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音乐喷泉的精神分析

农业喷泉是地下水缓慢的流淌和吐露,并随季节水量的盈乏而变化,它是河流文明的细微注脚,潺潺流淌在质朴小径上,生动体现了农业文明的儒雅与细水长流。1872年,自然喷泉的历史遭到了电力工业技术的颠覆性改写,美国世博会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水柱达60米的电力喷泉。自此电力喷泉以勃起的阳具姿态开始了对高度的尖锐征服,它用温柔的母性语法书写着阳性父性的激情喷涌,浓烈的工业荷尔蒙阳性气息开始改造农业自然喷泉缓慢的阴性属性。
在完成了由自然山泉(象征农业文明)到电力喷泉(象征工业和城市文明)的转喻后,电力喷泉这雌雄同体的混合物,犹如诡异的鲜花,怒放在资本权力自我颂扬的会场。
孕育出白娘子、许仙凄美爱情故事的文化子宫——西湖,充满了婉约的阴性气质,但音乐喷泉却成功地把现代社会的科技元素织入了西湖神话的帛书。每日十九点和二十点,水线话语焰火般呼啸着冲出湖面,俨然发出盛大赞美的灿烂花朵,而后呈水雾状缓慢随风飘散,等待着另一拨水线词语的升空。这篇由《梁祝》等古今中外名曲轮番作背景音乐的颂文,其词语是共时推进,并被精心编排呈样式不同的章句,在天空会合,形成宏大的水线织体。它灿若流星般的视觉图式,跟扁平的湖面、巍峨不动的雷锋塔,构成对位与互补,夸张地阐释着“人间天堂”的诗意生活。
观看的游客,沐浴于乌托邦的光辉之中,这是光线摄取的狂欢仪式,眼睛的食物在夜晚里大量涌现,在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瞳孔里映射出了五彩缤纷的水花火焰。工业喷泉的水柱和泡沫满足了游客对农业文明古典雅致的想象,市民的粗砺手指想像性地触摸到了水性农业文明的柔软躯体,散发出矫伪的田园气息。
电力喷泉等潮流掩盖了一切,使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理性选择。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卷入了这场集体抄袭案中,每座城市都会在市中心建一个市民广场,而广场的焦点就可能是大小不一、表情雷同的喷泉,它们不约而同地接受着群众惊叹的膜拜,这种膜拜的凝视是城市意象的盛宴,也是一场视觉进补。城市不断增长的高度和不断蔓延的边际,在电力喷泉有节律的喷涌中恢复了丰盈的质感。
在视觉危害证词暂且缺席的情况下,美学上装模做样、岌岌可危的音乐喷泉、火焰喷泉、啤酒喷泉……在华夏大地的广场中疾走,喷泉之风席卷中华,地方各级官员疯狂补课,在通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大力咀嚼城市文化糟粕之皮毛,并静默它千篇一律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