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誌]2017年春的南非龟甲龙
吸取教训,2016年初冬早早地把龟甲龙搬进室内。除了众幼苗进入半休眠状态,最大的两颗长得生龙活虎。
吸取教训,2016年初冬早早地把龟甲龙搬进室内。除了众幼苗进入半休眠状态,最大的两颗长得生龙活虎。
因为有了它们,冬天的阳台很热闹!
先来上张图,这是最大一颗,涨势最好:

从播种开始就没露出过土面。很好奇现在有多大?于是拨开表层,吓到——竟然那么大颗了!!!

长得不是正圆,稍微偏椭圆。按最长的直径测量,超过了8cm,基本是我一个拳头的大小。太棒了! 看得出,即使在土下面也有些开裂——或许是时候到了?


拍一张露出球的整体照,然后再盖上土,等它慢慢生长,自然拱出土面。
下面看看另一个,第二大——已经裂的爹妈不认了——

对比去年秋季,在经过一个冬天后它裂的更开,某些角度看,甚至担心它会裂散掉。。。(拍照选了看起来圆整漂亮的角度)
这颗没仔细测量,目测就远远小于第一个。叶片也没有爬满三层铁架,不够茂盛。
看这深深的沟壑,我想,其实它本体的块茎部分并没有很多吧?说不定都达不到5cm。

如果说外壳都是实打实的木质化,内在本体又那么小,也就意味着生长速度慢。不过倒是早点欣赏到了裂纹,休眠后也有观赏价值。
除了它们两颗,南非龟甲龙还有一批小的。2015和2016播种,且没有太过投入精力照料。
大约一共20个不到吧——不确定,是因为总在过了半年后突然冒出新的幼苗。这对龟甲龙而言是很正常的(发芽慢不等于种子死亡)。但,如果在不适合的气候里,发神经发了芽,那这颗就很难长得快长得大,大约就是长身体时没有好好吃饭运动晒太阳结果成了小矮子的意思。

对这一波,我已不知如何处理。最近天气回温,个别幼苗已经表现出要休眠了(喂喂,你睡得太早了吧!!!)
稍微回顾一下:
最早一次播种是2014年3月中下旬
第一次发芽是2014年4月初
长得最大的两颗就是第一批!(很幸运,第一次播种就大成功)
到今天写日记,已经快整整三年。
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