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4
旧时光
我们从珠海转澳门去清迈,在渔女像前,她想要拍一张滚滚车流里回头的照片。典型九十年代的风格,有点《情书》里藤井树蓦然回首的突兀,又仿佛红姑披散头发,艳光照人。那时的照片似乎都自带柔光效果。而她也带着追忆的表情讲起跟初恋的往事。
校园民谣唱过的爱情元素,他们基本都经历过了。喜欢这些70后,无非因为见过他们最盛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我们,围观他们的青春与爱情,还有事业高峰。自己偶尔怀念的90年代,正是他们的青春年代,也正是中国社会大跃进的时期。机会和希望,时时刻刻都激励着人心。创新革命与一夜暴富,一点也不违和。再到下一个世纪,再到我们,阶层固化,所谓中产阶级的压力,扑面而来。
老佛爷的甜品,其实也还好,但她大概带了感情,或许有与他一起来过?居然大为推崇。我们在城里闲荡,这个城市道路上行人车辆都少,简直不像广东沿海。她跟我聊他的过去,活脱脱早年小地方青年闯荡城市的老故事。做涉外宾馆的服务员,自学日语的导游,跑澳门走私紧俏货。那一瞬间,仿佛回到童年,看阿姨们给我带回的走路一闪一闪的波鞋。
好像从来都没喜欢过香港,港剧和电影也都没怎么喜欢过。早年大家都端着,骂他们庸俗粗鄙没文化,所以我也欣欣然的更愿意去看所谓艺术电影和拿了各种奖的巨作。如今心态变了,也依然没办法跟大家一样,有所谓的怀旧情怀。因为从头到尾就没有多喜欢过啊。总是嘈杂吵闹,市井小民,生活太逼仄了,现实已经够难受,实在不想在放松的时候还要受到同样的折磨。
她提到那些遥远的人和故事,在茶楼里,街道上消失了的神秘的当地人原来都躲在此处。人们拖家带口的过来,吃个粉肠,干炒牛河,慢悠悠的开始他们惬意的生活。而我们头晚还在雨水的浇灌下,从华强北还是罗湖某个奇怪的物流仓库,把从义乌进的货,万般艰难的扛上一对老夫妻的面包车。老两口操着难懂的北方方言,付钱的时候,两个人借着昏暗的灯光,把50块的纸币看了又看。她惊愕的道,我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50块。50块能干嘛呢?两杯星爸爸,一张电影票,嘉旺的两个快餐饭,在深圳也就这样的购买力了吧。
但是50块真的能在泰国的夜市买蛮多东西的。我买了条花花绿绿的裤子,算下来也就人民币30多块,买个椰子冰棒,最传统那种,10铢吧,玲玲都抢着替我付钱,那枚硬币小而肮脏,国王的头像被黑色污泥模糊。摊主是个害羞腼腆的妇人,背着孩子。冰棒用古老的铁锡管状物装着,冒着丝丝凉气。泰国有大量的coconut和durian,还有无数干净切块的其他热带水果。汇率差不多1:5,不知不觉钱就花出去了,要赚回来却没那么容易。
摆摊的想法是带鱼引发的。在清迈华人圈,或者说清漂里,他也算一号人物了吧,微博上粉也挺多。天南地北都走过,他跟我们说自己早年去南半球卖给鬼佬电子表的经历,骑摩托车从云南一路到缅甸老挝美思寮,停驻在清迈,他跟人合伙做起了咖啡馆的生意。当然这是差不多五六年前了,现在中国人开的民宿酒店都多得不要不要的。邓丽君爱的小城,早已被熙熙攘攘的小清新们挤爆了。但是当地人依旧淡然,嬉皮来过,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一波波,此起彼伏,他们始终只是过客,而非清迈的主人。
第一次见面,他照样骑了摩托,带我们去你妈喊你路和其他标志性景点。长期混迹东南亚,他的肤色偏黑,个子精干,脸型颇类段奕宏。在山顶的寺庙,玲玲见了他,偷偷问我们跟他什么关系,说他是gangster,有枪,跟日本人械斗过,把我们一惊一乍的。后来带鱼知道我们要去pai,希望我们帮忙带个东西给那边的朋友,都被疑神疑鬼的我们找借口回绝了。万一是毒品呢。他带我们喝咖啡,讲起老萨,说她又云游去印度还是巴厘岛了。言语中,很执着于找泰国的姑娘做女友。清迈本身也产美人,无意中找公寓,遇到的前台小妹,清纯到让人惊为天人。骨架小,又清秀,自带仙气,是没有被星探发掘的宝藏。她一直说Ritr8To Coffee的老板帅,嫉妒的玲玲就不停说他是gay,后来遇到的长得像钟汉良的摄影师,也直接被扣上glatoi的帽子。不过男孩子也确实蛮娘炮的,35度的天气,穿着皮裤皮衣,骑着摩托,跑老远发现我们在围观,马上停下摆pose,秀兰花指。再后来,我们在Line上欣赏他的照片,活脱脱美人鱼的装扮,在海边blingbling的发着光。
