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摘记)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所谓“阅读的人”,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位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现代的新媒体正以压制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主动的阅读)
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是可以主动的事情。并且越主动,效果越好。读者对他自己,以及眼前的书籍,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写作者与读者最好的关系比喻是像棒球赛中的捕手。发送让球动起来,接收让球停下来。 捕手的艺术在于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成功的沟通在于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但写作与阅读的东西不同于球的是它更加复杂,每个人因为投入的心思不同,接住的意念多少就不同。 如何达成良好的阅读,一是阅读更主动,二是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阅读和写作一样,包含了大量复杂的不同的活动,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效果越好。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的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给所谓的阅读艺术粗略的下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合成的阅读的艺术。 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有两种。 第一是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 自我发现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 当学习者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导帮助下开始学习时,学习者则是立足于自然或世界,而不是教导来行动。这种学习的规范就构成了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的学习。非辅助的自我发现学习——是阅读自我和世界的学习。
(老师的出席与缺席)
我们成人教育要完全依赖书籍本身的时候,就不能再有老师的帮助了,因此,如果我们打算继续学习和发现,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
【第二章·阅读的层次】
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特点在强调时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你的一切。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第三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 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相比第二层次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构架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有提过的主题分析。主题阅读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
【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阅读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进度:p27
书摘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