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生只做好了两件事:看门和艺术
1972年的某天, 房东Nathan Lerner开始整理一位穷房客的房间, 那位房客年纪大了, 出了车祸腿脚不便后,只能搬到了养老院居住。

这是Nathan Lerner在整理房间时所拍摄的,1972年。 当房东进入那个堆满杂物的乱糟糟的房间时, 他找到了数不清的消食片空瓶、好几个毛线球、橡皮圈、 堆起来的报纸、杂志、漫画书、 还有鞋子、眼镜……

对于一位老人来说,这些东西毫不稀奇。可就在这堆“废物”中,房东找到了一些绘画用具、300多幅色彩大胆奇异的水彩画和拼贴画,(有些甚至长达3.6米),以及一本长达15145页的小说手稿。

房东惊了,他从不知道这位房客的生活藏着如此大的秘密。

据说当时,这位房东去问了房客: 该如何处理这画作和小说? 得到的回答是:“全都扔了吧。” 不久,房客便去世了。 这位房客就是美国艺术家亨利·达戈(Henry Joseph Darger)。生前,他默默无闻地在芝加哥的一所医院中洗碗、卷绷带、看门……

亨利·达戈一生只有三张照片,此为其一,1971年由David Berglund拍摄。 达戈去世之后,房东并没有遵照他生前的嘱咐,而是让他的艺术作品和名字进入人们的生活里。他的小说中译名为《不真实的国度》。(全称为:“The Story of the Vivian Girls, in What Is Known as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 of the Glandico-Angelinian Wars, as Caused by the Child Slave Rebellion”)




如同英文书名所说的,这个故事讲述了小女孩与虐童者之间的战争。最终,被虐童者奴役的小女孩们被Vivian Girls救出,孩子们获得了胜利。那300多幅画作就是达戈为这本小说所作的插图。

除了这本小说,达戈的一生还写了一部名为“The History of My Life”的笔记,里面记录了10年来的天气,甚至有几千页都是在记录同一场龙卷风。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都是在记录一些无人关注的生活小细节,他信仰虔诚,记录下了自己去过的弥撒的次数。 这样一位把自己藏在出租房间里的艺术家,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

1892年,亨利·达戈在芝加哥出生, 可四岁时,他的妈妈生下妹妹后就死去了, 达戈的妹妹也立刻被送去领养。 8岁之前,达戈一直跟着爸爸过活, 后来由于爸爸无力抚养, 达戈就被辗转送到了一家低能儿童收容所里 那家收容所常常传出耸人听闻的事件 比如孩子们被老鼠乱啃、 一位医生在尝试自我阉割后死亡、 有老师拿死去孩子的尸体来上解剖课……



与达戈的童年经历相似,他的画作里充满了许多血腥残酷的虐童画面。 16岁时,达戈逃离了这间收容所, 扒了一辆火车,回到了芝加哥。 …… 一直以来, 达戈过着沉默孤单的生活, 很少与他人接触。 房东回忆起他说: “他几乎不和别人说话, 但如果和他打招呼, 他会很礼貌地进行回应 ——通常,话题都关于天气。”

房东的妻子则回忆达戈 “常常在房子附近徘徊翻拣垃圾, 线、杂志、报纸、书、任何东西。” 人们不曾知道, 他的家门背后是那样一个奇异的世界。

他把那些垃圾带进了家中, 却从未见他把其他东西带出门, 杂物从地板堆积到了天花板, 从门口到桌子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通道, 那似乎就是他睡觉的地方。

在门上、墙上、只要有任何空间的地方, 达戈都贴上了从杂志、报纸、图书上剪下来的小女孩。 后人推断,他就是通过临摹这些人物, 创作了这么多作品。





从他的创作主题也可以看出, 这位老先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便是小女孩们。

“对我来说,”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孩子们, 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比这个世界都重要。” 他甚至建立过一个儿童保护协会, 虽然包括他在内, 仅有的另一名成员是他唯一的朋友Schroeder。

从那个恐怖的儿童收容所逃出后, 达戈曾多次申请领养一个小孩, 可因为他的自身条件, 那些申请也被一次次拒绝了。 这么多年来, 他只能孤独地在家,把孩子们画出来……

达戈去世后,他的作品被出版,画作也被收藏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民间艺术馆、法国里尔现代艺术馆等博物馆中。他生前居住的房间也被整理成了博物馆。

回观这位艺术家的一生,与他身后所获得的一切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有着悲惨的童年、穷困潦倒、在孤独中度过一生,却为孩子们创作了一个圆满的小说结局,在心中留下了属于孩子们的温暖角落。





1973年,亨利·达戈去世。人们在他的日记本里翻到了最后一次记录: “1971年1月1日。我过了一个糟透了的圣诞节,什么也没有,我这一生从没有过一个像样的圣诞节,也没有过美好的新年,还有现在……我感到很痛苦,但还好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怨恨,虽然我有理由去怨恨……” 他的墓碑上则写道:“亨利·达戈,1892-1973,艺术家,儿童保护者。” 更多关于lens读物及购买详情请戳这 > 更多人文生活美学内容和原创视频 > 关注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

Len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希望在儿童上学路上安装一块交通安全招牌,你能帮我们想出个好的创意吗? (9人喜欢)
- 把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做成一张音乐专辑 (23人喜欢)
- 她是那种声音一出来,就让人想起某个年代的人 | 邓丽君逝世30周年 (24人喜欢)
- 一位英国新闻工作者的美国梦 (20人喜欢)
- “当我闭上眼睛回望童年,看到的是村口那片高低错落的田野......” (3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