比较起来,玲玲才是众人中的泥石流,在我们心目中,在有那么多LGBT人群的泰国,他居然是异性恋,还结婚离婚折腾了三四次,并且他还是公务员辞职出来做双条车司机的。双条车其实应该叫song条,算清迈人的公交车了。说起来,似乎还真没见过他们有公交车,大家不是有摩托车,就是开私家车,或者坐双条。老城那么小,岁月静好。
挨着我们摊位的女生,发现我们是中国人后,比划着告诉我们,她去过昆明,然后给我们看Line上她的账号。我们坐在油布上,远处的华夫饼摊召唤着我。这是个外国人少有涉足的市场,灯光明晃晃的,街边的铺面,仿若90年代中国的装潢。玲玲带我们去见富足的老板娘,生活优渥,太太的身材明显发福了。他们交谈着,我只能猜测对方是在问我们是怎么认识的。玲玲带着骄傲的笑容,老板娘还贴心的给他捏死衬衫口袋上的蚂蚁。他习惯把咖啡方糖和砂糖放上衣口袋。这是个更接地气的市场,在我强烈要求了几次后,她终于有点紧迫感的要求玲玲帮我们找个地方来出摊了。
这真是个怀旧的集市,出来逛街的学生们,无法不令人想到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活,青春洋溢。看到合意的围巾,有人发现我们不是本地人,踌躇着不敢上来讲价,结果她的同伴,个子娇小却胆大,交谈几句后,就勇敢的站上前,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跟我们砍着。我喜欢她的生命力,交易成功后,她精神抖擞的退回自己的队伍。大家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从珠海转澳门去清迈,在渔女像前,她想要拍一张滚滚车流里回头的照片。典型九十年代的风格,有点《情书》里藤井树蓦然回首的突兀,又仿佛红姑披散头发,艳光照人。那时的照片似乎都自带柔光效果。而她也带着追忆的表情讲起跟初恋的往事。
校园民谣唱过的爱情元素,他们基本都经历过了。喜欢这些70后,无非因为见过他们最盛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我们,围观他们的青春与爱情,还有事业高峰。自己偶尔怀念的90年代,正是他们的青春年代,也正是中国社会大跃进的时期。机会和希望,时时刻刻都激励着人心。创新革命与一夜暴富,一点也不违和。再到下一个世纪,再到我们,阶层固化,所谓中产阶级的压力,扑面而来。
老佛爷的甜品,其实也还好,但她大概带了感情,或许有与他一起来过?居然大为推崇。我们在城里闲荡,这个城市道路上行人车辆都少,简直不像广东沿海。她跟我聊他的过去,活脱脱早年小地方青年闯荡城市的老故事。做涉外宾馆的服务员,自学日语的导游,跑澳门走私紧俏货。那一瞬间,仿佛回到童年,看阿姨们给我带回的走路一闪一闪的波鞋。
好像从来都没喜欢过香港,港剧和电影也都没怎么喜欢过。早年大家都端着,骂他们庸俗粗鄙没文化,所以我也欣欣然的更愿意去看所谓艺术电影和拿了各种奖的巨作。如今心态变了,也依然没办法跟大家一样,有所谓的怀旧情怀。因为从头到尾就没有多喜欢过啊。总是嘈杂吵闹,市井小民,生活太逼仄了,现实已经够难受,实在不想在放松的时候还要受到同样的折磨。
她提到那些遥远的人和故事,在茶楼里,街道上消失了的神秘的当地人原来都躲在此处。人们拖家带口的过来,吃个粉肠,干炒牛河,慢悠悠的开始他们惬意的生活。而我们头晚还在雨水的浇灌下,从华强北还是罗湖某个奇怪的物流仓库,把从义乌进的货,万般艰难的扛上一对老夫妻的面包车。老两口操着难懂的北方方言,付钱的时候,两个人借着昏暗的灯光,把50块的纸币看了又看。她惊愕的道,我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50块。50块能干嘛呢?两杯星爸爸,一张电影票,嘉旺的两个快餐饭,在深圳也就这样的购买力了吧。
