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又回到了不用赶时间,睡到自然性,然后轻松愉快地做个早饭、午饭、晚饭,安静地发一整天呆地时候了。时间慢到什么也不干都赚到了,看一眼湖,再看一眼旁边专心看书地小帅哥,嗯,知足了。
Te Anau 真的很小,而且除了一个湖啥也没有,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啊,我也不知道啊,不徒步,不去萤火虫洞,也不想去米尔福海峡看海豚。经历了长长的四个月酒店工作,每天身边都有朋友一起工作,一起八卦,一起玩耍,生过气,吵过架,但还是要一起喝酒,一起抽烟,非常热闹地日子。然而现在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青年旅舍,清粥小菜吃饱,窝在沙发里胡思乱想,因为腿太痛都不想出去散步,那就写点东西。
回想起Ben Lomond的徒步还是心有余悸,一开始上山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直到穿过树林才有几个小女生追上来,再后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人才慢慢多起来,很多人都是坐sky line到Gondola才开始的,然后人越来越多。路上碰到一个德国小哥聊了个小天,然后结伴而行。小哥前一天在Wanaka爬了Roy’s Peak,第二天又来Ben Lomond,心生佩服,但又感觉他明显体力不足。他问我要不要登Summit,我说我不知道。每结束一段经历,自己都有所改变,若在以前,我肯定会坚定不移回答,当然要登,一定会拿出不登长城非好汉的态度来。然而从这次旅行开始,不再强求自己一定要怎样怎样,每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做什么事。走到Ben Lomond Saddle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能走到这儿已经很不错了,已经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也拿出了我的饭盒,里面装着榨菜拌面,很久很久没吃榨菜了,在皇后镇的亚超买到乌江榨菜,还是蛮开心的,只是饭盒有些不争气。打包行李的时候,因为没法装洗衣粉,饭盒空着就装到了饭盒里,结果到现在还是一股子洗衣粉的味道,不管放面放饭放饼,都有浓浓的化学香精的味道,实在是后悔莫及。没吃几口,小哥说,我就在刚刚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去Summit,即使走慢一点也一定要去。问我去不去,我说吃完再说,吃饱有力气了就去,哈哈。然后他接着忽悠我,你看就在那里,走一个小时就到了,然后我看了一眼那山头,心里想我能爬上去那就是奇迹,简直太陡了。最终决定上去,是因为老规矩,打赌。然后收拾收拾,对小哥说走吧,他嗖的起来,上路。小哥是德国某大学的在读PHD,也兼职做老师,想起来上次在wanaka爬Rob roy’s glacier的时候把我捡走的是一个美国小哥,也是在读PHD,尼玛,这些人都是靠着这股劲读PHD的吗,我连Master都不想读了。后来走到一半的时候,小哥就停下来休息,我就没停,一直走一直走,我知道如果我停下来,就真的上不去了。可是越走越难,越来越陡,直到有一刻拍了个视频发朋友圈,那时候真的要哭了,抬头看一看,真的上不去了啊,看上去好像还有很长很长的路。为了不给别人挡道,我就蹲在旁边,蹲了10分钟都有,猛一抬头,那个走在我前面的胖胖的小女生已经走了很远,她胖胖的身体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我站起来摸了一把腰上的赘肉,人家都行,为什么你不行,站在这里只能看山,为什么不去看一看山另一边的湖。然后继续上路,直到登顶只花了15分钟的时间,5分钟的陡坡,10分钟走得很轻松,心情激动。等我准备下山的时候,德国小哥也到了,我们击掌庆祝,他说,You did it。生活就是这样,不要轻言放弃。
话说回来,我还在沙发里敲键盘呢。只是换了个位子,多云得天气太阳出来了,风有些大,湖面上有一支在滑小帆船的队伍,超级可爱。坐在对面沙发里的小哥真的很帅,在我心里长得帅的都善良。他跟我一样坐了一上午了,一直在看书,看完自己写,写完接着看。膝盖上有简易的包扎,估计是跟我一样,活动不便才会一直窝在这里吧。自从上次在wellington遇到Tom之后,第二次遇上这样的人。在我眼里这类人的魅力就是烧开了的水,噌噌噌地冒出来。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大概是没有意义。那为什么我要旅行?有些事情没有意义,没有目的,只是特别想去做,不去做不甘心。也许世界的另一头也不过如此,同样的山,同样的湖,同样的街道,同样的呼吸,可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又怎么会知道原来就是这样子。不仅仅是旅行,也许是学某一项技能,也许是吃一道特别的菜,也许是买一个暂时买不起的东西,有很多也许,你自己的也许。也曾试过对生活妥协,骗自己说这样也很好嘛,起码很正常啊,可后来日积月累的不甘心,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好像生活中没有不开心的事,但你就是提不起兴趣,做什么都无所谓,你们开心就好,这样长期的无感和低落,毁掉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有趣,然后你就只能两手一摊,说,生活不就是这样子嘛,平平淡淡才是真。在我看来生活才不是这样子而已,只要你愿意,生活就有很多很多种样子,很有趣的样子。
