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艺是飘在天上的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亲爱的谭谭
1
今天上课,老师讲起了艺术这个概念,他说真正的艺术都是useless(无用的),那些伟大的画作的复制品充其量是放在酒店廊道做个装饰,我当时就立刻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用英语进行反驳,老师接着说道正因为艺术是useless所以才是valuable(无价的),艺术不会具有任何实际性的生活价值,伟大之处并不是在于服务日常生活,而是在于唤醒人性之光。
我不敢妄谈艺术,也不敢轻言文艺。但如今文艺貌似意味着读书电影旅行美食,或者是拍照把以上都拍得好;如果某人能把此状态发到朋友圈又有一堆人点赞评论的话,那想必是既出世又入世。
提到拍照修图,这让我想到谭谭——出国后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谭谭盘靓条顺,白皮细眼小嘴,如同你认识的邻家女孩模样,乖巧懂事同时热衷浪漫,逛街会拍照,吃饭会拍照,喝星巴克都要拍照;更为有趣的是,谭谭拍照两小时后需要修图三小时,每当我对此吐槽,谭谭都会表示你不懂文艺。
2
我们本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乐呵小伙伴,但一个事情成了推动一切的导火索。 虽说出国越来越平民化普通化,但出国费用并不便宜,留学党中不乏富二代官二代,可普通小康之家里的小孩也不在少数。一丁点的家庭变故,都可能对出国造成影响。而这个事情发生在了谭谭身上,父母投资失败又没有准备出多余存款应对风险;谭谭面临的是,要么回国,要么筹钱。 谭谭选择了后者,我们一群损友聚在一起讨论怎样才可以赚到钱。一损友提到,反正这里性工作者也合法,不如去试试咯,并且这里的工作人员貌丑价高态度差,鼓励谭谭一定可以闯出一番天的;另一损友更损,说她常年一身运动衣连恋爱都没谈过,哪有人瞎眼上前消费。玩笑归玩笑,我们却一点点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脱离了父母,真的是一事无成。 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没有社会经验,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过人之处,出卖不了力气,本事也空空。 然而谭谭还是出卖得了力气的,谭谭选择先去餐厅端盘子赚些生活费。试工第一天后,我和谭谭通电话,谭谭声音带着哭腔,说胳膊都要抬不起来了,我本来这人就耳根子软眼窝子又浅,怕是再聊下去我们两个就要抱着电话痛哭流涕,便立刻挂掉了电话。
事后一直在思索,如果我是谭谭,我要怎么办。 后和一朋友讲起这事,收到了一通“冷嘲热讽”,对方说,不就是端个盘子吗,是辛苦,可是谁不辛苦,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吗,如果我家要是出事了我也会二话不说去端盘子的。
我辩解道,现在的小孩无论家里条件如何,谁不是被宝贝大的,她从小没干过活,现在去端盘子,父母该多心疼。可话说出口,就觉得不大对劲,哪个端盘子的人没有父母,哪个辛苦行业的人没有家人,我这番话既有职业歧视之嫌,又是在替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至少,我们还有书可以念,有盘子可以端。 谭谭有次发状态说浑身都是火锅味,让人踏实。
3
我朋友圈里不乏周游世界热爱生活的少年,一会在越南吃芒果饭,一会在迪拜住帆船,不是在咖啡厅读书,就是在匠人店学艺,朋友圈一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样子,可真正的文艺哪里是吃几顿米其林听几场音乐会,文艺不是收集明信片,不是挑选纪念品。
这样的文艺是飘在天上的,没有任何实际的重量,不堪一击;而所谓的安逸生活,真的是有人在帮你负重前行。 当你的负重之人无力负重时,当你独当一面宠辱不惊时,当你把生存以下生活以上都经历过,估计我们可以坐下来妄谈几句文艺。
我们在自己的舒适圈之时,还是尽量为自己找一条后路,好听了说,叫生活历练居安思危,通俗讲,就是哪天有事别饿死。
4
平时,我每次想找点事情做,父母就会说你好好念书就行别的事不用管;我和朋友们学起,都打趣我家里是多有钱,我无奈回应,恰恰相反,家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父母都是上班族,只不过他们不相信我可以做出一番事情,与其说不相信,应该是不愿意看到我去奋斗去拼搏。
他们对我的计划就是安定稳当。我妈常说,将来找份不错工作就好,自己要是做事情40岁前别想安生。为人父母,买保险也好设基金也罢,自然是想许孩子的一世安稳,让孩子事事周全。 可很多情况下父母所做的努力,最终是换来子女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文艺”梦,不知柴米贵只为拍照爽,当然有可能小孩的梦会被维持一辈子(坦白讲,如果我哪天做父母,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不谙世事的傻白甜,什么历练不历练的都是虚话;但作为小孩,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有机会努力时就不要错过)。
哪怕有人真的是一生顺风顺水,没有必要去经历各种辛苦,可自然也会错过生活真正文艺的一面吧,因为真的文艺不该是把铁淬成钢的火,是让你升高又摔倒的浪吗?

又来假装分割线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