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蓝皮书》:叩响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
![]() |
本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世外桃源、精神家园的追求,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孜孜不倦。西藏的美景,处处不同,而相同的地方在于诗意,没有诗意的景色绝对成为不了美景。西藏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去描述的地方!只有经历过,震憾过,感动过,哭过,笑过,惊过,你才能真正理解西藏,爱上西藏。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梦可能会有不同的元素,诗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容,画可能会有不同的色彩。但不论如何,都值得你去编织,去吟诵,去描绘。
中国首套《名人堂》丛书,正在热筹中!
![]() |
诗人汪抒是汉语诗歌中极有特点的诗人,他的诗歌大都以心语表述而著称,是一位有影响的诗人。好诗基本都具有心语性,但能够具备所有的诗歌都天然的用心语完成的诗人,在中国诗界不是很多,这需要有自已成熟的创作体系、完善的价值观以及想象语言的运用。诗歌创作不是单纯的个性,而是有生命活力的个性,有价值借鉴的个性。独立人格的诗人不仅可以创造出经久不衰的诗歌生命,更可以为人类提供精神财富和文化模式。汪抒最新诗集《藏地蓝皮书》是通过个性体验而完成的西藏抒情诗集,这本诗集是独一无二,也是不可复制的。诗人汪抒用一本诗集完成了对西藏的精彩浓缩,开始了西藏天然生命的送达。正如他的诗句:”石头呵,石头,拉萨的石头都能在氧气中轻轻漂浮”一样,他的《藏地蓝皮书》能够像氧气一样,为喜爱西藏的人提供着独一无二的西藏境界。(文/中岛)
![]() |
《藏地蓝皮书》汪抒著 ¥37元 【支持购买】
诗集规格:大32开,精装
诗人在一个夏天突然飞赴西藏,全身心融入那片苍郁的天地,一路匆匆而行、埋头而作,那些苍凉、刻骨的诗句,仿佛是写在每一块岩石、每一道激流、每一座雪山、每一只牦牛的身上,具有彩虹般炫目而又朴实的光彩。每一首诗似乎都是诗人的一个炼狱,让诗人脱胎换骨,以崭新的面目跃然纸上。
诗人观察细致,诗意苍劲,读之,仿佛一股清泉在内心中回旋、冲荡。
汪抒
汪抒,六十年代出生于安徽。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曾出有诗集《堕落的果子》、《餐布上的鱼骨架》等。主编民刊《抵达》诗刊。
《喜马拉雅》
汪抒
![]() |
一只鸟在空气中绝望地发芽。
这只鸟,永远不会有果实。
在喜马拉雅山的脚下,
它与我们相提并论,
处于同样的高度。
它用平静得可怕的眼神,注视
冷杉、我们,还有在夏日中
仍然寒冷的马匹。
还有二十公里,也许十公里。
喜马拉雅山下的激流,仿佛从
冷库中冲出。
水中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不可磨灭的
锋棱。
即使有鱼,也会被激流震荡得
肉与刺分离。
眺望一下而已。
喜马拉雅山,永远只会贡献出雾气与黑云。
而我们回转的脚步,所烙下的印迹
又将积满八月的雨水。
2015、12、6
《藏地诗篇》
汪抒
![]() |
除了少量货车,便是旅游大巴。
路的两旁涌满灰黑色的山体,以及
铁青色的山体。
因为距离
牦牛显得很小。
有时闪过一顶帐篷,很久以后
闪过一个席地而坐的牧人,午后的炎热
陡峭、盘曲。
孤独也是如此,无所不在。
但又不知道它拥挤在哪儿。——
这个时候我也相信轮回,期待更好的明日。
在无限的面前
我过于有限,无力与其平和地相处。
溪水含有雪的前世,落差悬殊地流淌。
所有的事物都清清楚楚,都是原来的样子
都是应该有的样子。
天地待我之态度,我无法把握,但
它是正确的。
连绵的孤独,将我抛起,又缓缓跌下。
2013、8、3深夜
《梦回西藏》
汪抒
![]() |
墨黑的苍穹,稳稳地挂在星光这几根
尖锐的钉子上
奔腾的江水停止奔腾,在夜晚
仿佛也已睡熟
像千万只黑色的牦牛
拥挤在一起的此起披伏的腹部
连绵的苍山推举其中一座为耀眼的雪山
村子中断断续续的灯光
抱着仿佛虚有的木栅栏和青稞
木碗和银器也可能是虚有
此刻在黑暗中,它们也仅仅闭口
苍穹浩大呵,苍穹下所有的事物渺小
人的脚印也渺小
——我在梦中被这样一幅鲜明的画面吹拂
寒冷没有任何灰尘,它轻扫旅途中
我渴望宁静的汹涌的肺腑
2014、9、6
《拉萨河》
汪抒
![]() |
拉萨河奔腾不息,多少雪山
绵绵的胸臆。
旅游大巴外,
黎明前夜色正浓。
在拉萨河的南岸,大巴沿着时而
猛烈弯曲的公路
逆流而上。
曙光初现的山坡上一无所有。
除了寂静中的电线杆和石头。
岸畔青稞低垂的姿势,与水流的方向惊人的一致。
涌过河底的雪水,也灌饱它们的内心。
听不到一点儿水声,只有大巴低低的
强而有力的
发动机声响。
灰亮的河面,坦荡、直接
它们把骨子里的寒意,传递给早晨的
牦牛的温和的瞳仁,和黎明中顺畅的空气。
2013、8、30
人物评价
陈柳傅:西藏行是汪抒的心灵之行,洗礼之行。最早《由于甘肃定西地震,T164次列车暂停,未能从蚌好上车》,只好《乘PN6248航班从合肥到重庆,再乘TV9816航班从重庆前往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途中》这首诗中汪抒的“反说”,可知汪抒是多么珍惜这一旅行——
若将他的诗印成不断码的版面,连绵不绝,或一页一页阅读,或随便打开任何一页阅读起来,我们读他的诗,最好一连读三五首才过瘾。我们能进入一个“普遍的”人生中,感觉到生命一环一环,相连相接,品味各式各样的微妙,我活在他人中,也活在自己中,他人即我,我亦他人。
更多《名人堂》丛书请点击 》订阅通道
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公布
博客中国诗歌频道将为诗人们完成更宏大的诗歌愿望,为他们完成各种诗歌形式的仪式,让健康的、力量的、永远流淌着生命血液的诗歌有温度地传播下去,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服务于诗人,服务于诗歌,为中国当代诗歌打开新的起跑线,让我们和健康诗歌共同奔跑。经博客中国研究决定,从2017年1月开始为诗人、作家全方位地免费服务,将全面开启 “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
诗歌是诗人的精神灵魂,让诗歌体现价值的时候到了,欢迎爱好诗歌写作及想出书的朋友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publish@blogchina.com
联系电话:18510750649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