,天津人跟上海人有不一样的放炮观。上海是放炮迎接财神,而天津是放炮避开不好的小人,衰运,霉运。
古文化街(G)
听大熊说,天津最早起源于明代,最初发源位于三叉河口的小村落,流经天津市内的三条河流在那里汇集流入渤海。三叉河口也是当年明成祖朱棣亲自下海的地方,因为是天子下海的渡口,所以,城市由此得名“天津”。最初的城市只是渔村村落,在出海口与福建沿海一样,也有祈祷出海平安的庙宇,不过,名字不叫“妈祖庙”,而是叫“娘娘庙”,在娘娘庙的附近, 慢慢地也形成了最初的集市。如今,天津在原来娘娘庙的地方重修了一条古文化街,把各种传统的小吃,店家汇集在一起,成了天津的特色街。从靠近海河的古文化街入口进入,我们首先看见的就是一只憨态可爱的黄色纸扎大老虎。哈哈,原来老虎可爱起来也跟招财猫很像哦。接着是传统的小铺子,有卖各种口味茶面的,也有捏面人,做糖人的。。。。总之,过年的古文化街热闹非凡。
其实,古文化街并非一条街道,而是一个几条街组成的市集,除了街头小铺以外,还有几家招牌店:买杨柳青画的杨柳青总店, 以及蜚声海外的泥人张总店。印象中,杨柳青年画跟上海的金山农民画似乎很相似。但它的历史事实上更久远,甚至跟日本的浮世绘都有渊源,
只是,杨柳青年画更专注于年画,而非世俗画而已。而泥人张,更是家族企业,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像见长。在泥人张总店,可以了解泥人张的家族更迭,虽然历经多次朝代变化,但是他们的细致入微的手艺从来没有改变过。
熟梨花糕( L )
在古文化街,我看见有人托着一个面盘子,上面有四种不同馅的白糕,就很好奇。经过仔细地观察才知道,这原来也是梨花糕,不过跟上海不一样,是趁着热的时候做,热的时候吃的小点心。
耳朵眼炸糕(E)
出了古文化街,就看见“耳朵眼炸糕”分店。大熊说,他家的总店在“耳朵眼胡同”,
所以叫“耳朵眼”,并不是指它的样子是“耳朵眼”。这个炸糕,跟我们上海的糖糕比较像,糯米包各种馅,再到油里炸一下。炸糕里的馅甜得居多,有豆沙,可可,桔子,枣泥。。。,
还有木糖醇豆沙馅的。
老城厢(L )
天津跟上海一样,也是因为战争失败而被迫开埠,并且有租界的。而在这之前,天津有自己的老城,位置就在三叉河口的南面一点,如今老城的城墙已经拆掉了。原来城墙的地方变成了四条大马路,分别称为“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和“北马路”。跟北京一样,原来老城里的胡同都被拆得七七八八,如今,只能通过这几条马路来回想当年的情形了。
海河上的小冰车(h)
海河是流经天津最大的一条河流。冬天的时候,冰冻得很扎实,就有人在冰上用小凳子加块木板和两根铁杆,做了小冰车,提供给大家玩,二十块钱一个小冰车,随便玩,没有时间限制,。这个小冰车,说来容易,其实也蛮吃力的。就是人坐在小凳子上,利用冰上的摩擦力,用两个小铁杆推行。虽说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平时不锻炼的两条胳膊,能支撑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一个小时就累坏了。 冻着的海河上还有人滑冰刀,姿态曼妙,煞是好看,跟我们拼力划小冰车相比潇洒得多了
意大利风貌区(Y)
大熊说,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最大的差别是,天津一直是直隶首府,而上海则是先有租界,再有城市的大发展的。所以,最终租界的面貌也很不一样。其实,就建筑物来看的话,天津的租界并不像上海的租界那么大,风格也相对单一。意大利风貌区的核心是一个小街心花园,据说是仿罗马的某个广场而成,在街心花园的四周是意大利领事给他的四个女儿而修建的小楼。同样是租界,天津的租界主要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如今的天津市政府也陆续将原来的租界整理出来,但是因为缺乏人气,即使是春节放假期间,也是看的人多,真正坐下来消费得比较少。
五大道上坐马车(W)
五大道,是天津原来的英国租界,其实是由六条街围成的长方形街区。跟上海的湖南路社区不同的是,五大道里的建筑多的是政府部门和少量的高档餐馆。不过,好在有一个旅游中心,专门提供马车服务。阳光下,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地听着五大道的故事,想象着过去的繁华,也是假期里的惬意
一下飞机,从滨海机场飞驰进天津市区的一路上,看见许多人家的窗户上阳台上都挂着红色的大窗花,年的气氛马上扑面而来。大熊家的阳台上也不例外,挂着两幅大大的窗花,大熊的姐姐娜娜告诉我,原来,那么大的窗花叫“吊钱儿”,仔细一看的话,果然是每幅大窗花的下面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小铜钱的穗子。娜哪说,这窗花一直要贴到年结束的时候,是祈祷财富进门的。娜娜还特地告诉我,一定要加一个儿话音哦,不然,就变成“掉钱”了。
素饺子(S)
去大熊家是年初二,听天津交通台说,是天津人家姑爷回门的日子,照理说,是要吃面的。
