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印象中的17岁边缘,bitch or asshole?

最近被夸上天的《成长边缘》,引发的共鸣恐怕远大过于本身的剧情(或演员)。

青春叛逆题材的电影太多,丑小鸭找到真爱的故事也不在少数, 然而Hailee Steinfeld出彩的是将17岁的挣扎、古怪、慌乱、无助都演到了我们心里去。
跟随电影画面闪过的,是我的17岁,
起码我们每个人,至少都在17岁遇见过一个bitch,一个asshole,
或者,你自己本身就是个bitch/asshole。
--Bitch
女生都很能懂这一点。其实从初中开始,你身边就冒出了各种各样、形态各异,你认为是bitch的姑娘。
*第一类Bitch:
班级里总是有那么一两个女生,自我感觉爆棚,行为举止夸张,甚至还有怪异的妆容。那么她们也总是有一堆跟班,在电视电影里面,这一定是像美少女战士一样集齐五福刮一阵狂风现身;她们是坏女孩的标志,到处建立小分队树敌,现代看来其实就是傻。

but,你能说你不想成为她她她?
起码我在17岁的时候,看见那个扭来扭去张牙舞爪的小女人,就想扒了她的衣服自己穿。
*第二类Bitch:
班级里又总有那么一两个女生,不做女王不做统领,看似低调,性格超好成绩超好,跟同学们及班主任都混的超好,温柔真心对待每个人。

可是有一天你发现她跟你最讨厌的人一起,在你背后说你的坏话。
现代看来这就是心机婊。
But,你能说你不想拥有她的智商情商?
当我看到一个女生,能每天用各种线条长短的眼泪,去征服老师、征服班草、征服一个篮球队的男生,我真的很佩服她的泪腺,和演技。
*第三类Bitch:
这一类是大众bitch,大家都觉得她是bitch,并不是因为她多卖弄风骚,多喜欢打小报告,而是因为这类女生实在太不注重自我形象,不修边幅,不要素质修养,扶不起墙。

于是大家都不想靠近她,远离她,她于是变得更加愤世嫉俗。
没人想变成这样的她,
But,为什么不能耐心听听她的故事?
就像电影里的Nadine一样。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bitch,而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变成的样子。

遇到过一个,纹身耳洞,整天不说话,上课看漫画,老师骂家长骂丝毫没反应的同桌。我害怕跟她说很多话,最后申请换座位。想起来胃里不太舒服。
--Asshole
作为一个女生,在17岁如果没经历过一个真正的asshole也算是白过了青春。
*第一类Asshole
这类实在太好认了,长得帅有人爱,肾上腺高度发达,通常家境优渥,年纪轻轻出国周游,谈两句恋爱就能允诺你整个世界。

这样的17岁男生并不罕见,冲着女神去,而越是孤单/孤傲的女生越容易上钩。他们对每个女生说的话都一样,只要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永远不会改变,

憋不得已时,什么女生都想上。
直到这些男生变成爸爸,他们的asshole本性也不会磨灭,有些人从17岁就能看出一生的调性。
起码我遇见过的傻逼男,现在依然是个傻逼。
*第二类Asshole
这一类其实一半一半,他们通常是好学生,学生会主席,班长,学习委员…自我感觉极好,但有正义感,不会尽干些上面的asshole干的事。

但这类人通常很讨人厌,他们太优秀,很吊,很精英,望尘莫及的样子,让人想扁他,但老师护着,无可奈何。
我挺愿意和这类人交朋友,他们很聪明,可以学到东西,但比较自私。
而事实证明,有些人是成了创业家,但翻脸就不认人啦。
*第三类Asshole
相比第一类,这一类就是质朴型Asshole,他们蠢的太明显,坏的太拙劣,读书时候真不知道这帮人到底图什么。
树立自己的威名,号称校园黑帮老大、敢死队队长、称王称霸专业户。
我通常离这类人很远,太不是一个世界的了。这类人是不是脑子都歪特了,用父母的钱来学校浪费人生,天天头破血流回家还很得意。

去年年底出差时候被酒店一个魁梧男喊住,还以为我不小心碰了什么高机密仪器。
原来是高中某个“社团”老大,变成了这家五星级酒店安保leader,说话相当温柔。
可见社会可以改变很多人。

我不知道你遇见过的Bitch或Asshole,17岁时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
但是,如果你到现在都记得他们,记得一切,那一定是些美妙的故事。
其实我常常想,如果让我穿越一次,我就做一次第三类bitch,让我变得为所欲为,孤芳自赏,侠骨傲视一把!再钉一圈鼻环,刺一胸纹身,彻底尝尝疯狂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