Te Anau 真的很小,而且除了一个湖啥也没有,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啊,我也不知道啊,不徒步,不去萤火虫洞,也不想去米尔福海峡看海豚。经历了长长的四个月酒店工作,每天身边都有朋友一起工作,一起八卦,一起玩耍,生过气,吵过架,但还是要一起喝酒,一起抽烟,非常热闹地日子。然而现在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青年旅舍,清粥小菜吃饱,窝在沙发里胡思乱想,因为腿太痛都不想出去散步,那就写点东西。
回想起Ben Lomond的徒步还是心有余悸,一开始上山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直到穿过树林才有几个小女生追上来,再后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人才慢慢多起来,很多人都是坐sky line到Gondola才开始的,然后人越来越多。路上碰到一个德国小哥聊了个小天,然后结伴而行。小哥前一天在Wanaka爬了Roy’s Peak,第二天又来Ben Lomond,心生佩服,但又感觉他明显体力不足。他问我要不要登Summit,我说我不知道。每结束一段经历,自己都有所改变,若在以前,我肯定会坚定不移回答,当然要登,一定会拿出不登长城非好汉的态度来。然而从这次旅行开始,不再强求自己一定要怎样怎样,每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做什么事。走到Ben Lomond Saddle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能走到这儿已经很不错了,已经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也拿出了我的饭盒,里面装着榨菜拌面,很久很久没吃榨菜了,在皇后镇的亚超买到乌江榨菜,还是蛮开心的,只是饭盒有些不争气。打包行李的时候,因为没法装洗衣粉,饭盒空着就装到了饭盒里,结果到现在还是一股子洗衣粉的味道,不管放面放饭放饼,都有浓浓的化学香精的味道,实在是后悔莫及。没吃几口,小哥说,我就在刚刚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去Summit,即使走慢一点也一定要去。问我去不去,我说吃完再说,吃饱有力气了就去,哈哈。然后他接着忽悠我,你看就在那里,走一个小时就到了,然后我看了一眼那山头,心里想我能爬上去那就是奇迹,简直太陡了。最终决定上去,是因为老规矩,打赌。然后收拾收拾,对小哥说走吧,他嗖的起来,上路。小哥是德国某大学的在读PHD,也兼职做老师,想起来上次在wanaka爬Rob roy’s glacier的时候把我捡走的是一个美国小哥,也是在读PHD,尼玛,这些人都是靠着这股劲读PHD的吗,我连Master都不想读了。后来走到一半的时候,小哥就停下来休息,我就没停,一直走一直走,我知道如果我停下来,就真的上不去了。可是越走越难,越来越陡,直到有一刻拍了个视频发朋友圈,那时候真的要哭了,抬头看一看,真的上不去了啊,看上去好像还有很长很长的路。为了不给别人挡道,我就蹲在旁边,蹲了10分钟都有,猛一抬头,那个走在我前面的胖胖的小女生已经走了很远,她胖胖的身体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我站起来摸了一把腰上的赘肉,人家都行,为什么你不行,站在这里只能看山,为什么不去看一看山另一边的湖。然后继续上路,直到登顶只花了15分钟的时间,5分钟的陡坡,10分钟走得很轻松,心情激动。等我准备下山的时候,德国小哥也到了,我们击掌庆祝,他说,You did it。生活就是这样,不要轻言放弃。
话说回来,我还在沙发里敲键盘呢。只是换了个位子,多云得天气太阳出来了,风有些大,湖面上有一支在滑小帆船的队伍,超级可爱。坐在对面沙发里的小哥真的很帅,在我心里长得帅的都善良。他跟我一样坐了一上午了,一直在看书,看完自己写,写完接着看。膝盖上有简易的包扎,估计是跟我一样,活动不便才会一直窝在这里吧。自从上次在wellington遇到Tom之后,第二次遇上这样的人。在我眼里这类人的魅力就是烧开了的水,噌噌噌地冒出来。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大概是没有意义。那为什么我要旅行?有些事情没有意义,没有目的,只是特别想去做,不去做不甘心。也许世界的另一头也不过如此,同样的山,同样的湖,同样的街道,同样的呼吸,可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又怎么会知道原来就是这样子。不仅仅是旅行,也许是学某一项技能,也许是吃一道特别的菜,也许是买一个暂时买不起的东西,有很多也许,你自己的也许。也曾试过对生活妥协,骗自己说这样也很好嘛,起码很正常啊,可后来日积月累的不甘心,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好像生活中没有不开心的事,但你就是提不起兴趣,做什么都无所谓,你们开心就好,这样长期的无感和低落,毁掉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有趣,然后你就只能两手一摊,说,生活不就是这样子嘛,平平淡淡才是真。在我看来生活才不是这样子而已,只要你愿意,生活就有很多很多种样子,很有趣的样子。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