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世界覆灭时:《人间失格》
不长,但深刻。 深刻,但体会不完整。 人间失格——丧失为人的资格。 心心念念了许久的书,不负所期,但看完有点不安。对世界也对自己,对远方也对周遭。 归根结底,阿叶的人生是基于与众不同的世界观,以至于在挽救自己和对世界绝望的挣扎中迷失。当思想失衡,大概就是身处的世界覆灭的时候了。 初时,未意识到这是一部载着精神病人手记的书,只一味觉得新奇有趣,因为见识到了不同寻常的世界观,也因为这种观念的某些部分恰好切中了我心中的某个点。触动,感怀,差点自失。 “实用的能够轻易解决的痛苦不算真正的痛苦,满足自己却无视对自己的救赎,是人类最大的灾难,也是'我'最大的困惑”——这是一开始时所得到的感悟,不可否认的是,此时是赞同阿叶的世界观的。 前言看了至少三遍,开始看书时一遍,不知所云;看到中间的时候有点疑惑而回头又看了一遍,怕错失了什么重要的铺垫,此时体会到的仅是阿叶不同常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说是用滑稽的行为取悦周遭的人也好,用认真的态度掩饰甚至敷衍对这个世界某个角度的看透也好,总觉得他是有着非凡之处的,凭着这股子“天赋”,他得以缩在角落里窥见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比如虚伪的人际交往模式,比如互相质疑的人性本质;第三遍,是在看完手记和后记时返回来看的,此时对书的内容已有了基本的把握,也确然了解了阿叶的精神状态及生命历程,以及作者对待阿叶的态度,于是猛然间似乎触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的边缘,是命运,也是对命运的无奈,是世间万象,也是对蜷缩在世间一隅的怪异之人的视角的慨叹。 如果说我对阿叶的命途产生了同情,那么也定然同时滋生了愤然;若说产生了不屑,那么也酝酿了心酸,毕竟可怜可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终归是难以分离的特质。 心酸来自于对他自小所背负的思想重荷的同情,或许因为,与生俱来的敏感和聪慧让他看到常人难以看见的情态,但同时也给了他莫大的足以击垮他的精神重压,以至于生来便未能尝遍无邪的欢喜。命运哪里是不公的?看似窥探着人性真相的人始终承受着难以言表的重压。 愤然来自于对他明明辨别了不值得交往的人的嘴脸却偏生往里钻的不屑。嫖娼,酗酒,吸毒,殉情,画色情画,劣迹斑斑的罪恶人生,他对自己的失察和放任终究将自己引入了不归路。对感情的不负责任和敷衍塞责,招致了对同赏绿植遮挡的瀑布的美梦的破灭,也招致了与年逾六十的老妇的龌龊生活。命运哪里是不公的?对自己命运的否认必然会引着自己走向歧路,继而覆灭。 阿叶说,所谓世间,不过就是无数人的集合,所以世间也就是人。 阿叶说,人们总是放任着思想的空虚而追逐着身外的名利。 阿叶说,这世上称为“合法”的东西才更加可怕。 阿叶说······ 精神病人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悲哀。很盛大,也很颓萎。 希望十年后重读本书之后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