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故乡
快过中秋节了,单位放了几天假,想着还是回家陪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聚聚吧。手头的工作再忙也往后放一放,简单收拾收拾,急急忙忙坐上火车往老家赶。
火车走得很慢,出发时忘了给手机充电,当车厢里绝大多数人埋头看手机时,我百无聊赖、抓耳挠腮,多数时候只好看着窗外。这个下午,天空宛若干净柔和的蓝色穹庐,沙漠、树丛、羊群,一幕幕从眼前闪过,我内心却仍然焦虑万分,如坐针毡,工作上的一些烦心事总来搅扰安宁。
过了好些时候,当黄土高原明媚艳丽的秋景从窗外飘进来时,我心里的所有杂质都沉淀下来,感觉安稳舒适,就像一名经历过激烈厮杀、重重危险的战士卸下沉重的盔甲,把自己疲惫的身躯放在马背上,马随意的慢腾腾走着。在列车的律动中,故乡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而我呢,睡意反而越来越重,很快就沉沉睡着了。在偶尔似睡非睡、半睡半醒、迷迷蒙蒙的间歇,我看见了过站的路灯、皎洁的月亮。
在小小的山城下车时早已是深夜,回家还需要搭乘第二天的公交车。出站口昏黄的灯光下,一些小旅馆老板和出租车司机们手举着小牌子,高声叫喊着招呼客人。我走过空旷的车站广场,叫了一辆出租车,径自去了熟悉的宾馆,掏出随身带的速食随意填饱肚子,草草洗漱完却没有了睡意,看电视、看书、发呆,很长时间才睡着,中途还醒来好几次。
醒来已经上午9点多,宾馆外面街上人身鼎沸,传来一阵阵叫卖吵闹声,我没有胃口吃饭,来到街上一家理发店把头发理了,就在街上闲逛。中秋的氛围已经溢满了这座小小山城的每一处角落,小商店门口摆满了一盒盒、一箱箱各色水果,现做月饼的小摊一家连着一家,主人摆好案板,架上烤炉,熟练的把填了馅料的面团塞进雕花模具里,平平一按,反过来磕一下,再将掉出来的一个个生月饼整齐的摆在一个铁架子上,铁架子月饼摆满了,就整个搁到烤炉里,不一会儿,月饼烤熟了,黄里透红,散发着麻油和红糖的香味。我买了几个月饼,又逛了逛附近的一个大超市,临近中午特意来到以前熟悉的一家饭馆,吃着可口又实惠的家乡菜,听着熟悉的乡音,沉静在一片宁静的喜悦里。
饭后,赶紧坐上回家的公交车,两个小时后,终于到家了。在家的这几天,母亲想着法子给我做些家乡饭,早早准备着回去带的东西,在我身边唠唠叨叨的说着话,她说到让我震惊的一件事:村里的一个男人人自杀了,自杀过程是那样决绝,让人不寒而栗。那个男人最多也就四十来岁,印象中安安静静,态度和善,容易羞赧,笑起来脸红红的,暂且叫他H吧。H因为家庭的原因,年过三十还娶不了媳妇。后来在云南找了个媳妇,村里人都夸赞说特别贤惠,不久生了小孩。H从此也卖力干活,除了沉重的农活外,还要趁农闲到外打工,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和贤惠的媳妇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却也甜甜蜜蜜。想不到,后来发生了一起不小的变故,一次,H做工后,晚上与工友喝了酒骑摩托车回家时出了一场交通事故,脑袋有了小毛病,到省城医院花光了积蓄也没有治好,H头脑倒是清楚,但是劳动能力却大幅度下降,勉强种着田地,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幼小的孩子,一大家子的开支都需要他承担,而他的劳动能力却几乎丧失了,加上治病费用,终于慢慢的欠了债,最后债越积越多,慢慢的借钱也借不到,对于一个农村壮年来说,可以想见过得十分压抑和无奈,内心大概充满了愧疚和无力感吧。
在后来这几年岁月的消磨中,在艰难日子对他时时处处的啃蚀中,他的内心越来越绝望,人生前途日甚一日的黯淡使他渐渐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这念头也许因为一些人一些事的反复刺激,变得决绝无比,最后终于战胜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亲人的留恋。
2016年春天的某个日子,也许发生了什么事,成为H的自杀导火线。在这个农忙下种的季节,村民各忙各的活,村里安静少人,H瞒着家人,带上必要的、早已准备好的工具和物品,走向自家坟地,一锹又一锹,镇定的为自己挖好墓穴,摆好酒、食物和农药,坐在墓穴旁边,就着酒和菜喝下了毒药。药性很快发作了,在地里劳动的一位村民听见了他痛苦凄惨的哭喊,跑过去看见这一景象吓得一溜烟奔回村里,赶忙告诉了H的家人和村民,等一大帮人赶到时,H已经身亡,静静地躺在自己挖好的墓穴旁边。
这就是发生在H身上的事。在家的几天,这件事时时在我的脑海剧烈翻腾,有时它清晰的出现在内心,有时潜藏在意识深处,一眼望去,是满满的黑暗和绝望。多数时候,我躺在炕上,看着借来的一本《包法利夫人》,书里结尾艾玛自杀时的残酷描写又让我恐惧。乡下的家里多数时候静悄悄的,我看着书不时沉沉睡去,潜意识里,我在H的自杀和年迈父母孤零零的生活二者之间进行了某些联想,毒药、墓穴、贫穷、孤独、残弱、鲜血……这些词语在我的睡梦中发着酵,产生着可怕的化学作用,每次醒来后总是不寒而栗。