但是50块真的能在泰国的夜市买蛮多东西的。我买了条花花绿绿的裤子,算下来也就人民币30多块,买个椰子冰棒,最传统那种,10铢吧,玲玲都抢着替我付钱,那枚硬币小而肮脏,国王的头像被黑色污泥模糊。摊主是个害羞腼腆的妇人,背着孩子。冰棒用古老的铁锡管状物装着,冒着丝丝凉气。泰国有大量的coconut和durian,还有无数干净切块的其他热带水果。汇率差不多1:5,不知不觉钱就花出去了,要赚回来却没那么容易。
摆摊的想法是带鱼引发的。在清迈华人圈,或者说清漂里,他也算一号人物了吧,微博上粉也挺多。天南地北都走过,他跟我们说自己早年去南半球卖给鬼佬电子表的经历,骑摩托车从云南一路到缅甸老挝美思寮,停驻在清迈,他跟人合伙做起了咖啡馆的生意。当然这是差不多五六年前了,现在中国人开的民宿酒店都多得不要不要的。邓丽君爱的小城,早已被熙熙攘攘的小清新们挤爆了。但是当地人依旧淡然,嬉皮来过,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一波波,此起彼伏,他们始终只是过客,而非清迈的主人。
第一次见面,他照样骑了摩托,带我们去你妈喊你路和其他标志性景点。长期混迹东南亚,他的肤色偏黑,个子精干,脸型颇类段奕宏。在山顶的寺庙,玲玲见了他,偷偷问我们跟他什么关系,说他是gangster,有枪,跟日本人械斗过,把我们一惊一乍的。后来带鱼知道我们要去pai,希望我们帮忙带个东西给那边的朋友,都被疑神疑鬼的我们找借口回绝了。万一是毒品呢。他带我们喝咖啡,讲起老萨,说她又云游去印度还是巴厘岛了。言语中,很执着于找泰国的姑娘做女友。清迈本身也产美人,无意中找公寓,遇到的前台小妹,清纯到让人惊为天人。骨架小,又清秀,自带仙气,是没有被星探发掘的宝藏。她一直说Ritr8To Coffee的老板帅,嫉妒的玲玲就不停说他是gay,后来遇到的长得像钟汉良的摄影师,也直接被扣上glatoi的帽子。不过男孩子也确实蛮娘炮的,35度的天气,穿着皮裤皮衣,骑着摩托,跑老远发现我们在围观,马上停下摆pose,秀兰花指。再后来,我们在Line上欣赏他的照片,活脱脱美人鱼的装扮,在海边blingbling的发着光。
比较起来,玲玲才是众人中的泥石流,在我们心目中,在有那么多LGBT人群的泰国,他居然是异性恋,还结婚离婚折腾了三四次,并且他还是公务员辞职出来做双条车司机的。双条车其实应该叫song条,算清迈人的公交车了。说起来,似乎还真没见过他们有公交车,大家不是有摩托车,就是开私家车,或者坐双条。老城那么小,岁月静好。
挨着我们摊位的女生,发现我们是中国人后,比划着告诉我们,她去过昆明,然后给我们看Line上她的账号。我们坐在油布上,远处的华夫饼摊召唤着我。这是个外国人少有涉足的市场,灯光明晃晃的,街边的铺面,仿若90年代中国的装潢。玲玲带我们去见富足的老板娘,生活优渥,太太的身材明显发福了。他们交谈着,我只能猜测对方是在问我们是怎么认识的。玲玲带着骄傲的笑容,老板娘还贴心的给他捏死衬衫口袋上的蚂蚁。他习惯把咖啡方糖和砂糖放上衣口袋。这是个更接地气的市场,在我强烈要求了几次后,她终于有点紧迫感的要求玲玲帮我们找个地方来出摊了。
这真是个怀旧的集市,出来逛街的学生们,无法不令人想到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活,青春洋溢。看到合意的围巾,有人发现我们不是本地人,踌躇着不敢上来讲价,结果她的同伴,个子娇小却胆大,交谈几句后,就勇敢的站上前,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跟我们砍着。我喜欢她的生命力,交易成功后,她精神抖擞的退回自己的队伍。大家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