我问娜娜是怎么回事,娜娜说,原来天津人,大年三十晚上,女儿是不能看见娘家人点灯。也就是说一定要在天黑以前回到婆家的。而年三十晚上吃的饺子一定要是素饺子,寓意是“素素净净又一年”。当然,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如今只能流行过年的时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新时尚了。
放炮(F)
娜娜说,天津人跟上海人有不一样的放炮观。上海是放炮迎接财神,而天津是放炮避开不好的小人,衰运,霉运。
古文化街(G)
听大熊说,天津最早起源于明代,最初发源位于三叉河口的小村落,流经天津市内的三条河流在那里汇集流入渤海。三叉河口也是当年明成祖朱棣亲自下海的地方,因为是天子下海的渡口,所以,城市由此得名“天津”。最初的城市只是渔村村落,在出海口与福建沿海一样,也有祈祷出海平安的庙宇,不过,名字不叫“妈祖庙”,而是叫“娘娘庙”,在娘娘庙的附近, 慢慢地也形成了最初的集市。如今,天津在原来娘娘庙的地方重修了一条古文化街,把各种传统的小吃,店家汇集在一起,成了天津的特色街。从靠近海河的古文化街入口进入,我们首先看见的就是一只憨态可爱的黄色纸扎大老虎。哈哈,原来老虎可爱起来也跟招财猫很像哦。接着是传统的小铺子,有卖各种口味茶面的,也有捏面人,做糖人的。。。。总之,过年的古文化街热闹非凡。
其实,古文化街并非一条街道,而是一个几条街组成的市集,除了街头小铺以外,还有几家招牌店:买杨柳青画的杨柳青总店, 以及蜚声海外的泥人张总店。印象中,杨柳青年画跟上海的金山农民画似乎很相似。但它的历史事实上更久远,甚至跟日本的浮世绘都有渊源,
只是,杨柳青年画更专注于年画,而非世俗画而已。而泥人张,更是家族企业,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像见长。在泥人张总店,可以了解泥人张的家族更迭,虽然历经多次朝代变化,但是他们的细致入微的手艺从来没有改变过。
熟梨花糕( L )
在古文化街,我看见有人托着一个面盘子,上面有四种不同馅的白糕,就很好奇。经过仔细地观察才知道,这原来也是梨花糕,不过跟上海不一样,是趁着热的时候做,热的时候吃的小点心。
耳朵眼炸糕(E)
出了古文化街,就看见“耳朵眼炸糕”分店。大熊说,他家的总店在“耳朵眼胡同”,
所以叫“耳朵眼”,并不是指它的样子是“耳朵眼”。这个炸糕,跟我们上海的糖糕比较像,糯米包各种馅,再到油里炸一下。炸糕里的馅甜得居多,有豆沙,可可,桔子,枣泥。。。,
还有木糖醇豆沙馅的。
老城厢(L )
天津跟上海一样,也是因为战争失败而被迫开埠,并且有租界的。而在这之前,天津有自己的老城,位置就在三叉河口的南面一点,如今老城的城墙已经拆掉了。原来城墙的地方变成了四条大马路,分别称为“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和“北马路”。跟北京一样,原来老城里的胡同都被拆得七七八八,如今,只能通过这几条马路来回想当年的情形了。
海河上的小冰车(h)
海河是流经天津最大的一条河流。冬天的时候,冰冻得很扎实,就有人在冰上用小凳子加块木板和两根铁杆,做了小冰车,提供给大家玩,二十块钱一个小冰车,随便玩,没有时间限制,。这个小冰车,说来容易,其实也蛮吃力的。就是人坐在小凳子上,利用冰上的摩擦力,用两个小铁杆推行。虽说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平时不锻炼的两条胳膊,能支撑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一个小时就累坏了。 冻着的海河上还有人滑冰刀,姿态曼妙,煞是好看,跟我们拼力划小冰车相比潇洒得多了
意大利风貌区(Y)
大熊说,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最大的差别是,天津一直是直隶首府,而上海则是先有租界,再有城市的大发展的。所以,最终租界的面貌也很不一样。其实,就建筑物来看的话,天津的租界并不像上海的租界那么大,风格也相对单一。意大利风貌区的核心是一个小街心花园,据说是仿罗马的某个广场而成,在街心花园的四周是意大利领事给他的四个女儿而修建的小楼。同样是租界,天津的租界主要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如今的天津市政府也陆续将原来的租界整理出来,但是因为缺乏人气,即使是春节放假期间,也是看的人多,真正坐下来消费得比较少。
五大道上坐马车(W)
五大道,是天津原来的英国租界,其实是由六条街围成的长方形街区。跟上海的湖南路社区不同的是,五大道里的建筑多的是政府部门和少量的高档餐馆。不过,好在有一个旅游中心,专门提供马车服务。阳光下,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地听着五大道的故事,想象着过去的繁华,也是假期里的惬意
红发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都
- 广州七日行之美食 (1人喜欢)
- 广州七日行之小众景点
- 广州七日行之博物馆(二)
- 广州七日行之博物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