有时为了排解烦闷,我一个人在院子和屋后的田野里走走,家里的土围墙由于夏天连续的大雨,部分已经坍塌,邻居家的空屋子、满是尘土的玻璃、院子里长得又高又密的荒草让我怅然无奈,某些儿时玩耍和成长的隐秘之地,早已被风雨和荒草涂抹和掩盖。田野里的庄稼暮气沉沉,田埂上的野草也衰败的厉害,满地里见不着一朵花儿,夏天的盛景一如儿时记忆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一去不复返。
岁月流逝的速度让人惊异,故乡的一些人和事也在加速分崩离析。你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讨着生存,在这几年里,外面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了,却仍然是一副淡漠的面孔,一点也不可亲,你知道自己无法深入它的骨髓,也无法在它的怀抱里尽情撒欢。而那边念念不忘的故乡呢,也在飞驰的时代步伐里不声不响的进行着变异,你记忆中一些金色的、闪光的、温暖的点滴被抛弃了、荒废了、消解了,早已不复存在了。生活在故乡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欢乐和困惑、他们的爱恨情仇和生离死别……他们好多境遇也许都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这深深的改变着他们,他们的面孔和精神状态越来越陌生,正如你在他们眼里一样。
但是,当我徜徉在家乡的黄土地里,迈着山里娃的脚步行走在一道道山梁上,虽然汗流浃背,却乐此不疲。因为在这片黄土地上,我曾和爷爷悠闲的放着牛,曾用稚嫩的双手扒着一颗颗野草,汗水趟过,眼睛火辣辣的疼。曾拿着书本在树荫下读书,偶尔抬起头来看着山那边,凭着一个农村少年贫乏的想象力幻想着外面的世界。而爷爷此时静静的躺在地底下,我幼时的汗水也渗入泥土里,我仍然能在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道山沟里闻出自己童年和青春时期在这里留下的时光和气息。
这片黄土地把我们养大,黄土地上有青草,有庄稼,有养分,也有黑黑的墓穴。黄土地上的养分养育了我们,黄土地上的墓穴接纳了残缺不全的我们。“黄土是温暖的”,我在返回的火车上,看着沟渠纵横的黄土地,这样想着。
火车走得很慢,出发时忘了给手机充电,当车厢里绝大多数人埋头看手机时,我百无聊赖、抓耳挠腮,多数时候只好看着窗外。这个下午,天空宛若干净柔和的蓝色穹庐,沙漠、树丛、羊群,一幕幕从眼前闪过,我内心却仍然焦虑万分,如坐针毡,工作上的一些烦心事总来搅扰安宁。
过了好些时候,当黄土高原明媚艳丽的秋景从窗外飘进来时,我心里的所有杂质都沉淀下来,感觉安稳舒适,就像一名经历过激烈厮杀、重重危险的战士卸下沉重的盔甲,把自己疲惫的身躯放在马背上,马随意的慢腾腾走着。在列车的律动中,故乡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而我呢,睡意反而越来越重,很快就沉沉睡着了。在偶尔似睡非睡、半睡半醒、迷迷蒙蒙的间歇,我看见了过站的路灯、皎洁的月亮。
在小小的山城下车时早已是深夜,回家还需要搭乘第二天的公交车。出站口昏黄的灯光下,一些小旅馆老板和出租车司机们手举着小牌子,高声叫喊着招呼客人。我走过空旷的车站广场,叫了一辆出租车,径自去了熟悉的宾馆,掏出随身带的速食随意填饱肚子,草草洗漱完却没有了睡意,看电视、看书、发呆,很长时间才睡着,中途还醒来好几次。
醒来已经上午9点多,宾馆外面街上人身鼎沸,传来一阵阵叫卖吵闹声,我没有胃口吃饭,来到街上一家理发店把头发理了,就在街上闲逛。中秋的氛围已经溢满了这座小小山城的每一处角落,小商店门口摆满了一盒盒、一箱箱各色水果,现做月饼的小摊一家连着一家,主人摆好案板,架上烤炉,熟练的把填了馅料的面团塞进雕花模具里,平平一按,反过来磕一下,再将掉出来的一个个生月饼整齐的摆在一个铁架子上,铁架子月饼摆满了,就整个搁到烤炉里,不一会儿,月饼烤熟了,黄里透红,散发着麻油和红糖的香味。我买了几个月饼,又逛了逛附近的一个大超市,临近中午特意来到以前熟悉的一家饭馆,吃着可口又实惠的家乡菜,听着熟悉的乡音,沉静在一片宁静的喜悦里。
