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徐童
![]() |
写过关于徐童、关于《挖眼睛》的诗。
读过他的小说《珍宝岛》。去现场见过他,甚至和他握过手。
知道他这几年在拍的纪录片是《赤脚医生》和《两把铁锹》。
还知道有女画家画过他片子里的角色。
也知道他拜祭过小马奔腾的李明。
这些大段的徐童挤进来,却依旧有空白,而我最喜欢的部分,恰恰是这些空白。
我已经对他不再好奇了。
徐童做什么,不做什么,我觉得都很好。他始终都在走自己当走的路,无需别人妄议,在他那里,他是自由的,无需别人允许或者不允许。你喜欢?或者你反对,徐童都在行动,如果有一天他停下来,我觉得也完全正常,他的选择——就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基本姿态。
徐童做的事很难。
难到——他的片子《挖眼睛》在香港获奖以后,他给片子的主角二后生带去在香港买的万宝路香烟的时候,一桌子围坐的人放话,代二后生决定不同意徐童再放《挖眼睛》。
这真是难啊,当初风一把、土一嘴的,拍了《挖眼睛》的故事,当初那些说好的合作者,后来竟然成了反对者。这就是一部从未被准许公开放映过的纪录片的下场。
徐童是个屡屡领教各种下场的人。
他是个硬汉。
我不知道一个人到底会被什么打败?
寂寞?
非议?
误解?
制裁?
抵制?
边缘?
籍籍无名?
困顿?
琐事?
这些如同能量巨大的恒星一般盘固在徐童周围的存在,是单独出现?还是一起来?要把他撕碎,吞噬。
好在。
他还活着。
就如同他片子里那些卑贱的灵魂一样活着。
徐童是个可以见到“人”的人。
徐童是个可以洞见人的种种难处、委屈、不甘、大难、大义、大奸、大恶、大善的人。
观看徐童。
感激能和他在这个时代并存。
就是我对他最大的敬意。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