饭后,赶紧坐上回家的公交车,两个小时后,终于到家了。在家的这几天,母亲想着法子给我做些家乡饭,早早准备着回去带的东西,在我身边唠唠叨叨的说着话,她说到让我震惊的一件事:村里的一个男人人自杀了,自杀过程是那样决绝,让人不寒而栗。那个男人最多也就四十来岁,印象中安安静静,态度和善,容易羞赧,笑起来脸红红的,暂且叫他H吧。H因为家庭的原因,年过三十还娶不了媳妇。后来在云南找了个媳妇,村里人都夸赞说特别贤惠,不久生了小孩。H从此也卖力干活,除了沉重的农活外,还要趁农闲到外打工,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和贤惠的媳妇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却也甜甜蜜蜜。想不到,后来发生了一起不小的变故,一次,H做工后,晚上与工友喝了酒骑摩托车回家时出了一场交通事故,脑袋有了小毛病,到省城医院花光了积蓄也没有治好,H头脑倒是清楚,但是劳动能力却大幅度下降,勉强种着田地,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幼小的孩子,一大家子的开支都需要他承担,而他的劳动能力却几乎丧失了,加上治病费用,终于慢慢的欠了债,最后债越积越多,慢慢的借钱也借不到,对于一个农村壮年来说,可以想见过得十分压抑和无奈,内心大概充满了愧疚和无力感吧。
在后来这几年岁月的消磨中,在艰难日子对他时时处处的啃蚀中,他的内心越来越绝望,人生前途日甚一日的黯淡使他渐渐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这念头也许因为一些人一些事的反复刺激,变得决绝无比,最后终于战胜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亲人的留恋。
2016年春天的某个日子,也许发生了什么事,成为H的自杀导火线。在这个农忙下种的季节,村民各忙各的活,村里安静少人,H瞒着家人,带上必要的、早已准备好的工具和物品,走向自家坟地,一锹又一锹,镇定的为自己挖好墓穴,摆好酒、食物和农药,坐在墓穴旁边,就着酒和菜喝下了毒药。药性很快发作了,在地里劳动的一位村民听见了他痛苦凄惨的哭喊,跑过去看见这一景象吓得一溜烟奔回村里,赶忙告诉了H的家人和村民,等一大帮人赶到时,H已经身亡,静静地躺在自己挖好的墓穴旁边。
这就是发生在H身上的事。在家的几天,这件事时时在我的脑海剧烈翻腾,有时它清晰的出现在内心,有时潜藏在意识深处,一眼望去,是满满的黑暗和绝望。多数时候,我躺在炕上,看着借来的一本《包法利夫人》,书里结尾艾玛自杀时的残酷描写又让我恐惧。乡下的家里多数时候静悄悄的,我看着书不时沉沉睡去,潜意识里,我在H的自杀和年迈父母孤零零的生活二者之间进行了某些联想,毒药、墓穴、贫穷、孤独、残弱、鲜血……这些词语在我的睡梦中发着酵,产生着可怕的化学作用,每次醒来后总是不寒而栗。
有时为了排解烦闷,我一个人在院子和屋后的田野里走走,家里的土围墙由于夏天连续的大雨,部分已经坍塌,邻居家的空屋子、满是尘土的玻璃、院子里长得又高又密的荒草让我怅然无奈,某些儿时玩耍和成长的隐秘之地,早已被风雨和荒草涂抹和掩盖。田野里的庄稼暮气沉沉,田埂上的野草也衰败的厉害,满地里见不着一朵花儿,夏天的盛景一如儿时记忆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一去不复返。
岁月流逝的速度让人惊异,故乡的一些人和事也在加速分崩离析。你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讨着生存,在这几年里,外面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了,却仍然是一副淡漠的面孔,一点也不可亲,你知道自己无法深入它的骨髓,也无法在它的怀抱里尽情撒欢。而那边念念不忘的故乡呢,也在飞驰的时代步伐里不声不响的进行着变异,你记忆中一些金色的、闪光的、温暖的点滴被抛弃了、荒废了、消解了,早已不复存在了。生活在故乡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欢乐和困惑、他们的爱恨情仇和生离死别……他们好多境遇也许都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这深深的改变着他们,他们的面孔和精神状态越来越陌生,正如你在他们眼里一样。
但是,当我徜徉在家乡的黄土地里,迈着山里娃的脚步行走在一道道山梁上,虽然汗流浃背,却乐此不疲。因为在这片黄土地上,我曾和爷爷悠闲的放着牛,曾用稚嫩的双手扒着一颗颗野草,汗水趟过,眼睛火辣辣的疼。曾拿着书本在树荫下读书,偶尔抬起头来看着山那边,凭着一个农村少年贫乏的想象力幻想着外面的世界。而爷爷此时静静的躺在地底下,我幼时的汗水也渗入泥土里,我仍然能在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道山沟里闻出自己童年和青春时期在这里留下的时光和气息。
这片黄土地把我们养大,黄土地上有青草,有庄稼,有养分,也有黑黑的墓穴。黄土地上的养分养育了我们,黄土地上的墓穴接纳了残缺不全的我们。“黄土是温暖的”,我在返回的火车上,看着沟渠纵横的黄土地,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